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娥
(甘肅省高臺縣友聯水管所,甘肅高臺734300)
隨著我國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受到了廣泛關注,農田水利是以改善農業生產用水為目的的水利工程措施,是農業快速發展的基本保障。但當前我國農田水利灌溉管理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只有針對當前問題采取科學、合理的手段和措施,才能進一步保證農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進而提升農業經濟增益。
我國人均淡水資源非常緊缺,嚴重制約了農業發展,為了更好地營造農業生產環境,應根據每個地區的開發程度與水文條件,合理應用農田水利灌溉技術。農田水利灌溉技術不僅可以提升農產品產量,增加農民收入,而且能有效改善農業生產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滿足農業生產開發的不足,為農戶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將農業生產用水消耗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一是部分地區的管理部門缺乏有效的管理體制,管理體系不完善,農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落后,造成了水資源的嚴重浪費。二是部分水行政主管部門沒有充分考慮到農戶的利益,沒有制定出符合農業生產發展需求的水價,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業發展。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骨干青年越來越少。青年人選擇移居至城鎮,留下的許多高齡農戶從事農業生產活動,而這部分農戶在農業生產中主要依靠自身經驗,缺乏對現代化農業技術的認知,導致灌溉技術無法普及。不先進的農業灌溉方法會造成水資源的極大浪費,進而制約我國農業向前發展。
隨著農業的不斷發展,農業用水消耗量增加,農田水利灌溉基礎設施數量增加,但灌溉管理資金卻不斷減少。由于管理資金不足,不能及時維修和維護農田水利灌溉基礎設施,進而降低了農田灌溉效率。此外,當農田水利灌溉管理人員的工資無法得到保障時,也會降低其管理熱情,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到農田水利灌溉管理的質量與效率。
在我國很多農業生產地區,灌溉時還在使用人工的方式來進行操作,大水漫灌導致水資源浪費,非常不利于農業生產。此外,受傳統管理工作機制的制約,我國很多農田水利工程在灌溉管理中盲目且粗放,水利設施建設標準低,灌溉管理節水效益不高。
一是分析不同地區的農業發展現狀,改進管理模式,進而確定科學合理的灌溉方法,促進灌溉項目的長期運行。同時,要優化原有的農田水利灌溉技術,提升水資源的綜合利用率,通過建立合理的水資源分配體系,指導和管理企業用水。二是全面分析農業灌溉管理模式,制定科學的灌溉管理計劃。相關部門要大力完善法律規制和相關政策,積極實施節水灌溉機制,加強管理農業灌溉用水消耗量,切實提高供水量管理水平,真正達到科學灌溉管理的目標。
相關管理部門應根據農民灌溉需求制定科學的灌溉技術,提高農戶的節水意識和技術水平,可以使用分段價格方法或農戶根據需求選擇消費方式,以控制水的使用成本。節水灌溉系統的安裝、灌溉用水消耗量的管理、水消耗量的分配管理、科學灌溉系統的投入使用等都可以使水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應用。此外,要制定生態節水灌溉區域,建立系統的節水灌溉技術標準。
為了普及農田水利灌溉技術,相關部門應開展各種各樣的社會宣傳活動,使廣大農民充分了解農田水利灌溉技術。一是通過廣播或專題宣講的形式,給農戶宣傳農田水利灌溉技術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廣大農戶節水的積極性。二是成立農民用水者協會,讓農民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農田水利灌溉管理中,在實際管理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總結經驗。三是灌溉管理者根據灌溉地區特定的管理條件,設定合適的灌溉管理目標。一方面促進當地農田水利項目的穩步發展,另一方面促進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要發展現代農業和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就要加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相關部門可以通過融資來確保一系列生產活動的有序開展。此外,要制定健全的資金管理計劃,合理分配資金,適當調整農田水利灌溉地區的水費標準,有效解決農田水利灌溉地區的資金不足難題。在使用資金時,必須加強對資金的管理,進而從根本上改變農業耕作水資源短缺的局面。
農業和國家民生息息相關,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是否穩定直接受到農業發展的影響,而農業的發展又和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要重視我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工作,積極解決灌溉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的較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