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建輝
(貴州省電子信息高級技工學校(貴州省電子信息技師學院),貴州 黔南 558000)
隨著現代化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技工院校采用傳統的方法和理念開展數控專業教學已經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技工院校亟需在現階段尋求與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從而有效提高院校的教學質量。將技能競賽與數控專業教學有機融合,有助于實現數控專業教學方式的優化與創新,以更加生動靈活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與掌握專業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進而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全面發展[1]。
在我國現階段的大多數技工院校數控專業教學中,學生的能力普遍偏低,他們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上存在諸多不足,導致基礎知識的不牢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數控編程、數據輸入、對工具的使用等方面頻繁出現失誤,不利于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數控專業教學的整體水平。同時,大部分技工院校未能實現一體化教學,課程的設置缺乏科學合理性,部分學校仍然采用過于落后和陳舊的課程知識體系開展教學,導致教學水平整體落后于其他院校,難以使學生順應時代的發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實際教學中,教師通常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講解,教學方式單一、死板,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機床操作與零件編程上,而往往缺少對數控機床的維護、工具的選擇、CAM軟件的使用等方面的重視,導致學生對工藝的獨立分析和對問題的解決能力較差,學生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與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具有較大差距。此外,技工院校的專業師資力量相對不足,在實訓基地的建設與設備的購置上投入不足,導致學生缺少實訓機會,難以提高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2]。
技能競賽的開展是技工院校數控專業教學模式創新以及課程改革的一種手段,通過技能競賽不僅能夠結合時代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實現對數控專業教學理念的轉變,還有利于加強校企合作,使學校受到企業的認可,運用產教結合的模式將數控實訓教學變成企業的模擬工廠,從而提高學生對加工工藝的分析與應用能力和對問題的解決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也有助于降低學校的實訓成本和企業的加工成本,實現學校與企業的互惠互利,促進學校與企業的共同發展。其次,技能競賽的開展能夠使學生在參賽過程中增強團隊的協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進一步推動了技工院校課程改革的深入與教學能力的提升。無論學生參加任何比賽,都能夠通過比賽反映出學校的教學質量與成果,因此,技能競賽具有外部評價作用。技工院校為實現技能競賽與數控專業教學的有機融合,為競賽提供人力與資金的支持,在此過程中增強了師生間的互動,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充分激發師生參與競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推動學校進行教學創新與改革。除了在資金上為競賽做好準備之外,為保證競賽的順利進行,學校也會邀請企業的專業人士或數控領域的專業對競賽的開展進行講評和指導,在競賽中注入了企業和職業文化,有利于拉近學校和企業之間的距離。此外,技能競賽賽項的設置往往對社會現實中的工作任務具有緊密聯系,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實現對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考察,學校可以根據學生參賽的實際情況加快專業的建設與教學體系的改革,從而有效提高學校數控專業教學的整體水平,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從整體上看,技工院校將技能競賽與數控專業教學有機融合,能夠在推進教學改革的基礎上,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結合企業數控操作的實際情況對專業知識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與學習,并通過更加生動和靈活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數控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從而成為國家需要的專業復合型人才,為國家經濟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因此,技工院校需要立足于自身發展與學生能力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大對技能競賽的人力和資金投入力度,從技能競賽中探索出數控專業教學的新途徑,從而使數控專業的教學方式更加適用于學生,引導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與能力,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國家對人才培養要求的不斷提升,技能競賽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2019年數控綜合應用技術賽項中,競賽就要求參賽選手能夠根據任務的基本要求,借助賽場提供的數控機床、計算機及CAD軟件以及其他工具,在現場進行賽件的創新設計、加工、檢測與裝配測試等操作,并詳細填寫相關技術文件。