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倩
摘要:隨著銀行業凈息差持續收窄,作為以息差為主要盈利來源的農信社,其盈利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受到極大沖擊,嚴峻的形勢也倒逼其提升核心競爭力。農信社應該以建立全面預算管理為抓手,切實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作為普商兼容的金融機構,農信社要正確處理社會責任與商業的關系,結合自身實際,建立一套符合社情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目前,農信社的全面預算體系尚處于起步階段,在預算中多以財務核算的理念進行。文章將以F農信社為例,探索運用管理會計工具完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關鍵詞:全面預算;管理會計
一、全面預算管理概述
(一)全面預算管理的概念
農信社的全面預算管理是業務規劃和動態控制的管理方法與工具,通過科學、動態的管理手段,為經營決策提供科學依據。通過預算對企業內部的各項財務和非財務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對執行過程進行監督和分析,對執行結果進行評價和反饋,指導經營活動的改善和調整,推動實現戰略目標。預算的全過程是指預算編制、預算控制、預算調整、預算考核四個階段。
(二)管理會計對全面預算管理的應用價值
管理會計起源于西方,在國內的研究和應用都較晚。財政部于2014 年 10 月 27 日,發布《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強調了全面推進 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但農信社系統仍然習慣于傳統的財務會計方式。近年來,由于外部市場環境與經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農信社也開始推廣管理會計來適應。但由于財務會計理念的根深蒂固,管理會計僅僅停留在理論導入階段,一直未實際運用于管理中。為提升全面預算管理的水平和效率,農信社在全面預算管理中可以應用本量利分析、邊際分析、零基預算等多種管理會計工具,增強價值創造能力,最終實現戰略目標。
二、實施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預算以戰術目標為主、未體現戰略導向
目前,F農信社以省農信聯社下達的各項經營目標任務為起點編制預算,以收定支,根據省農信聯社下達的各項任務預測年內實現的營業凈收入,根據收入成本比的情況倒算業務及管理費用的總額。在確保剛性費用支付后,結合各條線的業務安排對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由于近年來營業凈收入持續下降、省農信聯社也一直倡導勤儉辦社,著力壓降收入成本比。因此業務及管理費用承壓日趨明顯。聯社在編制預算時多圍繞中短期目標配置戰術性資源,較少在預算中體現戰略導向,預算策略注重經營利潤和成本費用的考核,存在與長期價值創造相脫節的問題。
(二)預算基礎數據缺乏準確性、未建立信息系統
預算是涉及企業、財務各個流程,需要進行大量的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F農信社屬于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單體力量較為薄弱。省農信聯社也未開發與預算相關的信息管理系統。由于沒有信息系統收集處理數據,手工獲取的基礎數據準確性較差。在實際工作中,聯社依靠手工完成預算編制,難免出現預算誤差。
(三)預算內容缺乏精細化、重規模而輕結構
聯社的預算內容包括資本預算、資產預算、負債預算、營業收支預算、利潤預算及管理。由于目前的經營模式還沒有完全從規模導向轉為利潤導向,業務發展中難免出現規模沖動。受規模導向的影響,在編制預算時,往往關注規模而輕視業務結構。
(四)預算編制缺乏多樣化、方法落后且單一
聯社在預算編制時大多采用增量預算,即根據以前年度基礎水平,分析預算期業務量水平及有關影響因素的變化情況,按照特定的增加或者減少的方式調整基期項目及數額編制預算。在預算編制時,采用這種簡單的編制方法,不能對未來的發展做出正確的決策和判斷。當遇到預算期情況發生變化時,預算數額會受到基期不合理因素的干擾,使得實際執行金額偏離預算。單純在基期數據上增減計算,不能真實準確反映預算期水平,使得預算編制流于形式失去意義。
(五)預算執行缺乏管控、未及時糾偏或調整
聯社對預算缺少分析機制,未及時分析預算差異,有時將預算執行與業務經營管理互相孤立。當外部市場及經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時,也未及時糾偏或調整預算,以致于執行結果偏離預算。
(六)預算評價不全面,僅僅體現經營和財務指標
在編制預算時,聯社并非圍繞省農信聯社的戰略目標分解任務建立指標體系,而是緊緊圍繞省農信聯社的業務經營計劃編制各項業務預算。對于預算的考核,主要針對各項經營指標的完成情況,評價體系較為單一。全面預算管理依然缺乏有效的評估體系,尚未形成平衡計分卡綜合績效考核體系。
三、加強全面預算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以戰略目標為導向編制預算
