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遠
(甘肅省疏勒河流域水資源局,甘肅玉門735211)
昌馬河自然保護區位于甘肅省酒泉市玉門市境內的昌馬鄉疏勒河流域,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祁連山北麓西段,東經96°35′~97°00′、北緯39°42′~39°58′。東、南均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毗鄰,西南與安西縣接壤,北至東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交界處為止,面積68 250 hm2,處于青藏高原東北緣與阿拉善臺地聯結的重要地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豐富,其中濕地是雁鴨類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地,農業區及山間盆地是獵隼、巖羊等野生動物遷徙的重要通道,規劃和保護管理好昌馬河自然保護區對保護甘肅西部的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自然保護區類型與級別劃分原則》(GB/T14529-93),玉門市昌馬河自然保護區屬于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濕地生態系統。通過建立健全玉門市昌馬河濕地管護體系,能顯著提高保護管理能力,全面遏制對濕地及野生動物棲息繁殖地的人為破壞行為,保護玉門市昌馬河的濕地生態系統及相應的物種基因庫,保持其多樣性。
保護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保護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在嚴格的管理下,保持自然環境的原始狀態;進行科學研究,探索自然演替規律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途徑,維持該地區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健全專業隊伍,強化管理。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加強宣傳教育,發動當地群眾共同參與保護,實施對自然保護區的科學管理,達到以保護求發展,以發展促保護,資源保護與發展相協調的目的。
經省政府批準建立的林業系統自然保護區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第十八條規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緩沖區只準進入從事科學研究觀測活動;第二十六條規定:禁止在自然保護區內進行砍伐、放牧、狩獵、捕撈、采藥、開墾、燒荒、開礦、采石、挖沙等活動;第二十八條規定:禁止在自然保護區的緩沖區開展旅游和生產經營活動。
雙方均須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甘肅省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甘肅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等相關法律法規。
一是甲方對昌馬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監督管理負主體責任,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的主要職責,例行日常監督管理,避免第三方活動對乙方水工程造成損害;二是甲方應向乙方提供國家有關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保護、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野生動植物及森林防火等有關方面的法律、法規、政策和規定的宣傳資料;三是甲方依法向乙方提供保護區信息服務,提供項目選址核查,開展項目在保護區建設的行政許可審核、上報;四是甲方需每月不定時開展1次保護區建設項目運營期環境問題監督檢查,落實項目監管臺賬管理制度;五是甲方在監督檢查中發現環保問題,需依法、及時向乙方發送整改通知,驗收整改結果。
一是乙方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對涉河工程建設方案實施審查權;二是乙方需根據保護區環保要求制定本部門保護區環境保護制度,自覺配合保護區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監督檢查,并提供相關環保信息資料;三是乙方需定期對野外工作人員開展保護區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培訓,每年至少2次,并對本單位工作人員在保護區內的生產活動加強管理,堅決杜絕違法行為的發生;四是乙方需加強工作人員環境保護意識教育,嚴禁非法獵捕、食用野生動物,如遇到需要救助的野生動物,應在林業部門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妥善安置;五是乙方在水庫及壩后電站項目運行管理中,在保護區進行改擴建或維修等較大工程時,需及時向甲方報備,按規定申請保護區準入行政許可;新建項目必須經過選址核查,按程序辦理保護區準入行政許可后方可開始建設。因洪澇、地震、泥石流、滑坡等不可抗力造成突發事件,乙方可先行采取應急處置措施,實施搶險修復工程,再補報備案手續;六是乙方應按照《甘肅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規定,協同環境保護局對疏勒河河道管理進行協調、指導、監督和監測,發現違法行為報告甲方依法處置;七是乙方收到甲方整改通知后,須嚴格按照整改要求落實整改措施,如因乙方整改不力,造成嚴重后果的由乙方承擔責任。
有關各級政府部門應切實落實管理工作,對于疏勒河玉門段地表水補給區域,要保護好地表水的水質,使疏勒河如昌馬大壩水體水質不得低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Ⅱ類標準;水庫及壩后電站不能采用滲水井直接向疏勒河補給的地下水含水層排放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水電站檢修廢油料要專門拉運到保護區外的油品公司去處理,也不能向礦坑、溶洞、裂隙、滲坑排放污水,造成地下水污染;水源涵養保護區內不能堆放固體廢棄物和有毒有害廢物,對水源涵養保護區外堆放的固體廢棄物和有毒有害廢物,必須設有防雨、防滲措施;對深埋的有毒有害廢物要進行防滲處理;在水源涵養保護區內不能大量使用農藥、化肥及易溶鹽類,也不能采用未經處理的污水灌溉農田;合理規劃地表水及地下水的開采量,做到均衡開采,防止因過量開采造成水源枯竭或引起水質惡化的現象發生。
在水源涵養保護區周圍設立保護區宣傳警示牌;在水庫及電站的道路入口處安裝監控設施,設立電動安全門;在水源涵養保護區范圍內禁止建設養殖場、養殖小區;在水源涵養保護區范圍內,由玉門市環保局組成檢查隊,定期或不定期派人巡查,防止意外突發污染事故的發生,并建立涵養區保護報告制度;在水源涵養保護區范圍內,禁止堆放、填埋、傾倒劇毒、高殘留農藥及工業廢物、生活垃圾等其他可能影響水質安全的廢棄物;在水源涵養保護區范圍內,回填采砂后遺留的采坑,清除固體垃圾;在水源涵養保護區范圍內禁止新建污染水質的工程項目。凡有新建、擴建、改建項目的單位,均應提出環境報告影響書,經玉門市環保局審查同意后,才能列入建設計劃;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責任保護水源涵養區,并有權對污染水源涵養區的行為進行監督和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