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萌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20)
近年我國小兒先天性腎積水的臨床發病率顯著增加,是小兒常見先天性疾病,該疾病屬于小兒泌尿外科范疇,小兒腎盂輸尿管連接位置出現了天生的梗阻是導致該疾病的主要原因。先天性腎積水患兒具有隱匿的臨床表現,一般是因發現患兒腹部存在包塊、或是泌尿系統感染、腎結石等情況,才確診疾病[1],該疾病對患兒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則會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離斷性腎盂成形術是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手段,有著理想的治療效果,但是為了保證患者圍術期的安全以及術后康復效果的提高,必須對患兒實施有效的護理。為探討此問題,本文以回顧性分析的形式展開研究,回顧性總結了40例先天性腎積水患兒的護理方法及護理結果,現報告如下。
此文選取40例家屬對本研究知情的先天性腎積水患兒,患兒在2019年4月~2020年4月經我院確診并接受離斷性腎盂成形術治療。40例患兒中,其中男77.5%為31例,女22.5%為9例。年齡1~12歲,平均(7.45±2.08)歲。左側腎積水有31例患兒,右側腎積水有4例患兒,5例患兒為雙側腎積水。患兒臨床表現:血尿、腰部包塊等。以CT、B超、泌尿系統平片等手段對患兒進行檢查,全部確診為先天性腎積水。此次研究開展前提:或倫理委員會批準;保障患兒家屬知情權。
本研究以回顧性分析的形式展開,回顧性總結對40例患兒的護理方法,統計患兒的護理效果。
1.2.1 手術治療
所有患兒均接受離斷性腎盂成形術治療,切除患兒腎盂數年管連接位置的狹窄段落以及多于腎盂,若患兒合并結石,則需先將結石取出,將輸尿管端口以縱行方式切開,將5-6F雙J管以常規方式置入,充分引流后縫合腎盂下緣與輸尿管間斷位置,吻合口呈漏斗形,然后縫合腎盂上部間斷位置,縫合切口,于腹膜后位置留置引流管。
1.2.2 護理方法
1.2.2.1 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兒童生病家長心理上必然會出現不良情緒,例如:過度擔憂、過度緊張、不理解醫護行為等,若不及時干預,不僅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引發醫患糾紛。對此,護理人員首先需調整自身態度,以溫和、親切的態度與家屬進行交流,耐心解答家屬疑問,以通俗易懂語言向患兒家屬講解疾病知識、治療必要性及安全性,提高家屬的理解度及配合度,緩解家屬的不良情緒,保障治療效果,除此之外,還應做好對患兒的心理護理,與患兒接觸時需注意語氣及行為,多給予患兒關心,建立起患兒對醫護人員的信任。(2)檢查指導。在泌尿系統平片檢查前需行灌腸,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因此可讓家屬在一旁安撫患兒,并保證患兒腸道環境的良好,造影檢查前需行碘敏感試驗。(3)感染預防及控制。綜合了解患兒情況,合理選用抗生素,注意飲食衛生,做好呼吸道護避免感染。
1.2.2.2 術后護理
(1)安全防護。術后保持平臥體位,頭偏向一側,備好吸氧裝備及吸引器,若患兒情緒嚴重不穩,可給予約束帶,做好引流管固定工作。(2)疼痛護理。患兒年紀較少,無法承受術后切口疼痛,因此需做好對患兒的心理干預,年齡較大患兒可以動畫、音樂、家屬干預等形式進行注意力的轉移,年齡較小患兒可遵醫囑給予鎮痛藥物。(3)引流管通暢護理。若患兒情況穩定,則取半臥體位,緩解膀胱壓力,保留導尿管,避免吻合口漏的發生,若引流管出現通暢障礙,第一時間分析原因,進行針對處理,若出現血凝塊,則取合適溶液進行沖洗,定時更換尿袋,讓患兒多飲水。
將患兒護理效果以及家屬對護理效果的滿意度作為觀察指標。
護理滿意度:基于綜合性、針對性、全面性、有效性四個方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總分40,滿意:32≤得分≤40,較滿意:24≤得分≤31,不滿意:得分<24。
40例患兒的手術切口均愈合良好,未出現術后并發癥,檢查顯示患兒腎積水消失,病情得到顯著改善。
患兒家屬對護理效果的滿意度達到100%(32例滿意、8例較滿意)。
小兒先天性腎積水好發于男性群體[2],本研究40例患兒中,男31例。腎盂輸尿管連接部平滑肌發育的缺陷是導致該疾病的主要原因,其外,外在壓迫也會造成此疾病。目前離斷性腎盂成形術是治療該疾病主要手段,療效較好,但為了保障手術的順利進行以及患兒術后的康復必須行有效護理。本研究在術前、術后兩個時間段對患兒實施護理,從心理、感染預防、疼痛、引流管通暢等方面展開護理工作,結果顯示患兒康復效果理想,未出現并發癥,且家屬滿意度為100%,因此可知,對此類患兒只要做好護理工作,則可保證療效及術后康復效果。
綜上,對于接受離斷性腎盂成形術治療的先天性腎積水患兒來說,實施有效的護理可以促進患兒術后的康復,同時避免并發癥的出現,對于患兒的健康有積極效果,因此可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