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雯馨,石秀茹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廣東 珠海 519000)
糞水性皮炎降低造口皮膚健康,不利造口修復,糞水性皮炎占造口并發癥的36.5%,由于回腸造口排泄物刺激性大,一旦與皮膚接觸,數小時就會引起皮膚表皮潰爛,本次研究對常規護理和護理干預進行對比,突出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用護理干預的價值,讓護理操作更具體,減少糞水性皮炎發生率,詳見下述:
選取2018年4月-2019年7月在院接受回腸造口術的62例患者,用擲硬幣法均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31例。所有患者符合回腸造口術操作標準,且均進行了回腸造口術。其中男女比例為38:24,平均年齡為(62.35±3.47)歲。兩組基線資料中的性別和年齡比較后不顯示統計學意義(P>0.05),有比較價值。
1.2.1 參照組
常規護理:用0.9%氯化鈉溶液對造口進行清洗后擦干,用凡士林紗條覆蓋造口周圍,保障造口袋是正確剪裁、粘貼,每2日更換造口對造口情況進行觀察,對皮膚瘙癢、皮膚的發揮、疼痛癥狀、出血等異常情況及時上報。關注患者造口皮膚疼痛情況,叮囑家屬和患者在更換體位時要緩慢、輕柔,減少造口袋移位、脫落等。還要指導患者飲食盡量以流質、半流質為主,富含高蛋白高熱量飲食,促進造口周圍皮膚的修復。還要利用心理護理排解患者不良情緒等。
1.2.2 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用護理干預:①保留上組護理內容,增加護理干預事項。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善于利用心理護理,盡量從接收患者開始就介入心理護理,讓患者放松,并利用心理護理告知患者回腸造口術后成功情況,為其普及健康知識、術后注意事項等,提高患者遵醫囑行為和康復信心。②術后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還要讓患者減少術后久坐/半臥位等時間,緩解腹部皮膚受壓,讓回腸造口性排泄物因皮膚不平外滲到造口底盤,對皮膚造成的腐蝕,降低糞水性皮炎發生。③護理人員在更換造口時應在患者平躺時評估造口形狀、大小、水腫、造口周圍皮膚等進行有效評估。④造口袋裁剪要求:在粘貼造口袋時黏貼大小要與腸造口保持1-2mm,避免造口袋與黏膜的摩擦造成造口出血。⑤造口袋更換要求:在常規更換上,使用造口粉涂抹造口皮膚后噴3M噴膜,待干后粘貼造口袋,造口袋更換時間每2天更換一次,發現滲漏及時更換,減少排泄物滲漏對造口周邊皮膚的刺激。⑥讓支撐棒留置時間控制在10-14天,降低造口袋更換難度,并教會家屬更換造口袋及術后注意事項,預防術后出現糞水性皮炎,保障患者造口及周邊皮膚健康。⑦指導患者飲食:增加纖維素含量(主要以堿性食物為主,像面條、蒸蘋果、膳食纖維含量多的蔬菜等,能促進大便成型,減少水分對腸道的刺激),讓患者出院后定期復診等。
在護理第7天對兩組出現的糞水性皮炎例數進行統計并生成糞水性皮炎發生率。同時利用護理滿意度評估表對兩組的護理滿意度評分,分值為0-100分,滿意為80-100分、基本滿以為59-79分、不滿意為58分及以下,(總例數-不滿意例數)/總例數×%=總體滿意度。還要觀察兩組出現的皮膚紅腫、造口感染、發熱等不良反應,統計后生成不良反應發生率。
數據處理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頻數(n)、構成比(%)描述,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方法,檢驗水準α=0.05,(P<0.05)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參照組出現糞水性皮炎的例數為12例,發生率為38.71%,觀察組出現糞水性皮炎的例數為5例,發生率為16.13%,參照組的糞水性皮炎發生率高于觀察組,(x2=3.971,P=0.046)顯示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參照組的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例數比為14:7:10,總體滿意率為67.74%,觀察組的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例數比為20:8:3,總體滿意率為90.31%,參照組的護理滿意度不及觀察組,有統計學意義(x2=4.769,P=0.029)。
護理后,參照組出現的皮膚紅腫、造口感染、發熱例數比為3:5:3,發生率為35.48%;觀察組出現皮膚紅腫、造口感染、發熱例數比為2:1:1,發生率為12.90%,參照組的不良反應多于觀察組,(x2=4.309,P=0.038)統計學意義明顯。
回腸造口術后糞水性皮炎對造口修復造成干擾,降低皮膚健康,對患者身心造成困擾。本次研究對常規護理和護理干預進行對比,發現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用護理干預效果顯著,保障造口及周圍皮膚健康,提前預防糞水性皮炎,改善臨床護理質量,降低糞水性皮炎發生率[1-2]。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用護理干預讓護理更具針對性,提高患者和家屬對糞水性皮炎的認知,術后對造口的裁剪要求、更換時輔助產品的使用、更換頻次、飲食要求等進行重點護理,減少皮膚不平整等引起的糞水外滲,讓皮膚免于不良刺激[3]。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用護理干預對降低糞水性皮炎提前預防,改善患者和家屬的不良操作,還能促進患者健康飲食,讓消化系統正常蠕動,加快回腸造口修復[4]。護理干預的方向感更明確,提高預防糞水性皮炎效果,減少術后造口感染等不良反應。通過本次研究發現,護理后,參照組的糞水性皮炎發生率高于觀察組;參照組的護理滿意度不及觀察組;參照組的不良反應多于觀察組,(P<0.05)統計學意義明顯。說明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用護理干預實用價值更高,在降低糞水性皮炎發生率上做出較大貢獻。
綜上所述,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用護理干預能提高回腸造口術后糞水性皮炎預防效果,減少不良反應對患者的影響,提高護理質量,適合推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