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地域文化;茶文化;圖書館服務
摘 要:文章探討了高校圖書館服務與所在地優秀傳統文化的關系,以及如何立足地域文化開展圖書館服務工作,并以信陽茶文化推廣為例,闡述了信陽師范學院圖書館利用多種新媒體宣傳手段,聯合各界力量,在加強文獻資源推廣利用、服務社會、促進經濟振興等方面進行的全方位地域文化推廣工作,展現了高校圖書館對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作用。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0)11-0051-03
1 背景
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提出要深入闡發文化精髓、貫穿國民教育始終、保護傳承文化遺產、滋養文藝創作、融入生產生活等;要求高校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修課,在哲學、社會科學及相關學科專業的課程中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教學內容,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學科建設,重視保護和發展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絕學”和冷門學科[1]。
地域文化是各地群眾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和傳承下來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生活習俗等,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和獨特的人文內涵,體現了中華民族豐厚的文化積淀。近年來,我國圖書館在立足地域文化的服務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經驗,如:北京的“北京服裝資料館”、上海的“上海影視文獻圖書館”、云南的“普洱茶文化圖書館”等[2]。高校圖書館的地域文化服務起步較晚,更需要發揮文化自覺性,積極思考地域文化的挖掘、傳承、創新和發展等問題。
2 地域文化視角下的圖書館服務
2.1 地域文化的內涵和價值
地域文化一直受到歷史學界、社會學界和文化界的重視,但其在圖書館界尚未得到足夠的關注。筆者在中國知網以“圖書館+地域”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檢索出相關的研究成果約1,100條,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許苗苗在《論公共圖書館在弘揚地域文化中的“有所為”》中,從史料信息、遺產信息、亮點信息、特色信息四個切入點總結了圖書館在深化傳承與弘揚地域文化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3];曹雯在《公共圖書館品牌建設與推廣探討——以“普洱茶文化圖書館”為例》中,闡述了云南省圖書館打造普洱茶文化特色品牌的背景和意義,介紹了普洱茶文化圖書館品牌的建設、推廣經驗和云南省圖書館在弘揚云南地方茶文化方面所發揮的積極作用[4]。這些研究為圖書館界提供了參考范例和經驗,但筆者同時發現,高校圖書館的相關研究成果較少,僅檢索出200余條結果。
2.2 立足地域文化開展圖書館服務的意義
茶是我國的特產之一,茶文化是我國重要的文化名片。自漢、唐時代起,我國的茶葉就已出口至多個國家和地區。信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中國十大名茶”信陽毛尖的原產地和核心產區。信陽人自古便愛茶,對茶文化有天然的親近感,加之信陽市政府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茶產業,故信陽茶農、茶企眾多。
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的通知第三條規定,高校圖書館的主要職能是教育職能和信息服務職能,其應充分發揮在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中的作用[5]。信陽師范學院作為扎根信陽數十年的高等院校,響應上級的號召,開設了生命科學學院特色茶學專業,為信陽師范學院圖書館立足茶文化開展主動服務和文化推廣活動奠定了基礎。
2.3 圖書館開展地域文化推廣的實效
2.3.1 提高了館藏文獻信息資源的利用率。
圖書館是文獻信息資源的寶庫,圖書館舉辦活動歸根結底是為了讓人們更好地利用館藏資源。《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第三十一條指出,圖書館應全面參與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采取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5]。高校圖書館立足傳統文化、地域文化開展文化推廣工作,更容易激發師生讀者的閱讀熱情,提升他們對圖書館工作的認同感,擴大活動的影響力。
2.3.2 可以深化讀者的家鄉情和母校情。
不同地方的地域文化代代相傳,并以不同的表現形式滲透到社會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信陽的茶文化為例,信陽人家家戶戶都喝信陽毛尖,卻很少有人主動、系統地去了解信陽毛尖的歷史、發展和文化傳承。如何使小小的茶葉成為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讓人們深入了解信陽茶葉、弘揚茶文化,深化家鄉情和母校情,是信陽師范學院圖書館努力的方向之一。
