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利 陳葉順 新疆昌吉職業技術學院建工分院
建筑行業用的最普遍的軟件是CAD[1],傳統的建筑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各不同專業之間的協調一大痛點,例如如果圖紙中里面標高和平面標高不一致,CAD雖然可以出圖,但圖紙中的邏輯錯誤只能人為的找出,尤其是建筑物建造過程中,經常發生設計變更,這個時候需要設計單位派遣一個代表去施工單位進行協調,而且協調工作費時費力,延誤工期且極大地影響了生產效率。因此,建筑行業需要一個全過程的解決方案,在設計時將所有問題都解決,施工單位按圖施工即可,盡量減少設計變更,提高生產效率。
BIM起源國外,在當時提出了一個觀點:建筑工程中各參與方對建筑信息各有所需,建筑信息模型有助于為項目各參與方提供這些信息,從而正式提出了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的概念,該觀點就是建筑行業常說的BIM的共享性和協調性。隨后,多家軟件廠商制訂了數據共享方法,即后來的IFC標準,這個階段的BIM主要是BIM理念創新和IFC標準指定,沒有任何商業行為[2]。
2002年,CAD行業龍頭企業Autodesk收購了BIM系列經典軟件Revit,并發布白皮書,將BIM定義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該白皮書指出CAD以二位維圖形來表達建筑信息,很難充分創建和管理建筑信息。隨后BIM開始風靡全球,大量的專家學者開始研究BIM企業也開始研究和使用BIM,BIM開始在全球快速發展[3]。
我國經過對國外BIM發展的長期考察,2004年中央至地方都相繼制訂了BIM發展目標。第一階段主要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發達省市率先發布BIM相關標準政策,推動BIM示范工程、政府樣板工程以及一些大型工程,作為突破點使BIM技術應用于實踐,通過示范工程推動BIM標準編制和技術共享,從而實現BIM技術的落地[4]。
第二階段以我國住建部2015年發布的BIM相關指導意見和綱要為標志,明確要求全國推進BIM技術,并強調了BIM技術對于建筑領域的重大意義。同時,豐富了BIM的內涵,指出BIM是貫徹建筑設計、施工、使用和運維的,全生命周期都應使用BIM工具和運用BIM的思維進行管理,各項目參與方可共享BIM數據信息,將參數化模型貫通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為項目優化和決策提供依據,實現項目提質增效。
第三階段是2017國務院發布促進建筑行業發持續健康發展若干意見,意見中再度強調和明確BIM的意義。該意見承接2015年發布的BIM相關指導意見和綱要,強調了BIM在勘察、設計、施工等項目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化應用,同時還強調了在在項目的全生命周期中實現項目信息的共享與管理,自此以后,廣西、吉林以及安徽等省份都相繼推出了推進BIM技術的指導意見。
現如今BIM技術已發展至第四階段,這一階段國內外大量的BIM軟件落地實施,例如我國廣聯公司達推出的BIM系列軟件BIMMAKE,該軟件采用自主知識產權的圖形和參數,同時美國Autodesk公司的REVIT也在我國進行了大量推廣,這一階段政府支持和商業推廣并行,為我國BIM技術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5]。
BIM采用參數化建模的方法,其不僅包括建筑結構的三維信息,還包括相關的屬性信息,例如一塊墻體,不僅包含了墻體的長寬高等三維信息,還包括墻體材質、墻體詳細做法、加工信息、以及成本等信息,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的真實信息,具有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性五大特點[6]。
在投標階段 ,BIM技術優勢明顯。BIM技術在商務標中可實現快速統計項目的工程量,快速核算工程成本,預留利潤,方便決策;在技術標中,BIM可實現虛擬施工、進度和材料管理等,提高技術標分數,從而提升中標率。
在設計階段,運用BIM技術可查詢建筑模型的各類信息,幫助決策者做出正確的判斷,相比傳統的繪圖模式,在設計過程中能極大地減少設計人員的各類錯誤。同時,BIM技術可用來監測結構以及設備的碰撞,讓設計人員提前解決碰撞問題,減少后期的設計變更。由于BIM相關軟件具有強大的建筑信息處理能力,相比傳統的設計施工流程,在設計效率方面大大提高。
在施工階段,BIM技術可進行施工前的場布模擬[7],例如施工現場的辦公用房、建筑材料的堆放和加工、施工現場的道路運輸以及宿舍、食堂、廁所的現場布置等等,利用BIM技術均可實現仿真模擬,通過仿真模擬可最大限度的利用施工場地,使施工組織有序進行,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此外,BIM場布的模擬還可對材料運輸路線的方案進行模擬,從而確定場內運輸最少的方案,減少材料的二次搬運。
BIM技術還可用于項目的成本分析與資金計劃,BIM進度計劃可以快速而準確地了解項目的成本進展與資金情況,對于后續的成本管理與現金流管理有巨大的作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出現,是建筑領域的一場深刻的變革。它改變了傳統的設計施工流程,提高了建筑產品的生產效率,是一種強有力的項目管理工具。當前我國BIM政策已從最初的示范應用階段進入了全面普及的階段,未來BIM技術將在服務于建設項目的集成化管理,為建設項目科學決策和提質增效,助力我國建筑行業快速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