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升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圖書館;服務定位;資源建設
摘 要:文章基于大數據時代背景,探討了大數據對高校圖書館發揮文化職能帶來的影響,分析了高校圖書館應承擔的服務責任,并從資源共享、參謀咨詢、社會服務三個方面對高校圖書館進行服務定位,論述了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對策,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0)11-0067-03
當前,人們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所謂大數據,顧名思義是指數量龐大且無法使用普通軟件短時間內進行快速捕捉、管理、處理的數據。在大數據背景下誕生的大數據技術是基于大數據特征而研發的新技術,大數據技術的目的不在于掌握大量數據,而是對數據進行專業處理和廣泛應用,最終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換言之,大數據技術突出的是“加工能力”,通過“加工”使數據實現“增值”,并被應用到社會各個領域。高校圖書館是高校信息資源的集中地,也是大數據技術應用的前沿陣地,高校圖書館要在大數據時代轉變思想和理念,重新對服務進行定位,創新資源建設對策,從用戶需求出發不斷豐富高校的信息資源類型,滿足高校師生的教育教學和學術科研需求。
1 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面臨的挑戰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給各行各業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高校圖書館也不例外。由于大數據的本質特征是龐大的數據組合,大數據時代給高校圖書館帶來的最大挑戰就是資源建設問題。具體而言,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面臨的挑戰包括以下幾點:一是用戶需求多樣化帶來的挑戰。在大數據時代,用戶可以接觸到的電子資源日益繁多,可以閱讀的電子圖書日益豐富,高校圖書館提供的單一信息資源難以滿足用戶的需求。例如,高校師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希望可以獲得更多的網絡參考資源,而高校圖書館只有紙質資源;高校師生想要通過微信公眾號便捷檢索、閱讀圖書資源,而多數高校圖書館還未搭建移動閱讀系統等。二是資源獲取方式帶來的挑戰。一直以來,由于紙質資源是圖書館的主要資源,圖書館的資源獲取方式大多面向紙質資源。在大數據時代,用戶對電子資源種類和數量的需求越來越大,高校圖書館必須盡快調整資源獲取戰略,創新資源獲取方式,從內容、技術、管理三個方面做好電子資源的獲取工作。三是服務管理模式帶來的挑戰。傳統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模式較被動,以用戶上門提出需求、館員提供服務為主。而在大數據時代,電腦、手機、iPad、電子閱讀器日益流行,用戶對信息資源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可以選擇的信息資源服務商也越來越多,高校圖書館不得不轉變服務思維,由“被動服務”轉為“主動服務”,并深化管理模式,滿足用戶的個性化服務需求,提高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利用率,推動圖書館的良性發展。
2 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定位
2.1 資源共享陣地
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是信息資源共享陣地。高校圖書館不僅要創新資源獲取方式和管理方式,還要搭建資源共享平臺,依靠大數據技術準確捕捉、分析用戶需求,提供多平臺、多樣化的資源檢索、閱讀、分享渠道。一方面,高校圖書館要針對用戶的多樣化需求,獲取可供用戶使用的各類資源,包括文、史、哲、理、工、農、醫等教育教學內容以及科研、就業、招聘、會議、軟件等專題內容;另一方面,高校圖書館要圍繞收集獲取的紙質資源和電子資源進一步優化資源的管理和共享機制,明確資源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優化資源的分類和歸檔,依靠信息平臺、數據庫、App等渠道,提供全網信息資源服務。
2.2 參謀咨詢助手
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要成為參謀咨詢助手。高校圖書館與地方公共圖書館的最大區別在于高校是教育、教學、學習、科研場所,用戶的信息資源需求不僅是獲取、檢索,更重要的是將信息資源的閱讀、分析、研判結果作為開展教育教學、學術科研、學習成才的參謀,同時還要能便捷獲取學科方面的咨詢服務。因此,基于用戶的參謀咨詢需求,高校圖書館要致力于各類資源數據的更新工作,包括中文工具書室、專用電子閱覽室、中外文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等,為用戶提供權威、全面、便捷的信息參考。同時,高校圖書館要圍繞學校重點學科、一流學科建設要求,結合具體的專業和課程設置,提供有針對性的學科服務,開展學科館員、數據參考咨詢等服務。
2.3 社會服務中心
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要兼顧社會服務職能。雖然高校圖書館的主要職責是服務教育教學,提供信息資源,但作為高校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圖書館也肩負著成風化人的社會服務職責。大學生是今后社會發展的主力軍,是祖國未來的接力者,更需要高校圖書館給予思想、精神、價值方面的灌輸和引導。高校圖書館應圍繞思想、品德、知識、紀律等內容提供校園文化服務,如主題活動、書畫展、新書簽售、專家講座等,讓廣大師生接受大數據時代新思想、新知識、新技術的洗禮,在價值觀和思想道德等方面取得突破。
3 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建設對策分析
3.1 創新方式,收集用戶需求
