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蓉,李夢靜,杜鋒蔚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0003)
多發(fā)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種克隆性漿細胞異常增殖的惡性疾病,發(fā)病率約占惡性腫瘤的1%,占血液系統(tǒng)腫瘤的10%,骨髓瘤細胞克隆性增殖、溶骨性骨骼破壞為本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患者以廣泛性骨質(zhì)破壞、反復感染以及貧血等癥狀較為常見。在很多國家是血液系統(tǒng)第2位常見惡性腫瘤[1]。而高劑量馬法蘭(Mel)預處理+自體造血干胞移植是年輕MM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案[2]。數(shù)年來多項研究顯示這種治療方案提高了這些患者的無進展生存率,且早期移植更能明顯提高患者的無進展生存率[3]。造血干細胞移植前需采用特定的治療,以清除體內(nèi)殘留的腫瘤細胞,抑制受者免功能及清空骨髓空間,以利于移植的細胞生長,稱為預處理[4]?,F(xiàn)整理我科一名MM患者進行高劑量馬法蘭預處理+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治療(APBSCT)的過程,將護理經(jīng)驗總結(jié)如下。
患者,男性,57歲,5個療程的PD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誘導,化療后,病情達到完全緩解,然后采用環(huán)磷酰胺及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行造血干細胞動員采干。入住層流床進行預處理,預處理方案是馬法蘭。預處理后2天,進行APBSCT的回輸。
移植后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最高體溫38℃),惡心,嘔吐,腹瀉,低鉀血癥等,對癥治療后均好轉(zhuǎn),移植后第二天出現(xiàn)嚴重幻視幻聽等癥狀,考慮伏立康唑藥物作用,予更改為卡芬凈抗真菌治療后好轉(zhuǎn),移植后第七天三系降至最低,白細胞0.01×109/L,中性粒細胞0.01×109/L,血小板9×109/L,予輸注血小板,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400ug皮下注射及抗感染治療,回輸后12天,白細胞5.58×109/L,中性粒細胞4.13×109/L,血紅蛋白89g/L,血小板計數(shù)16×109/L,停用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在移植后17天病情平穩(wěn),順利出院。
2.1.1 患者 完善全身檢查,包括五官科,精神科及肛腸科等會診,確保患者無感染癥狀,有自理能力,且配合良好,置入PICC導管,修剪頭發(fā)及指甲,除去飾品,沐浴3M消毒沐浴露三天以上后穿無菌病號服,無菌帽,口罩及無菌鞋套方可入住層流床,入住層流床后,采集患者的眼周、耳道、鼻腔分泌物,以及咽拭子、肛周部位做細菌培養(yǎng)及鑒定。
2.1.2 環(huán)境 病房內(nèi)所有墻面,臺面,儀器及患者需使用的生活用品清潔后均用含氯消毒劑濕巾擦拭,再用紫外線燈照射,經(jīng)細菌培養(yǎng)檢測合格,衣物被服均進行壓力蒸汽滅菌處理。
2.1.3 預處理 采用馬法蘭150mg qd*2天進行預處理,同時予堿化水化,保肝護胃,止吐等輔助用藥,伏立康唑膠囊200mg bid、莫西沙星片400mg qd等預防感染用藥。為減少人員直接接觸患者,將輸液架安置在層流床外,適當增加輸液管路長度;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注意藥物不良反應(yīng),如口腔黏膜炎、腹瀉、惡心、胃納差、低鉀血癥等;記錄出入量,鼓勵患者多飲水,增加尿量,促進毒物排泄;加強無菌護理,PICC導管每周更換兩次敷貼。
