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璐璐 《中國建材報》社
談及逐年盛行的自媒體,需要先了解一下它的概念。自媒體的定義最早出現在2001年美國作家丹·吉爾摩對三種媒體形式的界定中,在其對“新聞媒體3.0”( Journalism3.0)概念中率先提出“自媒體”( We Media)這一概念。他認為Web1.0指的是電視、報紙、廣播等傳統媒體; Old Media Web2.0指的是在互聯網的推動下,借助互聯網發展起來以“一對多”新聞傳播形式的傳統媒體的網絡版面和新聞門戶網站等新媒體; New Media Web3.0指的就是以博客、微博、微信等為代表的自媒體(We Media)。2003年,《自媒體:受眾塑造新聞資訊未來的方式》這一研究報告明確了自媒體的定義:“We Media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自身的事實、他們自身的新聞的途徑。”
自媒體時代涉及裝飾裝修領域的報道,區別于傳統媒體自上而下的傳播模式,是不同思想、意見和價值觀的相互碰撞,從而形成一種自下而上的行業傳播模式。
自媒體的表現形式包括:QQ、微信等即時聊天工具,博客、微博等平臺,綜合、專業網絡論壇以及實時直播軟件。作為新興媒介,自媒體一經出現便呈現出與傳統媒體的不同之處,在具有其他媒介共性的基礎上,還具有自身比較鮮明的特征,比如,平民化、即時性、交互性、操作簡單門檻低、開放性和個性化。以開放性、報道國際裝飾展覽會為例,傳統媒體信息的發布和傳播要經過相部門或機構的審核,刊發前也要經過正常的編輯審校環節,然而自媒體在報道過程中人人都可以是參與者,人人都是事件主體,只要具備網絡和智能手機等設備,隨時隨地發布消息、表達觀點。
由于自媒體是利用網絡平臺自主傳播信息的媒介形式,其自產生就呈現了極速發展的態勢,對各類社會資訊的傳播系統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自媒體技術和手段不斷發展與完善的過程中,自媒體傳播呈現了以下特點:一是傳播主體多元化;二是傳播內容精細化;三是傳播心態裂變式;四是傳播平臺開放化;五是傳播效果難控化。為了短時間內的聚焦效應,賺取流量,一些自媒體以標題黨博取眼球,導致其多中心一對多的信息裂變式傳播模式迅速將信息擴散,效果難以控制,一旦處理不及時會引起輿論的反噬,加劇自媒體傳播的破壞力。
傳播裝飾裝修行業資訊、搭建信息平臺、整合行業資源等是行業媒體義不容辭的責任。意識形態作為一種社會價值觀體系,發揮著價值、規范、行為整合的作用。然而,自媒體的盛行使得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其中有很多值得我們深思,正如馬克思所言:“:“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
根據本次論文形成前期,對139名受訪者進行的隨機調查顯示,有46.3%的受訪者認為“主流價值觀邊緣化危機”是未來面臨的嚴峻挑戰;“您是否經常質疑自媒體公眾號內容的真實性”,33.7%的受訪者表示“是”;“您認為當前主流文化面臨哪些問題”有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主流文化缺乏鮮明的價值訴求”“過多的說教難以打動人心”等。不難發現,主流意識形態面臨巨大的認同危機。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建設提供了發展機遇,網絡傳播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主客體之間得以雙向互動,行業的企業、上下游能否快速在其中得到連接,有利于行業信息互通,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引導行業正向發展。然而,網絡又是一把雙刃劍,它為行業形態建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的同時,也給意識形態建設帶來嚴峻的挑戰。
一是社會思潮多樣化沖擊主流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互聯網,特別是自媒體的出現與發展拓展了人們對行業的認知寬度,它在提供行業交流平臺的同時嗎,也重塑著人們的觀念意識。在網絡開放性、多樣性和個性化的特征下,人們對行業信息的認知和篩選基于網絡紛繁復雜的環境很容易失去長效性,導致多種不同性質的價值并存,影響主流意識形態指導作用的發揮。
