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苯㈤L期護理保險制度成為越來越迫切的社會需求。最近,長期護理險試點城市擴圍至49 城。在推進提速的同時,長期護理險還需要解決護理人才緊缺、籌資結構欠合理等問題。
所謂“社保第六險”,即長期護理險。它是以社會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為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提供資金或服務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
最近,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印發《關于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將北京市石景山區、天津市、山西省晉城市等14 個城市和地區納入長期護理險試點,全國試點城市擴圍至49 城。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這是許多有失能人員家庭面臨的現實難題,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正成為越來越迫切的社會需求。此次擴圍后,長期護理險的推進再次提速。但在成為真正獨立運行、全民可享的“第六險”道路上,長期護理險還有一些問題待解決。
今年5 月,江蘇南通市照護保險服務中心收到一面錦旗。送來錦旗的是家住南通市崇川區觀音山街道的龔奶奶,她的老伴兒因帕金森并發癥臥床多年,以前住在醫院,開銷大,子女更是醫院家里兩頭奔波,十分不便。
去年,她為老伴兒申請了照護保險?!斑@減輕了我們很多負擔,每周都有工作人員上門來免費為他做照護服務,工作十分精細。”
龔奶奶正是首批長期護理險試點的受益人。長期護理險自2016 年啟動試點,截至去年底,南通等15 個首批試點城市和吉林、山東兩個重點聯系省的參保人數達9000 多萬人,110 萬人享受到了長期護理待遇。社會各方對試點總體評價良好,要求全面建立制度、推開試點的呼聲很高。
然而,推行長期護理險,最終還是需要有人來提供照護服務。現在,護理人員缺口較大、年齡結構不盡合理、專業性不強等問題還較為突出。
目前,我國失能人員超4000 萬,按國際標準失能老人與護理員3︰1的配置標準推算,至少需要1300 萬護理員,但現有養老護理從業人員僅30 萬,遠不能滿足養老服務需求。
為此,去年9 月,民政部印發《關于進一步擴大養老服務供給 促進養老服務消費的實施意見》,提出2022年底前,培養培訓1 萬名養老院院長、200 萬名養老護理員、10 萬名專兼職老年社會工作者。與此同時,各地也在加大養老護理人才隊伍建設。
按照長期護理保險的制度設計,明確失能狀態持續6 個月以上的參保人員,申請并通過失能評估認定,即可享受相應待遇;對符合規定的護理服務費用,基金支付水平總體控制在70%左右。
錢從哪里來?記者梳理發現,在籌資上,大部分試點城市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資金籌集模式,包括個人繳費、單位繳費、醫保統籌基金劃轉、財政補貼等。

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隆回魏源醫院,醫護人員陪一名失能老人做手部康復訓練
據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擴大試點后,將逐步建立責任均衡的獨立籌資渠道,職工參保人群籌資以單位和個人繳費為主。
看似多繳了一份保險,但實際上總體負擔可能不升反降。江西上饒市對764 例享受長護保險待遇人群的追蹤調查顯示,其人均住院次數下降了36.8%,人均醫?;鹬С鱿陆盗?0%。
同時,試點擴圍后,長期護理險的籌資結構還將進一步優化。上述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籌資將采取費率平移的辦法,不新增單位負擔,個人繳費部分可從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中扣繳。
與此前已有的社保五項保險不同,長期護理險需要失能人員或其家人提出申請,由相關部門進行評估后方可享受待遇。然而,作為長期護理保險基金待遇支付的依據,在失能評估的問題上,目前各地標準并不一致。
“現在試點城市和地區正在使用的失能評估標準不少于10 個?!敝袊垭U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周燕芳告訴記者,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巴氏量表,也有部分城市自制增加認知能力、精神狀態、疾病情況等評估量表。
對此,國家醫保局表示,由于各試點城市基礎不同,評估標準、評估內容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異。從制度建設統一性、待遇均衡性方面考慮,將加大相關標準體系研究完善力度。
此外,擴大試點的《指導意見》提出,引入社會力量參與長期護理保險經辦服務,充實經辦力量。專業人士認為,這將有助于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的積極性,促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工作更好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