近年來,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競爭加劇。國有大行和大型股份制銀行具有較大的規模效益和較高的市場份額,采用成本領先競爭戰略,即使在各項資產價格下降的情況下,仍能保持一定的盈利空間。作為地方性中小銀行的農信社,具有較高的經營成本,服務于縣域經濟,具有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應選擇差異化的經營戰略。為實現這一戰略,省農信聯社提出做“合規銀行、智慧銀行、主力軍銀行”的中長期戰略規劃。聯社在編制預算應該以此戰略目標為起點,將資源重點向這三大目標傾斜。建議省聯社在考核收入成本比時,應將用于戰略目標的預算單獨考核,鼓勵行社對長期價值創造的關注。
(二)以信息科技為支撐編制預算
為編制預算提供可靠數據、應強化數據治理、提高數據質量,尤其是管控好數據源的質量。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應該以現代化信息管理系統為支撐。建議省農信聯社建立現代化的預算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能實時跟進市場動向,監控宏微觀政策變化,評估企業面臨的各項風險,評價各業務單位的經營績效,實現專業化預算管理。
(三)以結構優化為目標編制預算
聯社應該以優化業務結構為目標編制預算,增強預算的精細化和高質量。
制定資產預算時,按照RAROC(風險調整資本回報率)的高低確定資產配置的優先級別、考慮戰略導向和各條線的投放潛力,有效提升資產收益水平。
制定負債預算時,不僅僅圍繞量價進行預算,而要通過預算引導各業務部門調整優化負債結構。
營業收入預算分為利息凈收入和非息收入預算。對于利息凈收入,不能僅僅考慮做大生息資產規模,而應結合自身現有的凈息差情況,考核“利率并軌”帶來的息差承壓風險,提高自身的定價能力。對于非息收入,其資本耗用低,應提升其業務占比,但非息收入是農信的業務短板,為補短板,農信應制定中長期戰略規劃達到行業平均水平,將資源投放于拓展非息業務渠道。
編制營業支出預算,一是實行資金成本、風險成本、營運成本、稅收成本、資本成本等全要素成本全覆蓋。二是重點關注實行IFRS9金融工具新會計準則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撥備預算的影響,提前做好相應的應對措施。三是制定費用預算時,應關注費用收益比,評估費用的使用效率。
此外,還需要做好利潤預測及管理預算,重點關注資產營收能力、成本費用管控、當年計提的撥備以及稅務安排。
(四)綜合運用多項方法編制預算
編制預算時,應根據預算項主體特點,采用適當的編制方法。
一是嘗試滾動預算編制預算。一直以來,農信社以1年為預算編制周期,但很少按月度或季度進行滾動預算。由于市場經濟瞬息萬變,年初的預算編制基礎在年內會發生較大變化,若不定期滾動,會導致預算執行偏離較大。通過采用滾動預算,可以提升預算的精準性。
二是根據業務經營與預算項目的關系,分別確定預算編制方法。對于純費用型的預算項目,采用標準成本法編制預算。對于收入型預算項目,根據費用和收入的比例關系配比費用。對于具有明顯成本性態的預算項目,采用公式法Y=A+BX編制預算。其中A為該項成本中的固定成本總額,B為該項成本中的單位變動成本總額,X為預計的業務量,以此測算預算期的成本費用總額。而這一模型的應用,要求必須具有充足完整準確的歷史成本數據,區分成本性態進行回歸分析。在對預算期業務量數據預測的基礎上,結合公式法編制預算。
三是采用零基預算。在經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時,基期的費用預算項目和費用水平無法為本期預測提供較好的估計值,采用零基預算法。即使經營情況未發生重大變化,需要重新分析費用項目和費用數額的合理性時,也可以采用零基預算法。這種方法能夠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優化費用支出結構。
編制全面預算時應堅持適用性和合理性原則,結合實際,綜合運用多項預算編制方法,確保預算工作更加科學有效。
(五)加強預算執行管控
一是建立定期分析制度。在預算周期結束后,應根據本階段的預算執行情況分析預算差異,預算差異分為收入差異和成本差異,收入差異又細分為量價差異,成本差異細分為成本結構差異。在差異分析的基礎上,找到差異產生的原因,并細化到各項指標上,便于后期落實整改,同時便于評價預算執行結果。
二是根據預算評價結果,對預算執行的先進單位進行表揚,對預算執行不力的單位進行懲罰和鞭策。對外部不可抗力或內部重大事項導致的預算偏差,及時進行調整。
三是為加強預算執行控制,審計部門對預算執行進行獨立審計與客觀評價。通過加強監督,確保預算按質按量的執行。
(六)借助平衡計分卡完善業績評價體系
傳統績效考核指標專注于單一財務指標,而平衡計分卡的評價體系更為廣泛和全面,能夠顯著改進企業組織結構和管理水平。傳統的平衡計分卡將績效考核評價劃分為財務、客戶、運營、員工成長四個維度。
銀行業金融機構具有較高的財務杠桿和經營杠桿,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建議在平衡記分卡中加入風險維度全面反映銀行績效。農信社要承擔一些政府賦予的社會責任,其發展戰略兼具商業性和普惠性雙重目標,建議在評價指標體系中引入社會責任等指標,充分體現其戰略導向。
相較于傳統的評價方法,基于戰略目標導向設計的平衡計分卡指標評價體系在系統化、全員性和全流程性等層面具備優勢,可以平衡長期與短期、財務與運營、內部與外部、商業與社會責任的關系,為支持農信社整體戰略目標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劉發學.A市農村商業銀行全面預算管理問題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8.
[2]湯林.淺談農村中小商業銀行全面預算管理[J].中外企業家,2019(33):49.
(作者單位:綿陽市涪城區農村信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