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成成

摘 要 近年來,伴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社會各界對建筑工程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給人們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建筑產品,建筑企業就必須加強對建筑施工質量的管控。基于此,本文主要對現階段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常見質量問題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并探討了優化建筑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關鍵詞 建筑工程;質量問題;影響因素;優化對策
1現階段建筑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
眾所周知,建設項目施工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中施工質量作為建設項目的生命周期,是工程建設的核心內容,不僅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而且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因此,加強對施工質量問題的分析,是保證建設項目按進度計劃實施的重要前提。在施工實踐中,通過不斷加強對施工質量問題的分析,制定相應的質量預防措施,可以將一些質量隱患扼殺在搖籃中,從而達到提高建設工程質量的目的。因此,參與施工的各方人員必須充分利用項目施工現場的人力、財力和機械設備,為施工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下面就目前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進行簡要分析。
(1)裂縫問題。在建筑施工中,裂縫是比較常見的問題,其出現往往會對建筑物的整體質量造成直接影響,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建筑工程主要材料是鋼筋混凝土,而混凝土是一種非勻質脆性材料,由骨料、水泥石以及存留其中的氣體和水組成。在溫度和濕度變化的條件下,硬化并產生體積變形,由于各種材料變形不一致,互相約束而產生初始應力(拉應力或剪應力),造成在骨料與水泥石黏結面或水泥石本身之間出現肉眼看不見的微細裂縫,一般稱為微裂。這種微細裂縫的分布是不規則的,且不連貫,但在荷載作用下或進一步產生溫差、干縮的情況下,裂縫開始擴展,并逐漸互相串通,從而出現較大的肉眼可見的裂縫(一般肉眼可見裂縫寬度約為0.03mm~0.05mm),稱為宏觀裂縫,即通常所說的裂縫。日積月累,隨著裂縫的逐漸擴大進而對建筑的穩定性與安全性產生影響。因此,對混凝土裂縫問題的產生原因入手,對其進行及時的預防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2)沉降問題。基礎作為建筑工程的基礎,主要承載建筑物的外部荷載。因此,只有在地基穩定的情況下,才能提高建筑產品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然而,由于施工中地基基礎的復雜性、多樣性、潛在性和嚴重性,在零陵地區的施工中經常遇到一些軟土地基,特別是在一些山區,軟土、淤泥和土體多,導致地基塌陷和建筑物沉降,影響人民生命財產安全[1]。
(3)滲漏問題。滲漏是建筑施工中的另一個常見問題,它不僅容易惡化建筑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而且會縮短建筑物的使用壽命。通常,滲漏可能發生在建筑物或墻上。外墻滲漏主要是由于墻體防滲等級不符合要求所致。如遇下雨天氣,雨水會滲入墻體,影響建筑結構的安全穩定。而內漏主要在大樓的廚房和衛生間,影響用戶的使用。因此,防治滲漏是施工企業質量控制的重點。
2建筑工程質量的影響因素
(1)建筑材料因素的影響。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是重要的材料基礎,其采購成本約占工程總投資的80%。由此可見,材料直接影響到工程的經濟效益和建設工程的質量。因此,在建筑設計和施工中,合理選擇建筑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實踐中,一些承包商往往為了利益而忽視工程質量的重要性。為了降低投資成本,他們采購不合格的原材料,如水泥強度等級不夠、穩定性不合格、所購鋼筋強度不合格、鋼板開裂等,此外,一些建筑施工企業缺乏健全的材料質量管理體系,導致使用不合格材料,給工程施工質量留下安全隱患。
(2)人為因素的影響。項目建設是依靠項目所有參與者的主觀能動性,完成整個項目建設任務。其中,人員作為建筑工程的主體,在建筑工程質量控制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施工人員的綜合技術和素質是影響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從目前的實踐來看,在目前的建筑行業中,參建人員的綜合技能和專業素質普遍不高。另外,隨著近年來房地產業的發展,大量農民工涌入城市,成為建筑工地的主力軍,但受到資金等方面的限制,這部分主力基本沒有經歷過相關技術培訓,直接進入施工現場,綜合素質較差,缺乏良好的質量意識。據統計,目前僅有4%的施工企業能在現場正常作業,對整個工程的工程質量影響很大。
(3)造價因素的影響。工程造價也是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工程造價過低,一些施工企業為了保證自身的經濟效益,會降低各個環節的施工成本,比如選擇一些質量較差的建筑,使建筑原材料的質量得不到保證。例如,一些建筑屋面防水材料本應選用價格較貴的新型防水材料。但由于資金緊張,不少企業選擇石油瀝青防水等低檔次防水材料,容易導致建筑物防水功能差,存在滲漏等質量隱患[2]。
3優化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相關措施
為保障建筑工程質量,滿足社會發展以及人們的居住需求,因此,針對施工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及其影響因素,就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對癥下藥,具體管理措施如下:
(1)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制度。完善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是保證建設工程質量的重要內容。在實踐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項目管理和質量控制體系,并將其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要注意增強質量意識,確保其順利實施,讓施工人員有依據可依,明確自己的責任和任務,從而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因此,首先要根據施工人員的實際情況,結合工程特點,下達相應的工程質量目標,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有針對性地制定對策和改進措施;其次,充分結合工程質量目標,設計有效的施工方案;要求監理人員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質量監督,杜絕不規范操作現象,確保工程質量。最后,通過對施工質量管理體系(PDCA)的管理和監督,嚴格控制施工項目的施工工藝,堅持“自檢、專檢制”和隱蔽驗收制度,加強進度和過程的控制,確保施工全過程施工符合有關規定和標準。
(2)加強建筑材料質量優化管理策略。建筑材料作為工程建設的物質基礎,其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工程建設。因此,首先,要加強對建筑材料采購人員的選拔,確保建筑材料采購人員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素質,嚴格控制材料采購,經過詳細的市場調研,根據工程要求選用優質建材,從源頭上提高建設項目的整體施工質量。其次,嚴格控制建材進場。施工管理人員應對施工項目涉及的各種原材料進行控制,確保進場的建筑材料有詳細的出廠合格證等證明材料。按照建筑施工規范和標準,認真檢查建筑材料的規格和性能,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施工原材料進行必要的檢驗工作,確保進入施工現場的原材料符合要求施工設計的質量和規范要求。最后,為了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在施工過程中嚴格監督材料的使用,防止人為因素造成的材料損壞,從而有效降低因材料質量導致的工程整體質量不達標的風險。
(3)加強人員素質的優化管理策略。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作為作業人員,對整個工程從開始到結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教育和培訓就顯得十分重要。首先,施工企業要重視對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勞動紀律和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要求管理人員具有從嚴治政的意識和能力,掌握相關的先進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其次,實施技能培訓的建設。施工企業可以定期開展技術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員工的施工技術水平,使他們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施工中的問題。在培訓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確保他們熟悉工程所涉及的施工技術,并取得相關資質后持證上崗。最后,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同時引入競爭機制,從思想素質、業務水平等方面,制定詳細的考核標準,激勵員工不斷提高綜合素質。
4結束語
總之,建筑業作為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支柱性產業,其質量不僅與國家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關,同時也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危,因此,在建筑施工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對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工作做好,堅持以質量控制為中心,進行全過程乃至全方位的管理,不斷完善建筑工程質量的管理體系,把施工質量管理措施落實到位,只有這樣才能使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得到真正的保證。
參考文獻
[1] 楊杰.淺談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質量管理控制[J].建材發展導向(下),2014(11):36.
[2] 尹兵杰.淺談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門窗,2017(1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