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七 蕪湖瑞通道路工程有限公司
在我國社會經濟全面提升的過程中,交通運輸行業也持續發展,市政道橋工程項目數量不斷增多。混凝土作為市政道橋施工中用量最大的材料之一,混凝土材料取材較為廣泛,養護成本相對較低,且混凝土結構具有較強的承載力與抗壓性,因此在市政道橋工程中得到廣泛運用。但具體施工中,混凝土結構施工也會受到濕度、溫度、等因素的干擾,影響工程整體的使用壽命,必須采取有效的施工技術,提升工程整體質量。
交通網絡在社會經濟、城市化建設進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市政道橋作為城市交通網絡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必須注重提升市政道橋工程施工質量,推動市政道橋建設發展。混凝土技術作為市政道橋施工中常見技術類型,且混凝土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優勢,包括承載力強、抗壓能力好等,同時混凝土材料容易就地取材,成本相對較低、養護成本少,是市政道橋重要施工材料。混凝土技術運用到市政道橋施工中,借助于混凝土材料性能,能夠提升工程整體的穩定性,在長期荷載作用下并不會產生太大變化。同時,在水文地質、溫度濕度等因素影響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也會受到一定的干擾,必須對混凝土技術進行持續改進,提升道橋工程質量,為城市化建設做出貢獻。
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必須注重對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原材料配合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混凝土的質量。基于當前市政道橋工程規范,必須保證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包括粗細骨料、水泥、摻合料、水、外加劑等。其中,水泥一般選擇普通硅酸鹽水泥;粗骨料粒徑主要為5mm~25.0mm的連續級配碎石材料,控制碎石含泥量在1.0%以下;而細骨料一般以中粗砂為主,而需要將其含泥量控制在3.0%以下;滿足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外觀外外加劑以高性能減水劑為主;摻合料以高爐礦渣粉、粉煤灰為常用;而水滿足JGJ 69—2006《混凝土用水標準》中的要求。通過對混凝土原材料配比的科學設計,能夠最大程度上減小坍落度損失,避免水化熱問題,同時有效的控制混凝土性能,提升混凝土整體質量。
根據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設計,按照順序將原材料投入到拌攪拌機中,通過專業的攪拌設備進行拌合制備。在混凝土拌合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相關規范,控制拌合的速度、時間,保證拌合的均勻性,在混凝土拌合完成后需要靜置一段時間,根據自身作用實現材料的穩定。而混凝土材料穩定后,才能進入后續的運輸環節中。為了避免造成環境污染,拌合場地一般與施工現場有一定的距離,需要進行有效的運輸,通常使用攪拌罐裝料運輸,保證材料整體的穩定性,控制攪拌罐攪拌速度在每分鐘3轉~6轉,運輸過程中盡可能保持穩定,避免出現大幅度晃動,以便于避免出現混凝土離析情況,保證混凝土材料的質量。
混凝土運輸到施工現場后,需要對混凝土材料質量進行檢查,檢測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等,符合相關要求后即可實施澆筑施工。在混凝土澆筑環節中,需重點關注裂縫問題,必須持續優化混凝土骨料級配,通過添加高性能減水劑以及提供配筋率等,提升混凝土結構強度,同時減少水泥用量。澆筑中一般采用分層澆筑模式,控制澆筑層厚度,對于一般市政道橋工程來說,其澆筑厚度在50cm以內;同時,澆筑需要保持連續,兩個澆筑面時間差不能超出第一層澆筑混凝土初凝時間。另外,需要對混凝土澆筑溫度進行嚴格控制,澆筑的同時可以預埋冷水管,以便于混凝土內部溫度控制,后續養生工作的至關重要,關系到混凝土的整體質量。
澆筑施工完成后,則可以開展混凝土振搗施工,通過有效振搗,減少混凝土的空隙率,提升混凝土內部結構整體的密實程度。在振搗施工過程中,必須保證均勻性、連貫性,采用專用的振搗工具,如振搗棒、振搗平車等,控制振搗頻率與方向。在振搗中可能出現浮漿問題,可以待浮漿積累到一定程度后,用抹子將其除去。振搗施工需要注重混凝土表面的平整,一旦出現不平整情況,則需要及時加以處理。
完成振搗施工后,混凝土基本施工流程已經完成,需要待混凝土進行自行凝結,而如果完全按照混凝土自己凝固,則容易受到溫度、濕度等因素的影響,繼而出現水化熱問題,對混凝土整體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必須采用人工養護模式。在混凝土養護過程中,也需要根據外界環境情況,采用降溫或保溫養護措施。根據澆筑中預留測溫管測量混凝土當前溫度,若溫度過高,則利用預埋的冷水管降溫,或采用灑水方式降溫;而如果混凝土溫度過低,則需要采用覆蓋塑料薄膜、草席等方式保溫。同時,養護中除了控制溫度外,還需要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必須根據設計要求具體選擇。
在市政道橋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常常遇到的問題包括橋面混凝土起皮、裂縫等,這主要與混凝土原材料質量、施工技術水平、人工因素等有直接關系。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發生,提升混凝土施工質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混凝土拌合過程中必須嚴格控制配合比,對坍落度、砂率等進行嚴格控制,其中中砂細度模數應該控制在2.3~3.0,而碎石級配應該控制在5mm~25mm范圍之內;第二,對于橋面鋪裝鋼筋網保護層厚度進行嚴格控制,通常情況每10cm混凝土鋪裝,鋼筋網凈保護層厚度應該控制在3cm,如果保護層過后則容易出現開裂;而如果過薄也容易出現收縮裂縫;第三,混凝土初凝之后,應該利用磨光機初步處理,避免表面因為收縮而出現裂紋;在打磨完成后覆蓋土工布,并基于當地實際天氣進行灑水養護;如果過早灑水則容易發生起皮;灑水不足或灑水時間太晚都可能出現干縮裂紋。混凝土澆筑施工中,雨天不能施工,而當天氣溫高于38℃,則需要在下午四點后澆筑,同時澆筑前進行灑水濕潤,保證混凝土的粘結性與整體質量。
當然,隨著混凝土技術發展,市政道橋混凝土項目中,常常會加入一些新的材料,包括鋼纖維混凝土,以便于更加提升工程質量。市政路橋工程使用中,會受到來自各方的荷載,如汽車、行人等,久而久之會導致橋面板、橋墩出現裂縫問題,表層容易脫落,為了能夠保證橋梁穩定性、安全性,可以通過在局部噴射鋼纖維混凝土材料,設備為轉子式噴射機。加固模式包括:第一,利用硫鋁酸鹽快硬水泥摻入適量TS型速凝劑,提升早期抗裂性水平;第二,對原有混凝土表面進行鑿毛、噴砂,保證新舊混凝土能夠更加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第三,進行鋼纖維剪切,控制摻量在10%左右。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混凝土是市政道橋工程中主要材料,在具體施工中,必須重視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設計,對混凝土拌合、運輸、澆筑、振搗以及養護等環節進行有效控制。通過科學的質量管理,避免出現變形、裂縫等質量問題,提升市政道橋整體質量,提升工程的耐久性,延長市政道橋工程使用壽命,為城市交通事業發展提供幫助,為人們創造更加便利的出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