回輸前將冷凍物立即放37℃-40℃水浴中快速融化,輸前半小時患者予葡酸鈣1克微泵靜推、地塞米松5mg靜推,預防過敏反應(yīng),然后直接從深靜脈,采用輸血器盡快輸注,盡量減少干細胞的損耗,每袋干細胞丟棄5ml防止脂肪栓塞。回輸過程中患者可出現(xiàn)惡心、嘔吐、咳嗽、呼吸困難、面紅及心動過緩,有時血壓升高,此主要和輸入的冷凍保護劑有關(guān),尤其是二甲基亞砜有一股大蒜臭味令人不快。冷凍保鮮劑可誘導組胺的釋放,回輸前要水化,在回輸過程中要囑病人深呼吸,以利于冷凍保鮮劑的排出。回輸時應(yīng)有心電監(jiān)護,根據(jù)生命體征及病人主訴調(diào)節(jié)干細胞輸注速度,并準備好搶救物品。
2.3.1 一般護理
宣教患者每次餐前餐后用涼白開漱口保持口腔干凈,再用碳酸氫鈉漱口水和康復新液交替含漱兩分鐘,每日觀察口腔粘膜變化。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注意觀察皮膚有無瘀點瘀斑情況。便后睡前清潔肛門后用0.5%碘伏稀釋10倍后坐浴20分鐘,再用IBB栓外塞,每日至少2次,預防肛周膿腫。必須溫涼飲食,忌辛辣堅硬的食物,多吃新鮮清淡食物,所有食物經(jīng)微波爐消毒后送至層流床內(nèi)給病人食用。
2.3.2 并發(fā)癥預防護理
2.3.2.1 出血 注意觀察血象變化,尤其是血小板的變化,觀察皮膚有無出血,瘀斑,牙齦出血,排泄物的顏色等。血小板明顯低下時,囑患者絕對臥床,不要用力排便,勿挖鼻腔,不能騷抓皮膚,如有頭痛,惡心,嘔吐或視物模糊,要及時采取措施。
2.3.2.2 感染 嚴格保持環(huán)境無菌,嚴格執(zhí)行醫(yī)護人員的自身凈化制度,在患者白細胞和血小板明顯下降時要絕對臥床休息,注意層流床內(nèi)溫度的變化,注意保暖,預防感冒,減少感染機會,高度重視病人的主訴,注意檢測體溫變化,每天檢測血象、尿、糞常規(guī)。每天定時聽肺部呼吸音,及時發(fā)現(xiàn)新的感染灶及時采取措施。
2.3.2.3 口腔黏膜炎 口腔黏膜炎是馬法蘭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嚴重的口腔黏膜炎可影響患者吞咽、進食、飲水、睡眠、交談等,嚴重者可導致感染、營養(yǎng)障礙[5]。該患者在治療期間,未發(fā)生口腔黏膜炎,具體的預防措施是,給予患者提供溫涼飲食(<45℃),向患者宣教為不超過手心的溫度,進行馬法蘭預處理期間,讓患者多次少量飲用涼水或漱口,并予注射用重組人白介素-11霧化治療,每日觀察并記錄患者口腔粘膜及咽喉疼痛的情況。
2.3.2.4 腹瀉 患者在治療期間間斷出現(xiàn)腹瀉的癥狀,導致患者出現(xiàn)低鉀血癥,考慮原因有抗菌藥物導致腸道菌群失調(diào),高劑量馬法蘭對胃腸道毒性作用。首先保證患者食物及飲用水的干凈衛(wèi)生,宣教患者進食前清潔雙手,并用含酒精的干性洗手液洗手,予酪酸梭菌活菌片及黃連素口服,觀察并記錄患者腹瀉次數(shù)、量、形狀,每日檢測電解質(zhì),及時予營養(yǎng)支持治療。
2.3.2.5 肝靜脈閉塞癥 肝靜脈閉塞是以肝小葉中央靜脈、小葉下靜脈及竇狀隙纖維性閉塞為主要病理改變的臨床綜合征。臨床表現(xiàn)是肝大、黃疸、體重增加、腹水、水鈉潴留、谷丙轉(zhuǎn)氨酶增高,是導致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應(yīng)密切檢測患者的相關(guān)體征,定期檢測肝功能,患者主訴腹痛時,應(yīng)注意疼痛的部位,性質(zhì),程度,時間及頻率,盡量避免止痛藥物的使用。
造血干細胞移植后患者的心理壓力大,精神負擔重,護理人員應(yīng)鼓勵關(guān)心病人,向患者做好相關(guān)宣教,如時程安排,生活方式的調(diào)整,可預期的不良反應(yīng)及應(yīng)對措施,應(yīng)用的藥物,預防性抗感染的具體措施,自我監(jiān)測的方法,積極向患者展示各項檢測指標,告知患者當時的情況及預期。了解患者對治療、護理的要求,并盡量給予滿足,及時有效的處理不良反應(yīng),盡可能減少病人的痛苦,使病人在隔離的環(huán)境中有安全感和舒適感,盡力幫助病人度過移植關(guān)。
患者進行高劑量馬法蘭預處理+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治療(APBSCT)的過程中,要做好無菌化的處理,注意觀察不良反應(yīng)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積極給予患者生活上的協(xié)助,重視患者的主訴,及時關(guān)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幫助患者順利度過干細胞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