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勝
摘 要 近年來,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有了很大進程,市政道路工程建設越來越多。在大型市政道路建設工程中,傳統的施工承包模式已無法滿足建設需求,需采用EPC總承包模式進行承建。在現階段市政道路項目施工中,應以工程項目管理作為研究重點。該文以某市政道路建設實施為例,通過分析該EPC項目管理的重難點,為提高市政道路項目的質量管理,總結出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及方法,為完善市政道路項目管理體系提供借鑒。
關鍵詞 EPC;市政道路;項目管理
引言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往“重生產、輕管理”的粗放型管理思想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發展形勢,對工程項目成本進行精細化管理對于增加企業利潤,提高核心競爭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EPC工程中,承包商需要完成自設計至試運行服務階段的所有工作。EPC總承包的組織和協調任務量大,實施過程中影響成本控制的因素較多。相較于施工總承包模式,EPC工程對總承包單位的項目成本精細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模式概念
EPC模式全稱為工程總承包模式,指承包方接收業主委托,基于合同約定與總價合同條件,對市政工程項目設計、采購、施工等若干階段進行總體承包、全權負責工程施工質量、費用、施工進度的一種工程承包業務模式[1]。
2EPC總承包模式項目管理特點
在市政道路項目中采用EPC總承包模式,具有以下幾方面特點:①可對工程項目進行合理規劃設計,全面提高承包單位的經濟利益,且可提前預判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優化設計方案,提高工程項目質量。②可增加項目風險分配的有效性,實現項目風險分配的多樣化,滿足承包單位的經濟發展需求。③以設計單位牽頭,結合施工單位豐富的施工經驗,實現了設計、采購、施工各階段深度融合。相比傳統承包模式,可降低整個項目的投資造價,縮短了工期,提升了承包單位的效益,能更好地服務于業主[2]。
3EPC模式下市政工程項目質量管理優化策略
(1)引入BIM技術,優化設計方案。根據本項目專項工程多,相互之間銜接關系復雜的特點,需采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和方法,逆向控制設計,實現設計與施工在方案階段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設計龍頭優勢。因此在本項目中嘗試引入了BIM技術,進行了“EPC+BIM”組合的應用技術創新,用于優化設計方案。本項目相關技術人員利用EBIM平臺軟件、德國ITWO平臺軟件,以及鴻業BIMspace軟件,建立了本改造項目的BIM信息化云平臺模型,綜合管理本項目設計與施工的所有數據,各管理人員可通過移動端及PC端,隨時查看模型數據,進行項目工作實時對接,提高設計及施工的管理效率。對施工周期較長的專項項目需動態更新現場模型,確保相互搭接的作業面及項目流水施工順利進展。通過現場建模與設計模型的實時對比,可及時優化設計方案,確保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如實時優化管廊中雨水管及通信管出線位置、精確強弱電線接入接出點位、降低道路路面改造放坡對周邊住戶的影響等。
(2)項目采購管理。項目建設過程中,要對采購成本進行嚴格控制,對采購方案予以優化,保證效率。就目前來看,我國總承包方自身采購體系仍需完善,這一環節的工作需要多個部門進行協調,即部門之間應進行良好溝通。在公開采購過程中,需要提前與交易方聯系溝通,協商具體的時間,盡可能爭取到優惠。企業采購過程中,還要不斷完善采購制度,建立與供應商對應的數據庫,并從負責采購的人員當中抽取一定數量組建專門的工作小組,做好各成員的分工,以縮短采購時間,保證質量與效率,實現對成本的有效控制。
(3)全面核算確定項目總成本。在項目結算階段做好項目總成本的核算工作,是項目效益考核及總承包結算編制的重要依據。在該階段,項目成本核算除了要做到全面、無遺漏,還要合理確定可分攤費用的分攤比例。在實踐中,由于現場管理人員的專業分工,部分間接費用如企業管理費等往往容易遺漏,對部分未結算的分包成本預估不足等,這就需要項目管理團隊內部各專業之間加強合作與溝通,項目財務人員及現場管理人員也要積極參與到項目成本核算的過程中。項目總成本確定后,還要對其進行分析,找出偏差較大的成本科目,逐項分析發生的原因,并做好總結,為后續工程積累成本指標,也有利于提高企業項目成本控制的水平。
(4)建立協作機制。首先,施工企業總承包商應與設計、勘察明確界定各單位、各管理部門及人員的項目質量管理職責、具體工作內容,并構建配套的權責機制,內部建立質量管理責任矩陣,確保質量管理職責落實到個人。在受到人為因素影響而出現推卸責任、質量管理問題時,將基于權責機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懲處。同時,施工企業作為總承包商在EPC模式下,各單位、內部各管理部門之間的管理職責范圍往往會出現一定的重疊部分。因此,為避免出現交叉管理問題,并滿足市政工程項目質量管理需求,應構建相對較為健全的協作機制,相關單位、相關專業與管理部門協同開展質量管理工作,互通有無、共享動態管理信息,將各部門維持在微妙平衡點之上。
(5)竣工結算階段的成本控制與管理。竣工結算階段是項目成本控制的最后階段,也是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建設成果和工程造價的考核階段。竣工結算能夠很好地反映工程項目的成本控制情況,也能很好地反映企業對工程造價的管理能力。及時收集、整理竣工結算資料是項目成本控制的必要條件,資料包括:施工合同、招標文件、投標文件、中標通知書、施工圖紙、工程內業資料、開工報告、竣工報告、設計變更單、現場簽證等資料。這些資料的收集必須符合有效性原則。如:設計變更單必須是設計院發放的,并且要有設計人員的簽字蓋章,建設單位一欄中要有建設單位現場負責人及專業工程師的簽字蓋章。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市政道路施工風險眾多,但均為不可接受風險和可考慮消除風險,需要工程技術人員根據安全規章制度,樹立風險意識,進行風險預測,并針對相應風險采取措施進行預防或補救,將安全風險降到最低,在保證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確保市政道路工程保質保量地有序完成。
參考文獻
[1] 侯云哲,許江曼.城市發展中交通規劃的重要性[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2(4):107-108.
[2] 武鈺.淺談市政道路工程EPC總承包模式項目管理[J].建材與裝飾,2019(35):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