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良華 蕪湖瑞通道路工程有限公司
在我國城市化建設發展過程中,城市交通建設速度不斷增快,而市政道橋作為城市交通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通過科學的施工技術,加強施工質量控制,才能發揮市政道橋工程的效益。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是一種重要的基礎施工技術,將其運用到市政道橋施工當中,能提升工程基礎承載力,同時該技術有噪音低、操作簡便、對周邊建筑干擾少等優勢,因此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基于此,加強對市政道橋施工中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應用的研究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鉆孔灌注樁作為土木建筑類樁基礎施工技術關鍵類型,已經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運用范圍不斷擴大,施工技術、施工工藝也逐漸成熟,同時也延伸出很多關聯技術,實現了周邊演化。可以說,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是在建筑類樁基礎施工工藝基礎之上演變而來,同時又演變出新的技術類型。
將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運用到市政道橋工程中,其主要優勢體現在:第一,安全性較高。鉆孔灌注樁技術運用過程中,由于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具有很強的滲透性,能夠將樁基與原本土體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保證工程施工安全性。另外,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具有一定的增壓作用,能提升地基基礎的穩定性,避免了地基下降問題,提升地基抵御各類病害的水平。第二,穩定性強。市政道橋工程使用鉆孔灌注樁技術,能夠對基礎結構實施壓密處理,保證建筑主體結構的穩定性。尤其是利用混凝土漿液,發揮鉆孔灌注樁作用,并對混凝土泥漿進行嚴格的審查,保證其能夠符合工程項目施工要求,提升整體工程施工效果。第三,提升基礎工程的經濟性。建筑工程的實施也是為了經濟效益,施工前必須詳細了解其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選擇最佳的施工技術。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適應性較強,在多種地質條件中都較為適用,具體應用中根據施工條件靈活運用施工工藝,為工程經濟效益提供基礎保障。
具體施工前,必須做好相關準備工作,相關人員需要按照施工圖紙、工程要求等詳細了解,對施工現場進行勘察,了解現場地質水文情況。施工人員必須按照工程設計圖紙中技術標準,完成技術交底工作;施工企業需要成立專門的部門,對施工現場進行有效測量,同時做好測量放線工作;按照工程設計方案,完成相關施工材料、施工設備準備工作,由現場監管人員對施工材料進行質量抽檢;同時,根據橋梁基礎工程施工質量要求,對灌注的混凝土完成配比,經過試驗保證混凝土質量。在準備階段中,為了確保鉆孔位置符合設計方案中規定的鉆孔深度、垂直度等要求,在鉆孔前應該加固枕木,對鉆孔位置進行有效調整,控制其水平方向,確保樁位、鉆孔中心和天車處在同一個直線上。
在鉆孔過程中,如果不能對孔壁進行有效保護,則容易出現坍塌現象。而護筒的設置就是為了規避孔壁坍塌問題,增加孔內靜水壓力,在壓力提升過程中,不斷增加孔壁內壁手里,避免出現流沙、塌孔等問題發生,為成孔順利完成提供幫助。護筒主要為鋼筋混凝土材料,護筒制作不僅需要滿足強度要求,更需要避免發生漏水,這樣才能為鉆孔灌注樁后續施工提供保證。
在市政橋梁基礎鉆孔灌注樁施工中,泥漿制備原材料主要包括水、粘土、添加劑。具體制備過程中必須對各材料質量、環境、溫度等進行控制,保證泥漿質量。具體實施中,可以先將粘土打碎,以便于能夠有效的縮短泥漿攪拌的時間,有條件情況下原料還可以利用膨脹土。當然,實際施工中泥漿使用量有限,無法滿足相關施工標準,影響樁底沉渣浮起過程,影響樁基與地基之間的結合。因此,必須全面保證泥漿制備質量,提升地基與樁基之間的有效結合,提升整體的承載力。
完成樁基測量放樣工作后,可以開展具體鉆孔操作。在初鉆中,利用鉆頭的自重提供鉆進壓力,還可以通過減壓鉆進模式保證鉆進的精準度。鉆進中若鉆頭內土砂滿了則需要及時旋出,并將鉆頭中土砂倒在運土車中,并對鉆頭進行清理。在旋回鉆頭過程中,必須關注孔內地下水位,及時進行補水,避免發生坍塌問題。另外,需要采用多班連續作業方式,根據土層不同,對土層渣樣試驗,與設計好的地質剖面圖核對。當然,為了保證鉆孔垂直度,除了控制鉆孔速度外,每鉆進一定深度,需要對鉆機垂直度誤差進行檢查,同時進行及時的糾偏。
在鉆孔施工完成后,必須嚴格檢驗成孔的質量,保證孔洞大小、孔位、孔洞周邊結構等都符合相關施工要求,避免出現塌孔、縮徑等問題發生。在確定成孔質量無問題后,即可以開展清孔作業,全面清理成孔內部的雜物。通常來說,撈漿筒清孔是最常用的清孔作業方式,利用流動性較強的泥漿將內部雜物有效的清除干凈,為后續施工提供幫助。為了確保清孔質量,必要時還需要進行二次清孔作業,保證孔洞內部的清潔度。
保證鋼筋籠位置精準,同時有效的固定起來。在進行混凝土灌注中,需要加快灌注速度,避免頂層進入鋼筋籠后影響其流動性。對于鋼筋籠附近導管埋深深度也需要進行嚴格控制,一般為1.5m~2m左右。在清孔工作完成后,仔細檢查,符合規定后采用吊車將鋼筋籠放置在鉆孔上方,并準確定位,并采用綁扎、焊接方式完成安放,避免在灌注過程中發生鋼筋籠位移。在安放過程中,需要做好相關控制保護,避免對孔壁保護層造成破壞。
很多市政橋梁基礎工程施工中,鋼筋籠安放結束后,需要做好水下混凝土灌注,選擇不漏水導管,在鋼制導管中注入混凝土,導管內徑通常為25cm~35cm,用法蘭將導管進行連接。吊裝前需要進行必要的水密性試驗,避免發生漏水問題。整個灌注施工中,保證導管埋深深度,同時注意逐漸提高護筒,保證護筒中混凝土高度在1.0m以上。待達到樁基標高要求后,將樁頭混凝土清除,并實施基坑開挖與立模澆筑工作。
完成鉆孔灌注樁施工后,需要對成樁質量進行嚴格檢驗,重點檢查內容包括清孔質量、成孔質量、鋼筋籠制作質量、灌注混凝土質量等。其中,在成孔階段中,必須對孔位、孔徑、孔深、沉渣等進行全面檢查與控制;而鋼筋籠制作與安放階段,需要對鋼筋規格、焊縫、焊接、綁扎等質量進行控制;混凝土攪拌中,除了控制原材料質量以外,還需要對混凝土成品坍塌度、強度等進行嚴格控制。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鉆孔灌注樁是一個常見的樁基礎形式,具有承載力大、占地面積小、施工快速、擾動較少等優勢,經過幾十年發展,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體系成熟,在市政道橋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當然,在具體施工過程中,必須有效控制施工流程,落實每一個施工環節的質量控制,避免出現影響施工質量的問題發生,不斷提升市政道橋工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