2.3.3 有利于服務地方經濟文化的發展。
目前,我國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大力支持大學生創業,信陽師范學院的學生團隊自主設計研發了“山系列”“水系列”“云系列”“走遍師院”等多個品牌的茶具和相關產品,有些已推向市場。信陽師范學院圖書館茶藝展廳的第二體驗區允許讀者自主設計和制作茶具和茶葉包裝,體驗與眾不同的茶文化。這種全方位、沉浸式的多元化體驗、展示平臺使尚未深入了解茶文化的讀者,有機會學習識茶、品茶、購茶、收藏茶的知識,也使信陽師范學院圖書館的讀者服務走出場館,更貼近讀者,并形成良性循環,使信陽茶產業在茶文化內涵的支撐下得以持續發展壯大。近年來,文化和旅游事業不斷融合發展,高校圖書館也應將“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作為自身發展原則,打開文化推廣和旅游發展共贏的局面。
3 信陽師范學院圖書館開展茶文化推廣的方法
信陽毛尖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其相應的茶產業是信陽市的傳統特色產業及優勢產業。每年4月,信陽市都會舉辦“中國茶都·信陽國際茶文化節”,信陽市政府更是提出了“以茶為媒,茶葉搭臺,促進工作,發展經濟,振興信陽”的口號。信陽師范學院圖書館通過與社會力量合作,以多種方式開展了信陽茶文化的推廣工作,如:舉辦信陽毛尖歷史文化講座、茶葉營養與健康學術講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茶藝培訓、茶文化書畫攝影大賽、萬畝茶園學習實踐活動、茶葉辨識品鑒沙龍等,并建設了“信陽師范學院茶學文庫”等特色數字資源數據庫。
3.1 各學科融合的全方位文化推廣
茶文化的產生和發展體現了茶與社會、歷史、文藝之間的相互關系,關于茶的著作、詩詞歌賦及畫作數不勝數,如《中國茶文化》《茶葉貿易學》《中國茶療》《山泉煎茶有懷》等。在各學科日益交叉的高校發展態勢下,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的文獻信息資源中心,更應充分發揮自身信息交互作用。為此,信陽師范學院圖書館專門開設了茶文化特色專題書庫,將與茶文化相關的書籍單獨收入該庫,以開展特色推介服務。這種以獨立主題空間進行圖書收藏、展示的方式實現了對同類館藏資源的集中管理,有利于讀者更便捷地利用館藏資源。信陽師范學院圖書館為師生讀者提供了一個各學科交叉融合的平臺,全方位、多層次地解讀和推廣了信陽的茶文化,承擔起立足新時代,以茶為媒,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自覺的職責。
3.2 打造特色活動品牌
泡茶、品茶是一種高雅的藝術形式,信陽師范學院圖書館的茶文化推廣活動集展覽、講座、書籍推薦、茶藝展示、品茶等多種方式于一身,還提供了茶具鑒賞、茶藝展示服務,營造出優雅的文化氛圍,使參與者在加深對信陽茶文化的探索和鑒賞之余,凈化心靈、啟迪人生[6]。
3.3 “三位一體”的宣傳推廣機制
信陽師范學院圖書館有著“三位一體”的宣傳推廣機制,旨在充分發揮新媒體傳播、學生社團傳播和文化創意產品傳播方式的優勢,并形成聯合推廣體系,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利用微信公眾平臺。信陽師范學院圖書館除使用傳統的宣傳手冊進行宣傳推廣外,還開通了用戶基數最大、最方便快捷的微信公眾號及讀者交流群,以定期發布活動通知及推送茶文化相關的宣傳內容,深入推介茶文化文獻資源。二是聯合學生社團。信陽師范學院圖書館聯合茶葉協會、漢服協會、大學生藝術團等學生社團開展了一系列的地域文化宣傳推廣活動,打造了能夠實現信息共享、師生互動的活動平臺。三是開發文化創意產品。文化創意產品作為文化元素的具象化表現形式,承載著獨特的文化價值。信陽師范學院圖書館設計開發了與茶文化相關的文化創意產品,構建了更加完整、細膩、富有人文情懷的文化服務鏈。
4 結語
高校圖書館立足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開展創新服務具有重要的意義,既創新了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又提升了服務質量。高校圖書館應進一步加大館藏文獻資源建設力度,深挖所在地的特色地域文化,收集、整理特色館藏資源,打造文化活動品牌,在實現服務創新的同時,深化對地域文化資源的研究和傳承[7]。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EB/OL].[2020-08-28].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2] 曹雯.公共圖書館品牌建設與推廣探討:以“普洱茶文化圖書館”為例[J].河北科技圖苑,2017(4):14-17.
[3] 許苗苗.論公共圖書館在弘揚地域文化中的“有所為”[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6(6):21-24.
[4] 曹雯.云南地方文獻特色資源開發的實踐探索:以普洱茶文化圖書館為例[J].當代圖書館,2016(3):41-43.
[5] 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的通知[EB/OL].[2020-08-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6] 陳珊珊.融合茶文化的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研究[J].福建茶葉,2018(10):282,285.
[7] 劉洋.“文創產品+閱讀推廣”:創新圖書館的服務模式[J].出版廣角,2018(14):44-46.
(編校:馮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