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強,張繼周,任 巍,丁高香
(河南天泰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18)
在冶金企業中,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進行發展。借助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也能提升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從而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但實際生產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造成的安全事故也逐漸受到社會的關注,因此研究當前冶金企業中影響安全生產的因素,并及時給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冶金企業生產生產工藝復雜,極易出現安全問題,這些安全問題來自多個方面,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前景以及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這種安全影響因素與冶金行業的本身特點也具有一定的關聯。其中冶金工業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由于冶金行業的生產工藝相對復雜,因此安全生產管控技術也相對專業。在操作過程中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完成,才能保證工作任務的及時完成。因此這種行業對操作人員的專業性有著極高的要求,這些專業人才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的基礎知識,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實踐技能和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第二,車間生產使用的設備較多,因此對于生產環境也會有一定的要求。通常情況下,在進行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機械設備由于長期處于高溫和高壓的狀態,需要通過對外界環境參數的調整,保證機械設備的運行狀態,這對生產環境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在冶金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儲存和使用有較多的危險化學品,如燃氣、氧氣等,同時,復雜的生產工藝也會帶來一定的操作風險,一旦參數控制不當,極易發生安全事故。
第四,由于冶金工業的生產線通常較長,因此再生產過程中工藝相對復雜,涉及到的內容多,因此影響安全生產的要素也相對較多。
當前,由于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對冶金材料的需求量不斷提升,在利益的趨勢下,企業的冶金生產速度不斷加快。但在實際工作中,企業冶金項目的增多,對實際調研的工作做得不夠充分,在生產開始以及規模擴大的過程中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另一方面,由于技術和設備的改進,部分企業缺乏對安全管理的正確認識,沒有及時對生產管理系統進行更新換代,導致整個管理方式存在問題,安全基礎非常薄弱,容易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由于冶金行業的發展,相應的技術和設備也在不斷發展。但當前,我國的部分企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并沒有對技術進行改進,也沒有使用新的設備,導致我國的生產水平相對較低。這些企業通常使用陳舊的生產設備,這種設備為安全生產也會帶來一定的隱患,并且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盡管我國陸續出臺相應的安全生產規章管理制度和法規,試圖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冶金生產安全管理體系。但安全生產事故依然時有發生。多個冶金企業在項目成立時,對法規和制度的認識不到位,盡管有一定的認識,也容易在實施的過程中輕視規定的落實。甚至部分企業將安全生產管理流于形式,沒有落到實處,過分重視經濟效益,對社會效益和安全管理工作不夠重視。企業的管理層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不夠,員工上行下效,難以將安全規章管理制度深刻落實到日常的工作中去,最終埋下事故的安全隱患。
冶金企業作為工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企業管理人員過分重視經濟效益,因此將資金大都投入在生產和銷售部分,對安全管理缺乏必要的資金投入,這也造成一定的問題。部分企業對于生產設備沒有進行及時的檢查,不能及時發現問題進行處理,甚至部分企業為了節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設備的常規檢查,使用的設備過于陳舊,導致設備的安全故障較多,隱患較大。
在冶金企業中,安全生產是一項非常基礎的關鍵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而言,完善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可以保證生產的安全,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冶金企業主動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健全安全管理機構,提升冶金生產的安全意識,從而讓企業職工更好地掌握冶金生產的技術以及設備的正確操作方式。保證生產工作有章可循,嚴格按照相應的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條例進行生產作業。并結合自身的生產技術和設備及時制定安全生產的應急預案。還應該重視日常管理工作,做好預防與演練工作,從而降低事故發生的損害,保證職工的生命安全。
冶金生產冶金生產時,受到環境、人員、設備等因素影響,使得冶金生產人員面臨安全風險。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制定完善的冶金生產現場安全責任制度,通過制度落實培養與提升員工的安全意識。需要工程建設過程中明確干部職工的責任,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具體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相關人員主動承擔相應的安全責任;第二,重視對安全生產資金的投入,并且安排指定人員進行管理,確保責任到人;第三,協調各環節、工序之間的關系,保證安全管理工作穿插其中,提高現場冶金生產安全管理質量;第四,加強對日常工作的管理,及時反饋安全生產的具體工作,并重視對責任機制的考核,不斷完善管理制度。
