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是晚唐時期的杰出詩人。他出生于詩書之家,詩、賦和古文都躋身名家之列。大家都知道,李白跟杜甫合稱為“李杜”,而杜牧則跟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詩人李商隱,合稱為“小李杜”。這首《山行》,展現了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中描寫了山路、白云、人家、紅楓,構成了一幅和諧動人的美麗畫面。
《山行》這首詩,到底講了一件什么樣的事情呢?
我們逐字逐句地來看一看。“山行”的“行”,指的是行走。題目的意思,就是在山上行走。“寒山”,指的是深秋時節的山,那時的山上已比較寒冷了。“石徑”,指的是鋪滿石子的小路。“斜”,在過去為了押韻,念“xiá”,但是現在一般念“xié”。“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意思就是,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
第二句,“白云生處有人家”,這個“生”是產生、生出的意思。這句是說,在白云繚繞的山中,有人家居住。詩人坐著馬車緩緩前進,他抬起頭,往山路盡頭望去,隱約看到白云深處有幾戶人家。這讓詩人瞬間感受到了深山里的勃勃生機。仔細體會,這兩句詩特別有意境。“寒”說明了是深秋季節,“遠”寫出了山路的綿長。“斜”寫出了山勢的高而緩,不是那么陡。而“有人家”一下子就驅散了在“寒山”上的清冷感覺。
詩人坐著馬車晃晃悠悠,走到了傍晚時分,突然發現遠方給他帶來了莫大的驚喜。他看到了什么呢?“停車坐愛楓林晚”,“坐”在這里是因為的意思。他把車停下來,是因為喜愛什么呢?“楓林晚”,指秋天楓林的晚景。為什么喜歡這里呢?是因為“霜葉紅于二月花”。這被寒霜打過的楓葉,鮮紅如火,比二月江南的春花還要艷麗。這里的“晚”,蘊含了多重意思。一是告訴我們,前兩句是詩人白天所見,后兩句則是描寫傍晚的景色;二是告訴我們,傍晚的夕陽,那絢麗的晚霞和鮮艷的楓葉相互輝映,楓葉更顯得格外美麗。
其實,自古以來,秋天在大多數人的眼里,都是悲涼的,因為這個時候,萬物都開始凋零。但杜牧不愧是偉大的詩人,想法跟普通人不一樣。他的這兩句詩,就向人們展示出,楓葉像火一樣生機盎然的深秋景色。雖然是深秋,但是并不蕭條、冷清,而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鼓舞。所以,《山行》強烈地表達出了杜牧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這首《山行》,有寒山,有布滿石子的小路,有白云,有人家,有楓林,還有霜葉,充滿了詩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我們也要像詩人一樣,多走近大自然,學會欣賞身邊的美景,體驗過程的精彩,享受當下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