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彬 張麗萍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在世界各地蔓延。教育培訓、零售、娛樂、餐飲、旅游、交通運輸、酒店等行業幾乎全線停擺。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蕩給中國經濟運行帶來了重大的影響和沖擊,實體經濟受到重創,眾多中小企業瀕臨破產倒閉。
疫情暴發以來,舉國上下團結一致,艱苦奮戰共克時艱,疫情防控逐步趨于常態化。與此同時,國家加大了復工復產政策實施力度,加碼各種穩增長政策,經濟社會運行和生產生活秩序在二季度逐漸恢復。但因存在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和“倒灌”的風險,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給出了全球經濟在2020年出現萎縮4.9%的預期,中國經濟繼續面臨多重壓力。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作為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主力的農信社應怎么應對,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提升資產負債管理能力
在金融脫媒逐步深化、利率逐步向市場化推進的經濟金融大變革背景下, 同時疊加公共衛生危機的大環境下,農信社應更加關注全球資產負債管理的發展演變趨勢,把資產負債管理作為其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的核心內容,逐步提升資產負債管理的水平。一是應自上而下強化資產負債管理意識,對資產負債管理方式予以科學運用,對資產負債結構予以強化。二是應冷靜地把握和評估新冠疫情沖擊對銀行資產負債表的影響,并針對性地采取應對的措施。三是應充分地梳理和總結在經濟轉型、低利率甚至負利率以及經濟低增長環境下,農信社資產負債管理需要做出的應對措施。
強化風險管理能力
從長遠來講,農信社依靠規模增長對沖經營效率低下的模式已經不再奏效,急需建立長效的風險管控機制,完善公司治理與內部考核機制,強化人才隊伍建設,繼續深化改革。一是加強資本補充,保持較高的資本充足率和流動性水平,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二是提高對風險的識別能力,建立機構間的隔離機制和挽救機制,防止系統性傳染風險的蔓延。農信社要特別注意回歸本源,找準定位。
深耕存量客戶
存量客戶深耕工作是重中之重,“在疫情過程當中,線下網點觸及不足導致獲客受到影響,而且由于過去幾年銀行業的跑馬圈地,存量客戶中的一些優質客戶已經被掃蕩得差不多了,市場相對飽和,反倒是銀行內部很多客戶的存量經營價值會充分釋放?!比蛑淖稍児钧溈襄a以其服務過的一個中小型銀行為例,該銀行20%的客戶貢獻了65%的收入。所以對銀行來講怎么把已經圈進來的客戶經營好、維護好,通過交叉銷售、產能提升,把客戶黏住,讓他們待在這個銀行里面,擁有良好體驗,實際上是銀行接下來應該重點轉移的新戰場。
加快數字化轉型
疫情讓各行各業都經歷了一次壓力測試。一些數字化程度高的金融機構在疫情期間紛紛轉戰線上,并取得了積極效果,彰顯科技力量。科技是金融業轉型發展的關鍵變量,真正的數字化,不僅是業務流程的線上化,還有組織的敏捷化、管理的體系化等因素,是真正基于數據要素驅動的生態閉環的數字銀行。農信社要積極培育和提升數字化意識,塑造和實施數字化戰略、機制,既要以開放包容的姿態積極擁抱跨界合作者,又要著眼長遠下大力氣培養數字化人才,提升內生的數字化能力。同時要挖掘數字經濟中的業務增長點,加大數字經濟中的投融資機會,在信貸支持、債券融資等方面積極跟進,全力打造對公和個人客戶服務新渠道、新路徑。通過線上、線下“雙線”渠道,深入開展網格營銷,通過精準靶向,加強與各類商圈市場、實體經濟組織等合作,持續擴大金融服務新的“增長極”。
多策并舉增效益
一是最大程度防止信貸資金的空轉,防止信貸資金的套利,這是農信社應對風險首先應做到的。二是狠抓收貸收息,農信社必須清楚應收貸款和利息底數,摸清 “家底”,分門別類,制定收息計劃,細化任務,分解到人,充分激發員工收貸收息積極性。三是要讓信貸資金直達真正需要援助和支持的企業,而不是早已沒有生存希望的僵尸企業,避免造成信貸資源浪費、增加新的信貸和財務風險。四是疫情過后,保障意識的提升將會對保險產品銷售產生強烈需求進而帶來中間業務收入的改善。五是要把握有利政策窗口,用好防疫期間再貸款再貼現政策、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申請財政獎補,減少疫情對盈利水平帶來的負面影響。
大力壓縮成本
成本管理是農信社立足市場、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法寶。只有建立有效的成本管理體系,采取各類手段壓縮成本,才能創造出最大的經濟利益。一是要立足自身實際建立全面成本管理體制。二是建立參與機制,深化全員成本管理理念。三是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優化成本組織架構。四是完善預算內容體系,動態監控收支預算,強化全面預算管理。五是優化內部流程,減少潛在管理成本,提升運營效率。六是重點把握核心業務,發揮聚集效應帶來的成本壓縮作用。
(作者單位:四川省資中縣農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