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迪 沈冰潔
(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 江蘇 常州 213147)
產業教授制是江蘇探索產教深度融合、培養高層次技術人才的創新之舉。2010年江蘇省為大力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加快創新型省份建設,更好地推進產學研合作,探索高校與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決定選聘一批科技企業家,到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授予權的普通本科高校擔任產業教授。2018年江蘇省公布第五批產業教授名單,其中研究生導師類產業教授205名,高職院校類產業教授139名,這是江蘇省自2010年設立產業教授制度以來,首次將范圍擴大到高職院校。
省內高職院校聘請的139名產業教授,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省企業首席技師、省級技能大師等,通過對其調研,了解高職院校“產業教授制”實施情況,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根據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近年來,江蘇省內高職院校發揮和企業聯合辦學的優勢作用,將企業引進學校,聘請企業技術人員擔任產業教授,積極拓寬產教融合辦學途徑,大力促進企業全過程參與學校產教融合辦學,推動了產業鏈和教育鏈融合。江蘇省內高職院校有合作企業的專業數占到總數的60%以上,校企合作開發教材14.32 本/個,校企合作開發專業課程平均門數為4 門。各高職院校成立了行業職業教育指導委員會以及職教集團,與企業展開了深度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完善了產教融合辦學模式,拓寬了辦學途徑。
為了更好的分析高職院校實施產業教授制存在的問題,通過網上發放調查問卷、訪談等方式,對江蘇省內八十多所高職院校進行了調查。
1.1 產業教授制缺乏動力機制。一些行業辦學的高職院校都是和相關企業進行了產教融合,在研究成果轉換方面給予相當多的優惠政策。但從調查現狀來看,高職院校產業教授缺乏動力機制,參與高職院校產教融合辦學積極性不夠,沒有進行深度合作,只是進行行業企業聯合教學,沒有真正的融入到高職院校產教深度融合中來,沒有和高職院校共同研發技術產品,沒有把高職院校當作企業試驗田和產業孵化器,未能和高職院校聯合取得高層次科研成果。這主要是由于高職院校基礎薄弱,教學條件和實驗設備等不足,無法滿足產業教授的技術研發需求,導致產業教授參與高職院校產教融合辦學缺乏動力。
1.2 產業教授與學校合力不夠。產教融合的主體以政府、企業行業、學校三方為主,三者構成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協同發展,形成產教融合的合力,推動深度融合。但是由于產教融合出臺的鼓勵措施不足,產業教授沒有獲得一定的激勵措施,大多產業教授只是掛名而已,并未真正參與到校企合作中。一些企業由于沒有獲得實際利益,對于高職院校開展的產教融合不是特別感興趣,只是敷衍而已,沒有真正的與高職院校進行緊密合作,因此導致學校、企業與產業教授三者之間的合力并未形成,無法實現產教深度融合的辦學模式。
1.3 產業教授運行機制仍不完善。當前,江蘇省高職院校頒布了實施產業教授制相關政策與文件,對產業教授參與高職院校產教融合辦學提供了政策支持。但在現實中,產業教授運行機制不完善,缺乏可行性的實施細則,沒有形成有效的質量評價機制,對于產業教授參與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的質量無法進行評價。從江蘇省高職院校產業教授制的實施情況看,很多高職院校沒有設立專門的協調機構,導致產業教授與高職院校之間交流不足,很難實現產教深度融合。
2.1 深化產業教授制內涵對接,尋找利益共同點。高職院校在開設專業課程時將職業標準與課程內容對接,引入職業資格證書考核制度,將職業資格考證課程納入人才培養方案。讓產業教授擔任學生的指導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職業技術資格相關考試課程,加大學生的實踐考核力度,帶領學生到企業一線去參觀實習,學習企業一線技術,和企業共同開發相關課程,讓學生畢業時取得畢業證書的同時獲得職業資格證書,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降低企業的用人成本,實現學校、企業共同獲利。
課程教學采用課程、教學、實踐相結合的模式,與企業共同建立實訓基地,由產業教授對學校學生進行培訓,學習企業一線技術知識、實踐操作課程,讓學生在實踐中接觸企業一線生產經驗,學習到企業先進的技術,并對學生進行定期考核,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職業素養。
2.2 加強科研能力培養,構建動力和機制。產業教授一般是企業科研能力較強的專家,大多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但是高職院校教師由于長期從事理論教學,很少涉及企業技術研發,所以很難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無法實現科研成果的轉化。高職院校需要建立企業、行業、政府、學校四方合作框架,搭建科研合作平臺,成立科研機構,打造集合政府、企業、學校三方資源的科研機構。高職院校一般是拓寬融資渠道,引進外資合作共建科研院所,再依托職教集團,與企業合作構建產業教授科研開發平臺,為產業教授提供科研支撐。
由于產業教授在科研合作方面缺少動力機制,因此需要構建科研獎勵制度,通過一定的獎勵,鼓勵他們在專利申報、技術研發、科技服務等方面的創新,引導他們向技術研發發展,提高他們的科研創新能力。與企業共同聘任師資,通過與企業共建科研技術團隊,讓產業教授參與其中,給予他們一定的權利,鼓勵他們與學校教師共同開發技術項目,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2.3 構建政校企合作關系,發揮產業教授實際效能。構建政府、學校、企業多元合作關系,發揮產業教授的實際效能,形成政校企協同育人的良好局面,實現產教深度融合。高職院校以服務地方經濟為任務,與當地政府開展緊密合作,與企業共建實訓基地,將學生教學過程和企業生產過程有效銜接,與企業一起開展專業技能教學活動,將學生專業學習和企業實際工作相結合,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政府、學校、企業三方在資源共享方面進行交流,通過科研合作平臺進行管理和溝通,制定科學合理的協同育人模式,最終形成產教融合、校企聯動的產業教授制辦學模式,實現學校轉移對接成功,企業辦學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