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林
(甘肅省臨洮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臨洮730500)
西紅柿又叫番茄、洋柿子,屬茄科,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實可以生食、熟食或加工。西紅柿現在以大棚栽培為主,在大棚栽培中了解和掌握西紅柿病害的發生、識別和防治技術,有利于西紅柿的集約化、專業化生產,提高西紅柿的產量和品質,創造更高更好的經濟效益。西紅柿病害主要有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疫霉根腐病、臍腐病等幾種。
西紅柿早疫病也稱輪紋病,是茄鏈格孢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各地大棚溫室栽培的西紅柿全年都有發生,主要危害葉片,嚴重時莖葉和果實都受害。
葉片受害初期呈小斑點,后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病斑,病斑中央有明顯同行心輪紋,邊緣有黃色或黃褐色和黃綠色暈圈,發病多從西紅柿底部葉片發病,逐漸向上蔓延,嚴重時病斑相連,連成一大片,甚至干枯脫落。莖部發病多在分枝處,產生黑色橢圓形稍凹陷的病斑,有同心輪紋。果實發病多發生在果柄附近或有裂縫的地方,病斑為橢圓形黑褐色,有同心輪紋,后期果實開裂,嚴重時會造成落果,濕度大時各部位的病斑上都產生黑色霉層。
防治方法:在發病初期及時用藥,可選用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800~1 000 倍液,72%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700 倍液,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或72%雙霉威水劑800 倍液等藥劑噴霧,每隔7~10 天噴1 次,連噴2~3 次。
西紅柿晚疫病又稱疫病,是由致病疫霉菌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西紅柿的幼苗、葉片、莖和果實,危害多以成熟的葉片較為嚴重。
幼苗期發病,葉片上產生暗綠色水晶狀病斑,葉柄處腐爛,病部呈黑褐色,濕度大時病斑邊緣會產生稀束白色霉層,后病斑擴大,葉片會逐漸枯死。成株期發病,都從下部葉片開始,初期在葉片邊緣形成暗綠色和不規則病狀病斑,后病斑逐漸成褐色,濕度大時,在病斑周圍產生白色霉層,莖部受害形成長條狀暗褐色凹陷的病斑;受害果實上最初在果柄位置形成暗褐色或棕褐色不規則輪紋狀病斑,略凹陷,邊緣比較明顯,病果致病堅韌不變軟,濕度大時,病部腐爛,可產生的白色霉層。
防治方法:在發病初期及時用藥,可選用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400~600 倍液,4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700~800 倍液或50%甲霜靈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等藥劑噴霧,每隔5~7 天噴1 次,連噴2~3 次。
西紅柿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主要危害果實,也可侵害葉片、莖等部位。
葉片染病后多從葉片邊緣開始,向內形成淡褐色水晶狀微型病斑,有深淺相間連紋,病斑表面產生灰色霉層,干燥時病斑呈灰白色,逐漸干枯。果實受害,病菌多從青果上殘留的柱頭花瓣、花托上侵染,然后逐漸向果柄和果實擴展,病部果皮灰白天色并很快變軟腐爛,花托、果柄和果面上產生厚厚的灰色或灰褐色霉層,后期病部產生褐色水粉狀菌核,嚴重時整個果實腐爛,病果一般不脫落,失水后僵化變硬。莖部染病,初期形成水漬狀小點,后擴展成灰褐色長條形病斑,濕度大時病斑上產生灰色霉層,嚴重時,發病部位以上全部枯死。
防治方法:在發病初期及時用藥,可選用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 000 倍液,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 500~2 000 倍液或40%嘧胺懸浮劑1 000~1 500 倍液等藥劑噴霧,每隔7~10 天噴1 次,連噴3~4 次。
西紅柿疫霉根腐病由寄生病霉和辣椒疫霉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主要為害西紅柿的根部,在西紅柿整個生育期都可發生,以幼苗期和花果期為害最重。
發病后,植株頂部萎蔫,隨病情發展,最后全株萎蔫死亡,拔起病株,植株根部的細根腐爛,只殘留變成褐色的粗根,沒有新根發生,將病株的根莖破開后,看到病株的維管束,從地面數厘米或數十厘米的一段變成褐色,發病后期病株大多枯萎而死,如在結果期發病,還可引發疫病。
防治方法:在發病初期用藥防治,選用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64%噁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72%霜霉水劑8 000 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 倍液等藥劑噴霧,每隔7~10 天噴1次,連噴2~3 次。
西紅柿臍腐病又稱頂腐病、蒂腐病,是西紅柿生產中普遍發生的一種生理性病害,主要是由水分供應失調和缺鈣引起的。
該病只發生在果實頂端和臍部,在果實長到乒乓球或雞蛋大小的幼果期發病。發病初期,果實頂端呈水晶狀,暗綠色或深褐色,果實失水、干腐收縮,頂部呈點型或凹型線狀,病斑上有時會出現同心輪紋,果皮和果肉柔韌,一般不腐爛,在干燥時病部為黃質,濕度大時病部常被腐生菌侵染,發生腐爛,產生綠色、灰色或紅色等不同顏色的霉層,大多發生在一、二層果實上,病果往往長不大、發硬,健康部位更早變紅。
防治方法:應注意安全灌溉,保證均衡供水,澆足定根水。在花期和結果初期有充足的水分供給;在果實膨大后,要注意適當供給水分,使土壤保持濕潤狀態,西紅柿臍腐病不屬于病理性病害,所以噴灑農藥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只有在全程灌溉的基礎上,解決植株缺鈣問題,才能從根本上防治臍腐病的發生;生產上常采用根處追施鈣肥的辦法來防治西紅柿臍腐病的發生。由于結果后的1 個月內是植株吸收鈣的關鍵時期,所以在初花期應給植株補充鈣質,主要采取噴灑葉面肥的方法,噴灑1%~2%的過磷酸鈣溶液,1%~5%氯化鈣溶液,0.5%~1%硝酸鈣溶液,或含鈣、磷、鋅營養元素的綠芬威3 號1 000~1 500倍液,另外噴灑植物生長調節劑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用1.8%復硝鈉水劑(愛多收)6 000 倍液噴霧,每隔10~15 天噴1 次,連噴2~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