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栓
(靖遠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靖遠730600)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首先要發展農業,繁榮農村經濟,助力農村脫貧致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油料作物是甘肅省靖遠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年播種面積在0.3 萬hm2以上,其種植面積占全年農作物總面積的4.5%。本文通過調查了解靖遠縣油料產業的發展現狀,為靖遠縣油料產業發展提供對策。
調查結果顯示,靖遠縣油料產業發展勢態總體呈上升趨勢,其中胡麻2018 年種植面積0.15 萬hm2,比2017 年0.14 萬hm2增加0.01 萬hm2;油菜2018 年種植面積0.1 萬hm2,比2017 年0.07 萬hm2增加0.03 萬hm2;油葵2018 年種植面積0.08 萬hm2,比2017 年0.07 萬hm2增加0.01 萬hm2。102 戶農民種植意向調查共涉及面積27.35 hm2,種植意向分別為:種植油菜的29 戶占28.4%,種植面積10.19 hm2,占37.26%,同比略有增加;種植胡麻的45 戶占44.1%,種植面積8.76 hm2,占32.03%;種植油葵的28 戶占27.5%,種植面積8.4 hm2,占30.71%。
2017 年油料作物占種植業產值的7.08%,其中胡麻占4.75%,種植品種以定亞18 號為主,占胡麻種植面積的90%以上,水地平均產量2 250 kg/hm2、產值22 860 元/hm2、純收入18 018 元/hm2,旱地平均產量600 kg/hm2、產值6 096 元/hm2、純收入5 388 元/hm2;油葵占1.92%,種植品種以NX19012 為主,占油葵種植面積的91.8%,水地平均產量3000kg/hm2、產值20 640 元/hm2、純收入15897 元/hm2,旱地平均產量1125kg/hm2、產值7740元/hm2、純收入7 020 元/hm2;油菜占0.41%,種植品種以蕓芥為主,占油菜種植面積的93%以上,平均產量600 kg/hm2、產值3 210 元/hm2、純收入2 922 元/hm2。
通過意向調查,102 戶中有97 戶需要提供技術支持,占比95.1%;93 戶需要提供價格信息,占比91.2%;75 戶需要提供新品種,占比73.5%。調查顯示,農戶的生產需求涉及到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對技術支持和價格信息的需求最為強烈和普遍,對良種的需求所占比重也比較大。由此可見,農民的科技意識在不斷增強。依托當地資源,應用科技新技術,搶抓市場機遇,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調查結果顯示,2010—2018 年油料及其產品價格均呈上漲趨勢,2016—2018 年油料及其產品價格同比增長47.83%,農用物資價格同比上漲幅度較大。農藥價格上漲25%,農用地膜價格上漲7.1%,化肥中磷酸二銨價格上漲46.7%~48.8%、普通過磷酸鈣上漲37%、碳酸氫銨上漲14.5%、尿素上漲43.84%。由此可見,農業要增產、農民要增收,除了必須應用良種外,推廣配方施肥、應用生物藥肥等新技術新產品,也能提高產品品質,達到節本增效的目的。
近年來,靖遠縣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依托,以科技為支撐,以增效為目標,大力推進油料產業的發展。部分加工企業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規模逐漸擴大。截至2018 年底,靖遠縣共有私營小型加工企業70 多家,年加工成品1 300 多t,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 600 多萬元。加工企業的規模在逐漸擴大,基礎優勢不斷匯聚,發展后勁持續增強,穩步推進了靖遠縣油料產業的發展。
油料產業是農產品面向市場的主要加工產業之一,也是帶動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主導產業之一。靖遠縣油料產業在資源、基地、市場等方面逐漸凸顯優勢,特別是油葵發展迅速,形成規模。2018 年興電灌區種植達到戶均0.07 hm2,產量達3 375 kg/hm2,出油率45%,最高出油率可達50%,市場活躍,在省內形成了一定的市場基礎。油料產業的成長可促進農業產業化,實現全縣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一是資本運作慢,持續發展融資難。銀行貸款“門檻高、要求嚴、手續繁”,企業資本運作很難搞活,制約著加工企業持續向前發展。二是農民文化素養低,新技術應用緩慢。農民文化程度低,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緩慢,實用技術轉化難以到位,管理水平比較落后。三是品牌推介力度小,市場空間拓展難。市場競爭品牌效應明顯,由于本地品牌推介乏力,外來品牌不惜代價支付高額進場費、買斷銷售、大打價格戰,造成不正當競爭,市場空間拓展艱難。四是農用物資價格高,生產成本控制難。農用物資價格上漲較快,油料生產成本高,控制難,直接影響著油料產業的發展。
第一,制定科學的油料產業發展規劃,定位油料產業的發展方向。在不與糧食爭地的前提下,調整作物種植結構,發展經濟作物,擴大油料作物面積。第二,定位油料產業發展方向。要從安全出發,突出標準化、系列化、品牌化、產業化的特征,大力發展無公害產品、綠色產品和有機產品。第三,品牌定位。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大宗加工為重點,以深加工為支撐,以提升油料產業經濟效益為目標,培育和打造主導產品、特色產品和新興產品,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發展協調的油料產業體系。第四,突出油料產業發展重點。一抓良種。通過引種選育,篩選出適合當地的主栽品種。二促推廣。針對農民文化程度低,應有計劃、分層次、有目的的進行培訓,提高農民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促進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