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玉娟 常小雨 (河北金融學院)
2014年,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的通知,強調學生的個性更加鮮明、價值追求更加多樣、思想意識更加自主。“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如何將金融學的相關知識滲入學生的日常顯得尤為重要,如何通過金融學相關理論經驗指導實踐顯得更加迫切。
在比格斯的3P學習過程模型的理論中提到: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僅是決定學習結果的重要因素,并且其本身就是學習結果的重要內容。對于學生學業的評價,不僅是對學習的最終結果的評價,還應包括對學習方式的評價,而要評價學生的學習方式,必然就要關注學習過程。
為繼續深入貫徹“新時代高教40條”,圍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加強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管理,在全過程動態考核中,可以實現提升學生學業水平和核心素養的目標。科學制定考核細則,確保考核的公平、公正與客觀性。
全過程動態考核是指任課教師科學設計課程考核內容與方式,提升平時成績占比及考核的多樣性,使學生主動學習、勤于思考。綜合應用筆試、口試與非標準答案考試等多種形式,采取線上線下混合模式等推進多元考核的科學性。在全過程動態考核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注重考核方式方法的創新,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實現提升全過程考核的效率與效果的目的;其次,改革考核方式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性,并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應用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學以致用;最后,全過程考核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僅是對《金融學》這門課程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一旦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對其學習其他課程以及未來學歷提升和就業都有深遠的影響。
《金融學》課程的考核以緊緊圍繞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根本目的,根據課程的教學具體目標設定,即通過全過程考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體現學生學習狀態和效果,檢驗學生的應用實踐及綜合能力。
首先,以學生為主體,以多樣的教學形式與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其次,全過程考核貫穿《金融學》教學始終,主要包括:章節測驗、階段性考試、主題討論(小組討論)、強大互動等形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懈怠,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樹立“終身學習”的學習理念;最后,通過全過程考核,使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應用能力,實現較好的學習效率與學習效果(見圖1)。
學生通過章節測驗、階段考試提升其學業水平,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通過思政話題、時事熱點等主題討論,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是非觀,鍛煉其形成批判思維;另外,為增強課堂的活躍度,則需要搶答互動、組內點評、老師點評等多樣的形式,使得教學效果與效率都有很大的提升(見圖2)。
《金融學》課程通過線上測試、課程論文、繪制思維導圖與錄制短視頻的形式實現全方位考核,以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寫作能力、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線上測試的形式,掌握學情,及時查缺補漏,強化專業功底;以課程論文的結課形式,鍛煉、考核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協作能力;通過繪制思維導圖,使學生建立起其對本課程知識點全方位系統的梳理后的立體框架,以點帶面,構建全面的知識體系;通過對經典案例資料的搜集、分析、整理總結出案例發生的時代背景、進程、結果、原因及經驗分析,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表達問題的能力。
傳統的評價方式主要有出勤、作業、課堂表現等形式,而在《金融學》全過程考核過程中,授課教師應注意到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更加明朗、價值塑造也較迫切等因素而進行評價方式的創新。主要有態度調查、個人成長檔案、辯論演講、作業評比等形式。
態度調查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端正的學習態度會讓學生形成較好的學習習慣,如可以保證出勤率、學習認真、積極性和自主性較強等,學習態度較好的同學成績評定時給予高分檔次。個人成長檔案針對個性不同的學生記錄個人成長軌跡,用數據和圖表體現學生的進步、退步,對退步的學生給予積極鼓勵,對于進步明顯的同學評定高分檔次;在辯論演講中考核學生的應變能力、邏輯思維以及表達能力,對于以上能力較強的同學評定高分檔次;無論是測試、論文還是計算應用都應該實施作業評比,將較好的作業在課堂上展示,起到模范示范作用,為作業評比結果較差的同學提供對比,體現差距,而令其奮起直追,積極進步。
由于任何一種評價方法與評價工具,都不能完全評價出一個學生的全部素質與能力,各種評價方式對學生的評價視角又不相同,所以對于學生的過程性評價應當盡可能將各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還應該注意考核資料的記錄與歸檔,確保過程考核成績評定依據充分、真實有效,成績要定期公布,公開透明。
通過統籌綜合考核內容、考核形式以及考核方式方法創新可以有效解決以下關鍵問題:(1)使學生建立起“終身學習”理念;(2)培育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較好的學習效果;(3)使學生提升自身學習能力、寫作能力、邏輯思維、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與競爭意識等。
通過兩個輪次的實踐,筆者發現,全過程考核方式因其具備多樣的教學形式、結構緊湊的任務節點、高頻互動的熱烈氛圍,個性化的考核方式等深受學生的喜愛。不僅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也提升了老師駕馭課堂的能力。課程設計是否精細化與課堂安排是否合理化都有待實踐的檢驗。在全過程考核中,還應該注意學情分析。階段性發放問卷,調研學生的偏好、情緒、情感,及時調整、適時改變與完善,讓課堂變得有血有肉、有情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