當前,部分企業生產管理企業的模式存在問題,具體體現在對冶金的生產流程和生產設備的監管不到位,導致企業的冶金生產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因此,企業需要重視加強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及時做好安全生產的調整工作。還應該根據企業現有的生產技術和設備情況,對相應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進行修正和完善,創新管理制度,并在日常生產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的責任制度和方案,從而減少安全隱患,保證作業的安全。另一方面,使用先進的技術對生產過程進行有效監督,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警,促進企業的安全生產。
及時有效的安全監管,可以把安全隱患和危險消除在萌芽之中,避免危險帶來的人身、財產的損害,總結、歸納及分析檢查結果,取長補短,提高冶金生產現場安全管理質量,完善安全監管體系。制定完善全面的現場冶金生產安全管理機制,不僅便于相關管理部門工作的開展,在處理各項事務和矛盾時能夠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遵,而且能規范和提升現場冶金生產,規范使用和管理章程。在制定現場冶金生產安全管理機制時,一定要綜合考慮,將各部門結合起來,集思廣益,對過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取得的經驗、典型案例等拿出來探討交流,一起制定出一份科學、實用、符合要求的管理機制。
在冶金生產過程中,對于已經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應該對事故發生的情況進行徹查,有關部門需要加大對安全事故企業的懲罰力度,從而引起企業的告再度重視。在事故調查的過程中,有關部門需要重視對根源的調查,對事故的主要負責人進行調查,并對相關企業做好教育和監督工作,提升安全生產水平,減少事故的發生。
由于科技的發展,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使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不僅可以提升生產效益,同時還能提升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因此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結合企業的生產和發展規模,合理選擇新的技術和設備,從而提升安全生產水平,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
機械設備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由于零件本身的質量不同,使用頻率不同,因此壽命也存在差異。為最大化發揮設備的價值,需要及時對設備的零件進行更換。在更換之前,需要對設備的工作情況進行排查,并及時鎖定零件損壞的位置,通過及時更換和測試,確保設備的工作狀態;對進入冶金生產現場的設備,必須先進行安全檢測,沒有問題后再進入,冶金生產設備必須定期進行安全檢測,陳舊老化設備及時更新,操作人員在使用設備時一定要按規定進行操作,對各類操作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合格后上崗,這樣能有效的避免因機械故障造成的安全事故。
冶金生產現場安全管理過程中,需要提高對職工健康的重視度。強化與職工健康相關的安全管理,如粉塵大的場所職工需要戴口罩、噪音大的地方需要戴耳罩等。冶金生產通過教育培訓方式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并落實到日常生產操作中,一線職工要重視自身安全,避免出現違規操作情況,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冶金生產安全管理時,要根據具體情況引導冶金生產人員掌握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提高其安全防護意識。同時,對冶金生產現場安全防護措施進行定期檢查或抽查,保證安全設施的完善。
對于冶金企業而言,由于本身的特點,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因此除了做好客觀因素的因素之外,需要將安全生產的理念進行內化處理,從而形成安全生產文化,彌補安全管理的不足。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冶金企業在建設和完善安全生產企業文化的過程中,可以對國外的情況進行借鑒,并采取多種方式進行積極借鑒,重視對員工的管理與培訓,從而不斷提升員工的安全素養和綜合素質,在日常生活中及時將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到日常的工作中。在建設企業安全生產文化的過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的核心內容。冶金企業需要明確員工群眾安全在企業生產中的地位,從而在完善制度和安全文化的營造方面保證員工的利益。還應該積極轉變觀念,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統一員工思想。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員工的積極性和自身的責任意識才能將安全生產工作落到實處。因此企業需要通過培訓和教育的方式對員工進行管理,讓員工轉變效益第一、產量第一的觀念,提升對安全的重視程度,嚴禁在生產過程中出現違章作業。企業還需要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逐漸完善生產理念。在事故中汲取教訓,從而將安全生產的理念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從而培養員工正確的安全生產意識。
第二,加大安全生產的資金投入,保證本質的安全性。企業的管理人員應該提升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將安全生產的投入保證當做重點工作進行落實。同時企業需要利用有關的法規和制度對企業的員工進行有效約束,制定相應的安全投入計劃,設定相應的資金和項目,保證安全生產設施的不斷完善。對于企業生產中存在的各類隱患,需要在排查過程中做好相應的記錄工作。落實四定整改措施,定項目、定人員、定時間、定責任,將工作落到實處。另一方面,還需要提升機械化作業水平,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引進設備,重視工藝的改良,尤其是對于復雜的生產流程,利用機械設備的優勢降低人員參與。企業在建設安全生產文化的過程中需要重視與時俱進,善于創新,并大膽對工藝進行改造,通過這種方式消除安全隱患,保證生產的本質安全。
綜上所述,冶金安全生產事故一旦發生,不僅會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也會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不利于我國工業的進一步發展。為提升安全生產水平,企業需要做好自查工作,從事故發生的原因入手,結合自身的生產特點,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將工作落到實處,并重視對員工的日常教育與培訓,增強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提高企業的整體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