楊仕強
(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林業和草原局,甘肅天水741000)
大部分大氣污染源自工業排放的氣體,比如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總懸浮微粒(TSP)、氟化物、氮氧化物(NOX)、光化學氧化劑等。大氣污染會污染油用牡丹的葉片和其他組織細胞,對油用牡丹的增殖和發育及生理功能造成損害,嚴重降低油用牡丹的產量、外觀、品質和營養價值。
土壤中的污染物包括殺微生物劑、重金屬、粉煤灰、有機廢物、致病因素、病毒、寄生蟲、礦渣等。當這些污染物污染到土壤時,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到油料作物的生長,降低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數據顯示,由于汞污染了土壤(3~10 mg/kg),油料作物的汞含量大幅升高,降低了牡丹籽產量。
城市、工業地帶和礦區的排水、不當的施肥和農藥噴灑都會引起水質污染。水污染阻止了油用牡丹葉片和果實的生長發育,有毒物質在油用牡丹中會逐步積累,食用后會中毒。
化學肥料使用不當,例如肥料種類、施用時間和施用方法的選擇不當等,必然會導致土壤污染、大氣污染和水污染。大量使用硝態氮肥,使土壤中的硝酸銨鹽含量上升,對油用牡丹的品質造成不良影響。研究表明,造成地下水中硝酸鹽含量增加的關鍵因素就是氮肥的量較多。殺菌劑、農藥、化學修剪劑、除草劑等化學農藥的濫用也會給土壤和油用牡丹帶來污染,有害物質積累在土壤和油用牡丹中,會使牡丹種子的品質變差。
牡丹油的生產標準要達到綠色食品標準。大氣質量最低要達到GB3095-82,即國家大氣環境質量標準一級水平;農田灌溉水要嚴格執行GB5084-92,即國家農用灌溉水質標準;土壤標準采用該類土壤類型背景值的算術平均值加2倍的標準差。
根據農業農村部制定的綠色食品環境質量要求,評估環境因素的影響,對作物中累積的高毒性物質進行選擇。一是大氣中的氟化物、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總懸浮微粒(TSP)。二是水體的傳統化學特性,比如貴重金屬、溶解氧、pH值、重金屬和細菌指標(大腸桿菌和細菌)以及有機污染物(有機氯和其他)。三是土壤污染以及土壤肥力。
應該選擇一個處于健康無害環境下的油用牡丹生產基地。該地點必須在具有新鮮空氣、純水質和沒有污染的土壤環境之中,盡可能回避工業地帶和交通樞紐區。選擇城市、工業地帶、交通樞紐的上部空氣出口,必須是沒有污染的表面水和地下水,土壤成分必須在規定的背景值范圍內,具有高肥力和好的土壤結構,否則會受到重金屬、重金屬殘余物的污染。
油用牡丹的肥料不僅要有全面的營養和持續的肥料效應,而且能使土壤中有機物含量增加,改善土壤結構。在農場施用有機肥料時,為了達到無害的衛生要求,必須在高溫下制作。在目前的果業生產技術條件下,化肥可用于綠色油用牡丹的生產,以彌補土壤肥沃度的缺乏[1]。但應適當控制和合理應用肥料的種類和數量。施用無機肥要考慮土壤中氮磷鉀的含量,合理施用,絕不可過量施用氮肥,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磷鉀肥。此外,必須經國家有關部門登記認證才能使用新型肥料。
生產油用牡丹時,植物病害和蟲害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為了保持農業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生物多樣性,要盡可能避免施用化學農藥,運用綜合防控方法,確保油用牡丹安全。
深翻曬土,清潔果園,及時處理病株、病葉、病果,合理間作,減少病原,增施有機肥培育壯苗,提高油用牡丹的抗病蟲害能力。
使用植物源、動物源、微生物源、礦物源農藥及放養天敵等,開展生物防治。可以使用除蟲菊酯、大蒜素、春青霉素、蘇云金芽孢桿菌等[2]。通過機械、光學、氣體、熱和人工手段,如光合作用、人工除蟲、人工屠宰、機械除蟲等,防治蟲害和疾病。
化學農藥的使用要合理且有限度。當其他方法不足以控制病、蟲、草害的發生或有突發性危害時,必須嚴格按照生產綠色食品對農藥使用的要求,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對天敵殺傷小的化學農藥。禁止使用高毒農藥,如對硫磷、氧化樂果、滅多威等;禁止使用高殘留、高生物富集性農藥,雖然這類農藥毒性不高,但殘留期較長,在生物體內容易富集,如六六六、DDT等;禁止使用三致農藥,即致癌、致畸、致突變農藥,如三氯丙烷、三溴乙烷等;禁止使用各種慢性毒性農藥與含有特殊雜質的農藥。允許使用的農藥,在使用方法上要采用最低有效濃度,不能盲目增加藥量和防治次數,必須合理輪換用藥。每種藥劑在每個生產季只能使用1次,要嚴格控制使用濃度和安全間隔期。如樂果、殺螟松、辛硫磷、氯氰菊酯、雙蟲脒、百菌清甲托、粉銹寧等,要低于正常濃度或在正常使用濃度下限,安全間隔期應長于正常的安全間隔期。礦物源農藥中的硫制劑、銅制劑在生產中均可使用,如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等,但要注意用藥的安全間隔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