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苗 中招國際招標有限公司
為了遏制建設工程招標投標中的不規范行為,針對這種行為現象國家積極推行和實施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管理規章,通過相關法律法規的逐漸落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招標投標中不規范行為的發生。針對使用非正當手段進行惡性競爭、渾水摸魚與弄虛作假行為等一系列的不規范行為,從不同的角度對這些不規范行為產生原因進行詳細分析,并提出了解決和應對這些不規范行為的合理措施,從而保障建設工程招標投標活動的規范有序開展。
隨著《招標投標法》的貫徹和落實,明確了業主具有自主招標的權利,還可以委托代理機構進行招投,這些招標行為都需要加強管理與監督。雖然在實際建設工程項目招投標活動中,能夠按照相關規定和要求有序進行,但由于監督機制的落實不到位,或者說監督程序存在形式化的弊端,導致在建設工程招標投標中一些不規范行為頻頻出現。
在目前的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工作進行中,組織、管理和監督環節分別由不同的部門所負責,這樣的模式造就了多頭監管和條塊分割的形勢,依據行政隸屬關系,各法人單位需要在上級主管部門的監督下展開實際負責的工作活動。建設工程項目法人單位的職業素養、能力等是招投標工作規范性的關鍵問題,尤其是目前法人單位的整體質量良莠不齊,為了保障項目的順利建設及實施一般在招標投標工作階段采用委托招標代理單位負責完成招標工作,以及在建設工程項目實際施工的過程中聘用專業的社會監理,并在政府的監督下加強工程項目驗收質量管理。根據實際情況表明,建設工程領域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主要是集中于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的工作階段,即使在招標投標階段引進招標代理制,也沒有充分體現出招投標標的公正性、公平性和公開性。主要是因為建設工程招投標監督體制出現了問題,如實施過程較為混亂等,容易出現貪污腐敗等不規范行為,所以需要針對建設工程招投標監管體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處理方法,全面發揮招投標監管體制的重要作用,對貪污腐敗行為進行嚴格的管理和監督,當出現這些行為現象的時候應當加以重視,并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懲罰和處理。
建設工程招標投標中不規范行為頻頻發生的根源原因主要在于利益的糾葛,尤其建設工程項目從招投標階段到驗收階段的全過程中涉及各方面利益,為了獲取高額利益,不惜使用各種不正當方法和手段,從而影響到建設工程項目招投標工作的正常進行。由于招投標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潛在投標人在競爭方面具有一定的平等性。但是在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的實踐中,存在地方保護主義過于嚴重影響到招投標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原則,有些地方會針對投標人制定一些限制條件,從而對一些潛在投標人的正常投標造成阻礙影響,尤其是對外來企業提出了更多限制和苛刻的條件。比如說有些省對本地企業和外地企業所收取的管理費存在較大的差異,還有些省提出了較為復雜和苛刻的條件要求,只有在省內本地企業無法獲取招標項目后,在這樣的情形下才能讓外來企業參與競標活動,這些也是建設工程招標投標中普遍存在的不規范現象,這種帶有歧視性或排外性的行為明顯違反了建設工程項目招投標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公開性原則。另外出現這些不規范行為主要還是因為地方保護主義過于嚴重,對外來企業獲取高額的管理費也是涉及到利益方面的問題,甚至這種行為已經違反了《招標投標法》的相關規定,所以應當針對這種行為需要充分發揮政府和相關部門的監督作用。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市場經濟雖然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但是在社會活動中人們更看重權力。建設工程項目在進行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大量的資金來往,而建筑材料和產品的采購環節是必不可少的核心環節,而采購權只集中在招標人、代理人和評標專家委員會的手上,而且建筑材料與產品的招投標工作內容會進行保密,在一定程度上會在社會監督方面產生一系列的不規范行為,容易導致出現虛假信息影響投標人順利投標,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出現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目前還無法采取相應的措施徹底杜絕這種不規范行為,尤其是招標機構的經營資質等良莠不齊,以及收費報價等方面的管理意識較為薄弱,從而容易出現惡意競爭的現象,這也是社會市場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需要根據現階段我國建筑市場的發展特點和實際需求,結合先進技術的合理應用針對投標人的具體信息進行嚴格的核審,但是由于受到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無法全面落實全國統一信息核審工作。
首先應當充分發揮和運用政府與相關部門的監管作用,并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現狀對政府監管方式進行合力創新與調整,以及大力發揮招標投標管理機構的職能作用。結合建筑市場的發展情況構建現完善和有序的市場監管體系,同時加快招標投標監督管理部門的建立,并賦予執法監督權力,以及實現執法監督權力的獨立性。通過對全國統一信息核審工作的落實情況,合理構建統一的監管信息系統,將投標人的具體信息進行詳細的錄入,有效保障投標人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另外對于招投標代理機構的不規范行為應當加強監督管理,對招投標代理機構的從業證書和經營資質進行嚴格的管理,以及積極推進招投標代理機構的良好建設和發展。
首先需要對招標單位存在的不規范行為進行詳細的分析,然后對產生該行為的原因進行思考和研究,然后根據所分析的結果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其次需要加強工程建設管理體制的建立,通過管理制度的合理建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進和優化招標單位不規范行為的重要效果。在招標工作的重點環節上需要加強管理和監督,預防出現暗箱操作或者違規行為的不良現象。結合建設筑工程招標的實踐情況,應當積極推進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和完善,能夠對不法行為進行嚴格執法。
對于投標單位的不規范行為進行全面分析,然后根據不規范行為產生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第一,對投標單位的資質進行嚴格的審核,并且依據建筑市場的實際情況合理擴大資源預審范圍;第二,由于建筑市場的快速發展,催生了更多的承包商和包工頭,但是承包商的經營資質和質量也是良莠不齊,所以需要對承包商的基本資料進行詳細的核審,并結合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建立數據庫,將承包商的基本資料納入數據庫,能夠有效降低投標單位的不規范行為。第三,加快建設工程招投標信息平臺,在平臺上及時發布招投標的具體信息,即保證了招投標的公平性、公開性和公正性,又降低了虛假信息所造成的不良影響,有助于促進建設工程招標投標活動的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在建設工程招標投標中的不規范行為是普遍存在的通病,也是人們非常重視的熱點問題,為了改進和完善所存在的不規范行為,需要針對不規范行為所產生的原因進行詳細的分析,加強招投標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以及充分發揮政府和部門機構的管理職能,從而有效保證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工作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