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的首要任務是明確用戶需求,而用戶需求的獲取有賴于創新信息收集方式。傳統高校圖書館對用戶的需求收集不太重視,也沒有投入太多人力物力,而大數據時代的用戶需求日益多元化,高校圖書館要主動出擊、創新方式,廣泛收集用戶的信息資源需求。具體做法包括:一是要創新線上線下需求征集方式。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座談會、調查問卷、微信群、QQ群、論壇、微博等線上線下多種方式,面向高校領導、教師、科研人員、學生收集各類意見和建議。二是要構建館員定期調研制度。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構建館員定期調研制度,面向用戶開展定期調研,調研的主要目的在于收集圖書館在服務、管理、資源等方面的問題,避免后續服務、管理出現片面性、隨意性和盲目性問題,使圖書館的各項服務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3.2 以人為本,豐富各類資源
高校圖書館圍繞收集到的各類需求,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豐富各類資源。具體而言,高校圖書館豐富各類資源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及時更新最新資源。高校用戶對信息資源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紙質書籍、電子圖書、期刊、學術論文、中外文數據庫等方面,高校圖書館要針對用戶的信息資源需求及時更新最新資源,同時與資源提供商建立合作關系,由他們及時提供各類前沿信息資源,豐富資源種類。二是建立專人負責制度。由于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種類繁多,容易出現遺漏、不及時、錯收等問題,高校圖書館可嘗試構建專人負責制度,由一名館員或多名館員負責一種或兩種資源類型的更新工作,并將該制度與圖書館的績效制度、考核制度掛鉤,確保資源的更新準時、準確、全面。三是形成用戶補充機制。高校圖書館要將“以人為本”理念落實到用戶身上,形成用戶補充資源機制,匯聚用戶的資源信息,廣泛征集用戶對圖書館的建議和意見,通過電話、微信公眾號、圖書館App等方式搭建資源在線反饋渠道,用戶可以隨時向圖書館提出想要補充的信息,圖書館再圍繞用戶需求定期更新資源,滿足用戶在資源方面的個性化需求。
3.3 搭建平臺,致力于資源利用
不論是用戶需求的收集,還是資源信息的豐富,最終都要落實到資源的有效利用。因此,高校圖書館要搭建線上線下資源利用平臺,最大限度地發揮各類資源的價值。一方面,高校圖書館要致力于線下資源的利用,通過舉辦各類閱讀推廣活動,將信息資源以活動的形式主動推送給師生;利用宣傳單張、展架、海報等形式創新內容載體,使廣大師生能在第一時間獲取圖書館舉辦的最新活動和最新信息資源;進一步完善館內設施設備,增設電子化、智能化、信息化閱讀設備,強化師生入館閱讀的技術引導和培訓,調動師生入館開展電子閱讀的積極性,使館內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通過舉辦講座、論壇等將學術、科研資源的價值進一步放大,使學科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高校圖書館要致力于線上資源的利用,借助先進技術實現微信公眾號和圖書館資源的同步,讓廣大師生可以足不出戶享受電子資源服務;在公眾號及時推送圖書館更新的電子資源,并提供檢索、閱讀、分享服務;投入人力物力開發圖書館App和移動圖書庫,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方便廣大師生用戶隨時隨地使用信息資源。
3.4 面向學科構建館員制度
目前,重點學科、一流學科建設是很多高校的重點工作,高校圖書館應以高校的學科建設為服務對象,面向學科建設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構建學科館員制度。學科館員制度的主要任務是將高校的學科服務需求與服務內容進行有效連接,為學科帶頭人、科研人員搜集前沿資訊,并進行科學分析、整理,形成可供參考、利用的信息。因此,為使學科館員制度真正發揮其效用,一方面,高校圖書館要加大學科館員的引進和培養力度,定期引進一批專業素養高、知識儲備豐富、服務態度良好的學科館員,充實學科館員隊伍,同時要對學科館員進行定期培訓;另一方面,高校圖書館要加強重點學科的信息資源服務能力,形成學科館員和學科教師“一對一”的服務模式,并要求館員定期上報服務動態,更新服務信息,補充服務資源,充分滿足高校科研服務需求,實現圖書館信息資源服務的專業化、動態化。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既面臨挑戰,又面臨機遇,挑戰在于用戶需求多樣、服務獲取方式變革、服務管理模式進化,機遇在于大數據時代帶來了新思想、新技術。因此,高校圖書館應重新定位自身的服務角色,搭建資源共享陣地,當好參謀咨詢助手,成為社會服務中心,通過收集用戶需求、豐富各類資源、致力于資源利用、構建館員制度等途徑,拓展圖書館服務功能的實現路徑,助力高校教育、教學、科研工作的高質量開展。
參考文獻:
[1] 劉娟,王釗,黃照翠.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智慧服務創新研究[J].科技風,2019(33):92.
[2] 王慧娜.大數據時代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策略研究[J].智庫時代,2019(47):104-105.
[3] 王韋瑋.基于互聯網的圖書館資源構建與學科服務優化分析[J].通訊世界,2019(11):105-106.
[4] 張玲.借助大數據提升高校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能力[J].榆林學院學報,2019(6):113-114,117.
[5] 王聲媛.“雙一流”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情報精準服務研究[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9(6):84-87.
[6] 朱波,張姝末.基于數據驅動的高校圖書館新型智庫知識服務機制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9(9):80-83,87.
[7] 滕玉石.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推廣策略[J].圖書館學刊,2019(9):88-93.
[8] 李卿.大數據時代科研院所圖書館資源管理創新研究[J].文化產業,2019(19):44-45.
(編校: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