二是網絡信息泛濫弱化了主流意識形態的領導權。自媒體的發展使得信息的采集、傳播速度和規模達到空前的水平,實現了全球信息共享與交互。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人們無法從洶涌而來的海量信息中準確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甚至加大了甄別信息,去偽存真的難度。網絡暴力對于個人的抹黑讓人百口莫辯,對于一家企業甚至行業的造謠更是會產生無可估量的損失。
三是網絡信息呈現碎片化,危機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力。人們通過互聯網渠道在微信、微博、APP等多種途徑獲取的信息,很多時候缺乏主流意見引導,很容易在各種思潮的交匯中受到不實信息的干擾,使主流意識形態所倡導的社會主流價值觀受影響。對于裝飾裝修而言,碎片化信息不利于形成行業主流話語權,有失偏頗的文章還會引起上下游的連鎖反應。
四是主流意識形態應對互聯網的主動適應性不強。在上世紀90 年代,我國開始啟動“上網工程”,經過20 多年的發展建設,各級政府均已建立自己的網站,甚至進行輿情監控,但質量參差不齊,問題也層出不窮。隨著行業的發展,各種類型的裝飾、裝修、材料的網站、公眾號、APP也如雨后春筍,不停涌現。然而,傳統的主流意識形態宣傳陣地,由于受政策、制度、觀念等制約,在這方面的發展略顯滯后,行業公信力沒有得到應有的提升。
在互聯網技術大發展的當下,自媒體平臺越來越豐富從文字到視頻,從線上到線下,其功能也越來越完善,不得不說自媒體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壟斷地位,讓每個個體都有可能成為傳播主體,這樣私人化、個性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特征,使得行業信息的傳播發展趨向于扁平化。
作為行業主流傳播媒體要學習與自媒體取長補短、融合發展,傳統媒體時代,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媒體在利益集團或國家的嚴格控制之下媒體代表利益集團發出統一的聲音,有屬于自己的價值觀評判體系,傳播主體通常以專業組織或專業機構來體現,具有相對的穩固性,信息的發布和傳播渠道也比較有限,在“把關人”的作用下,試圖用統一的聲音告訴每一個個體,什么是行業的主流,什么是大趨勢,然而對于一些注重個性化發展的行業,比如裝飾裝修這類帶有甲乙雙方個人喜好或藝術特質的行業,多元化的聲音可能更有助于創新觀點的傳播。
自媒體激發了大眾的表達欲望,毫無疑問,人類需要表達,這是與生俱來的需求,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是通過表達來建立并確認的。傳播媒介的變革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舉重若輕,尤其對人類社會的表達方式和傳播范圍影響深遠。
一個行業,有著各種各樣的利益相關者,他們來自上下游的各個環節,有著不同的利益訴求,要實現利益訴求首先要進行表達,即語言、文字、圖片甚至視頻表達,這需要借助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絡等媒介,激發有共同利益群體的共鳴,從而凝聚力量形成聲勢。此前,通過傳統媒體,這種利益訴求很難及時、廣泛的表達,受傳統模式限制,很多利益群體的聲音難以在短時間進行整合。自媒體出現后,各方群體利用自媒體信息量大、表達自由、傳播快速、互動性強等優勢與主流媒體進行話語權爭奪,通過這種途徑盡量爭取自己的利益,讓話語權得到充分體現。這樣的思想碰撞和百家爭鳴的局面,促成了行業發展的一系列變革。
正能量的社會發展、行業發展,要求我們一定要把握住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然而,在自媒體發展如火如荼的時代,主流意識形態如何與自媒體傳播相融合,如何取其精華、去之糟粕,形成融合發展,互為補充的關系,就對傳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裝飾裝修領域作為建材行業更貼近大眾、貼近生活的細分行業,其在自媒體時代,更應該由創新發展的主流意識話語權起到普及綠色健康的生活理念,引導正確生活方式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