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花哥哥
去年10 月,奶奶去世后,一家人商量給爺爺買一部智能手機。
雖然爺爺和爸媽住得不遠,吃飯也在一起,但覺得爺爺一人時難免會孤單,而智能手機不僅可以讓他隨時和親人通話聊天,無聊時還能看看視頻、聽聽相聲。
在這之前,音量大、按鍵大的老年機是爺爺的隨身標配。也許因為年齡大了,爺爺使用手機并不熟練,簡單的老年機也經常出問題。因為手機的事,奶奶生前沒少和他吵架。
去年春天,爺爺騎車去地里遛彎,看著綠油油的田野,吹著暖暖的微風,一時興起就多待了會兒。快回家時,他掏出手機,這才看到奶奶打來的十幾個未接來電。
爺爺趕忙騎車回家。一進屋,奶奶就跟他吵了起來,問他為什么不接電話,高血壓發作倒在外面怎么辦。
爺爺是個犟脾氣,梗著脖子說自己沒聽到。我偷偷拿他的手機一看,發現爺爺把手機調成了靜音。可一問,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靜音。
從那以后,每當爺爺出門前,我都先檢查一下他的手機。奶奶的擔心不無道理,爺爺已經76歲,患有高血壓,常年吃藥,一旦聯系不上,家人難免著急。
因此, 在給爺爺買智能機之前,我最擔心的還是爺爺的使用問題。他倒是不擔心,在得知自己即將擁有智能機后,隔三岔五便說自己的老年機舊了,該換了。老年人的小心思,透著一眼就能識破的樸拙,讓人忍俊不禁。
我問他:“ 買了會用嗎?”爺爺擺出一副毋庸置疑的樣子,說:“我啥學不會?”
智能手機很快買了回來。爺爺樂得合不攏嘴,可拆開包裝,面對這個光亮平滑的“玻璃板”時,他根本無從下手。“這咋連個開機的按鈕都沒有呢?”爺爺把手機翻來覆去地看。
“怎么樣,沒那么簡單吧?”我說。
爺爺不承認自己學不會,把臉一揚,“想當年援越抗美的時候,我是通訊班班長,多復雜的發報機我都會操作。”
“那咋手機就不會了?”我偷笑。
爺爺一時語塞,索性裝沒聽見,用手指了指手機說:“繼續教,繼續教。”
換了新手機以后,有一天,爸爸接到爺爺打過來的電話, 里面卻傳來一個陌生人的聲音。
爺爺是退伍老兵, 每月國家會發放津貼。一到月底爺爺就會騎車去鎮上取錢,來回路程有20 多公里。
爺爺年事已高, 但靠著當兵的底子, 身體依然硬朗。他不怕路遠, 總說:“ 慢慢騎, 一小時就到了。”爸爸勸爺爺不要去,自己可以開車幫他取回來。爺爺固執己見,說他去是為了鍛煉身體。
那天,爺爺像往常一樣去鎮上取錢。時節已入冬,氣溫很低,再加上大風,騎起車來很費力。爺爺硬是逆著風騎到了鎮上,但剛走到銀行門口,就體力不支癱倒在地。
是銀行保安從兜里找到了爺爺的手機,給爸爸打了電話。爸爸趕到,把爺爺送去了醫院。所幸爺爺并無大礙,只是騎車勞累過度,導致腦供血不足,需要在醫院里輸幾天液。
爺爺躺在病床上,告訴爸爸當時倒下時還算清醒,本想打電話給爸爸,一緊張忘了怎么打開手機。好在保安小哥注意到他,跑過來幫他解開鎖屏,這才撥了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