這樣的技能競賽開展的目的在于對參賽選手的數控編程能力、對機械加工工藝的應用能力、運用CAD軟件進行繪圖的能力、對加工參數進行選擇的能力、以及運用專業知識對加工效率、質量及成本進行均衡處理和創新的基本能力的考察,同時,在比賽過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參賽團隊之間的團隊協作意識和能力以及整個團隊是否具備較強的職業素養和安全環保意識。因此,技工院校將技能競賽與數控專業教學有機融合,需要對技能競賽的標準以及企業的專業崗位標準進行全面解讀,構建與完善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滿足時代對于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3]。
技能競賽中設置的各個賽項都與企業崗位的實際工作流程具有緊密的聯系,再以2019年數控綜合應用技術賽項為例,該賽項中主要包括六大模塊。創新設計以及CAD繪圖模塊的競賽內容主要針對參賽選手的創新設計能力進行考察,現階段,大多數技工院校的學生通常具備運用CAD軟件進行繪圖的能力,但針對零部件的創新設計能力仍然不足,因此需要教師在數控專業教學過程中將對零部件的創新設計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的側重點。對賽件進行批量與組合加工、對賽件進行裝配與功能測試以及賽件的自檢模塊中主要考察參賽選手對裝配圖和零件圖的識讀能力、數控編程能力、對于工件的檢測和對其精度的控制能力、對機床的操作能力、合理選擇工具的能力以及對工藝的安排和對加工過程的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在數控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技能競賽的內容豐富教學內容,并設置專業實訓教學項目活動,加強對學生核心職業能力的培養與訓練,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
技能競賽除了要對學生的各項專業知識與技能掌握情況進行考察之外,還通過設置職業素養模塊對整個參賽團隊的選手進行職業素養方面的考察。選手在參賽過程中,需要以文明、積極的態度對待比賽,嚴格遵守技能競賽的各項規則和紀律,服從裁判及其他工作人員的一切安排與指揮,自覺維護賽場的秩序,同時,參賽選手在比賽過程中不可擅自對機床參數進行修改,并保證嚴格按照規范擺放與使用各種工具,在競賽結束后自覺進行賽場的清理工作等。以上內容都是參賽選手職業素養評價的基本考核標準。在數控專業實訓教學中,教師要將這些競賽規則加入實訓環節,提高學生對競賽規則的了解程度,并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
為提高學生對數控實訓操作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技能競賽評分標準進行了解與學習,并根據技能競賽評分標準完善教學評價模式,細化教學評價的不同模塊,在數控專業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評價對學生進行不同職業能力的配分評價,從而幫助學生明確自身的長處、優勢以及能力欠缺之處,在下一階段的學習過程中針對自己的薄弱之處加強訓練,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為幫助學生提高對專業知識的掌握與運用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技工院校需要結合技能競賽的實際情況以及學校發展的需要,強化對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力度,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實訓教學環境,圍繞技能競賽模式打造校園實訓環境,為數控專業實訓教學的開展提供基礎保障,提高數控專業實訓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學生要想在技能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離不開教師專業、耐心的指導,因此,技能競賽與數控專業教學的有機融合對于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學校要加大對專業師資團隊建立的資金投入比例,為教師提供到其他高級院校參與數控技能培訓的機會,定期邀請專家人員到校開展專業講座。同時,通過加強校企合作的方式要求教師深入企業對數控的實際操作流程進行觀摩與學習,聘請競賽專家與教師共同針對競賽內容進行研討與分析,對技能競賽的項目、操作內容等方面進行優化與完善,進而以多種形式推動教師自身專業能力的發展,在學校組建起一支專業能力較強的數控師資團隊,從而有效提高數控專業教學的整體水平[4]。
技能競賽是技工院校數控專業教學的重要形式,也是檢驗教學實踐成果的必要手段。通過技能競賽與數控專業教學的有機融合,能夠幫助技工院校發現數控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從而積累更多豐富的教學經驗,提高數控專業教學水平。因此,技工院校需要結合數控專業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基本要求,將其與技能競賽有效結合,為學生創建更多展示自我的平臺,進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