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奎,霍建泰,劉 娟*,逯建平,李 文,杜 杰
(1.天水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甘肅天水741000;2.天水市蔬菜產業開發辦公室,甘肅天水741000;3.甘肅農業大學農學院,甘肅蘭州730070)
天水市位于甘肅省東南部,總面積1.4325萬km2,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1 000~2 100 m,氣候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1℃,無霜期185d,年平均降水量491.7 mm,日照百分率在46%~50%,非常適合蔬菜種植。蔬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也是種植業中最具活力的經濟作物,更是農民增收的主要依托[1]。天水市河谷川道區人均耕地少,提高蔬菜單產和效益尤為重要。通過科技人員和菜農共同研究探索,總結出春蘿卜套種辣椒高效栽培技術,近幾年在武山縣洛門鎮、城關鎮等鄉鎮示范推廣,每年種植面積300 hm2左右,純收入15萬元/hm2左右,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本文在總結前期研究探索中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了一整套春蘿卜套種辣椒栽培技術規范,為天水市河谷川道區蔬菜高產高效栽培提供技術指導。
3月中下旬點播蘿卜,5月上旬在蘿卜植株間隙按照一定的株距定植辣椒。
春蘿卜選用當地提純復壯的地方品種“水蘿卜”;辣椒選擇菜用型辣椒品種航椒5號、天椒20號等品種。
3月上旬土壤解凍后,整地施肥,施有機肥4 500kg/hm2、磷酸二銨300kg/hm2或尿素300 kg/hm2、過磷酸鈣600 kg/hm2、硫酸鉀300 kg/hm2,深翻耙平后起壟覆膜,壟高10~15 cm,壟面寬60 cm,壟溝寬40 cm。
3月中下旬破膜點播春蘿卜,穴距25~30 cm,行距50 cm,每穴點2~3粒種子,點播后蓋1 cm厚的疏松濕潤細土。
一般播種后6~8 d就可出苗,及時查苗補苗,用土壤壓住薄膜破口處,提高保溫效果。2~3片真葉時間苗,“大破肚”時定苗。春蘿卜生長適溫為12℃以上,溫度過低易通過低溫春化。生長前期以保溫為主,促進蓮座葉生長,灌水應在晴天中午進行。播后30 d進行第一次追肥,用尿素120~150 kg/hm2、硫酸鉀75 kg/hm2,隨水沖施,促進壯苗。追肥后,為防止蘿卜葉徒長,控制澆水,以促進蘿卜根系的深入發展。45 d左右進入肉質根肥大期,再一次追肥,一般施尿素225 kg/hm2、硫酸鉀150 kg/hm2。肉質根肥大期是蘿卜需水量最大的時期,應充分均勻地供水,維持土壤有效含水量在田間持水量的70%~80%左右,以提高產量品質。
春蘿卜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軟腐病和黑腐病。病毒病在發病初期可用20%的病毒A或1.5%的植病靈1 000倍液防治;霜霉病可用50%甲霜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黑腐病和軟腐病常混合發生,可于發病初期用72%農用鏈霉素3 000~4 0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350倍液防治,每隔7天噴藥1次,連噴2~3次。
春蘿卜害蟲主要有蚜蟲、菜青蟲、小菜蛾,可用40%氰戊菊酯乳油3 000倍液、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或10%吡蟲啉1 0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
在蘿卜肉質根直徑達到5~6 cm以上、重約0.5 kg時,即可根據市場行情分批收獲供應市場。采收時葉柄部留3~5 cm后切斷,清洗后供應市場,如果進行遠距離運輸則不要清洗。必須在蘿卜抽薹前全部采收完畢,否則抽薹后喪失商品價值。
2月中旬用大棚育苗,1 hm2生產田需苗床150~180 m2(簡易鋼架大棚或竹子結構塑料大棚即可)。苗齡一般80~90 d,育成株高10~12 cm、9~10片真葉、花蕾顯現的健壯大苗。
5月上旬在春蘿卜間隙定植辣椒,穴距40 cm,每穴2株,密度99 000株/hm2左右,定植后澆足水。
門椒坐果前,適當控制澆水,防止植株徒長,造成落花落果。
在門椒坐穩以后,及時澆水、施肥,保證土壤濕潤,結果期結合澆水追肥3次左右,每次施尿素和硫酸鉀各150 kg/hm2。夏季出現連續高溫干旱時,小水勤澆,可減輕高溫干旱的影響,防止辣椒早衰,提高產量品質。
辣椒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病毒病可用1.5%植病靈600倍液+磷酸二氫鉀1 000倍液,或20%病毒必克800倍液防治。辣椒疫病可用58%的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800倍液,或75%百菌清1 000倍液,或77%可殺得1 200倍液防治。
辣椒蟲害主要有蚜蟲、棉鈴蟲、紅蜘蛛等,可采用天土星3 000倍液或40%抑太保乳油1 500倍液防治。
在天水市河谷川道區按照上述技術進行春蘿卜和辣椒套作栽培,春蘿卜和辣椒產量均可以達到45 000 kg/hm2左右,產值均能達到90 000元/hm2左右,合計產值可達180 000元/hm2左右,純收入150 000元/hm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