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珍,劉 娟,緱建明,王 云,葛 亮
(天水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甘肅天水741001)
青椒是茄科植物,在我國種植非常廣泛,目前在南北方都有廣泛的種植,四川、貴州、江西、湖南等長江沿岸的省份是種植最為密集的省份。辣椒的使用方法多種多樣,既可以直接食用,又可以進行加工,是目前我國主要外銷農產品之一。本文對辣椒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進行探討。
辣椒根系并不發達,本身的生長速度也較為緩慢。一般而言,辣椒的生長都是在地面上進行,絕大多數的辣椒都可以漲到50 cm 左右[1]。從辣椒的授粉模式觀察,屬于典型的自體授粉植物,雜交率極高,達到10%左右。在生長過程中極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需積極采取病蟲害防治技術,并調整辣椒的種植結構。
在不同的地區適合種植不同的辣椒幼苗,因此在辣椒的種植中首先需要正確選擇辣椒的幼苗。在辣椒幼苗選擇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因素眾多。首先,選擇合格的幼苗,根據目前我國的國情,轉基因以及包含轉基因的幼苗不能選擇[2]。其次,幼苗的選擇要充分考慮種植地域的土壤條件和氣候情況。例如在冬季適于選擇一些晚熟、生長速度緩慢的品種,而在夏季則是適合種植一些早熟、生長速度較快的品種。
確定好種植地域和幼苗后便進行幼苗的培育工作,對于幼苗的培育,各個操作流程都應該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種植辣椒之前對辣椒種子進行消毒、浸泡、曬干、催芽等一系列的操作,并將辣椒的根培養出來之后再在土壤中進行種植。一般情況下以上程序需要5~6 d 的時間才能完成。
辣椒種植田間管理是種植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部分,包括田間整理、種植密度、肥水管理等環節都要進行嚴格把關。合理控制種植密度是保障結果率的基礎,太密會導致結果率降低,而太稀又會對辣椒的產量造成影響。田間整理的內容較多,包括施肥、除草以及灌溉等,在施肥的過程中,要結合辣椒的品種,同時還要注意所使用肥料的環保性,避免對當地生態平衡的影響[3]。除草一方面可以保障辣椒在生長過程中的養分需求,另一方面也是降低辣椒出現病蟲害的一種有效措施。灌溉應盡可能的選擇根部灌溉,保障辣椒尤其是幼苗期間擁有充足的水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辣椒的生長過程中,如果出現大量水汽的聚集,會導致辣椒病蟲害患病率的提升,因此灌溉量的控制也十分重要。
辣椒從出根到結果成熟的全過程都有可能遭到病害的影響,種植過程中一旦發生病害要立即采取措施,避免大規模的擴散。此外,也可以采用輪作種植的方式,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病害發生率。
3.1.1 辣椒瘡痂病 是辣椒種植中十分常見的一種病害,當辣椒出現瘡痂病時可以采用銅氨洛水劑、植霉素以及可殺得可溶性顆粒劑進行噴灑,每隔7 天噴灑1 次,噴灑3~4 次即可治愈。
3.1.2 立枯病 是一種非常常見同時也較為容易處理的一種辣椒病害,當確定辣椒出現立枯病時,可以采用多菌磷粉劑對其根部進行噴灑,每隔10 天噴灑1 次,噴灑3~4 次即可治愈。
3.1.3 真菌感染 是辣椒最為常見的一種感染性疫病,在辣椒生長各個環節都可能會出現真菌感染的情況,尤其是在長期風雨天氣的環境下,辣椒出現真菌感染的幾率會大幅度提升[4]。要有效解決辣椒真菌感染,首先應當從種子的選擇上入手,盡可能的選擇抗病能力強的辣椒品種。在種植過程中也要注意對種植區域的深耕勤翻,也可以通過增加二氧化碳的方式提高辣椒光合作用效率,提高辣椒抗病性,降低真菌感染的幾率[5]。
在辣椒生長過程中極易受到蟲害的影響,出現蟲害時要及時采取措施,盡可能將損失降到最低。棉鈴蟲、蚜蟲和地老虎是辣椒生長過程中最為常見的幾種蟲害。
3.2.1 棉鈴蟲 主要在辣椒開花結果的生長階段出現,其多出現在辣椒的果實和花朵中。棉鈴蟲會對辣椒的花苞產生破壞,導致辣椒果實呈現出不正常的黃綠色,甚至是枯萎腐爛,針對棉鈴蟲采用滅幼脲一號溶液進行噴灑防治。
3.2.2 蚜蟲 在辣椒生長的全階段都可能出現,其主要吸附在辣椒的莖塊或者葉子上,并且以吸食辣椒的汁液為生,導致辣椒生長受到影響。蚜蟲的防治較為簡單,通過使用蚍蟲林藥物即可有效防治[6]。
3.2.3 地老虎 是目前辣椒生長過程中影響最大的一種蟲害。如果確定辣椒已經出現地老虎,需及時采用敵百蟲進行處理,但是遭受了地老虎為害的辣椒極易出現病變的情況,因此還要噴灑甲霜錳鋅進行處理,避免蟲害處理后病害的發生。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目前辣椒的蟲害處理多是通過噴灑農藥的方式進行,在噴灑農藥時要特別注意使用量,避免對辣椒后續生長的影響以及農藥殘留問題的發生。
在辣椒生長過程中極易受到病蟲害的影響,種植時應注意合理選擇辣椒幼苗、科學進行幼苗的培育并注重田間管理,針對病蟲害采取針對性的防治措施,提高辣椒的產量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