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禹

關鍵詞:關聯數據;數字圖書館;碎片化知識
摘 要:文章闡述了關聯數據應用于數字圖書館的優勢,揭示了數字圖書館構建碎片化知識網絡的構建原則,構建了基于關聯數據的數字圖書館碎片化知識網絡模型,以期推動數字圖書館碎片化知識網絡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0)11-0075-03
關聯數據技術是指應用統一標準將非結構化與半結構化的數據資源進行規范處理,使其成為結構化數據,并對數據之間的關系進行挖掘與整合的技術。一般來說,關聯數據的實現需要應用到資源描述框架,以便將分散的、異構的資源以語義化描述的方式清晰呈現出來[1]。將關聯數據技術運用到圖書館知識網絡構建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圖書館不再是讀者獲取資源的唯一途徑,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催生出碎片化的閱讀行為,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碎片知識被生產出來。一方面,圖書館應與時俱進,根據社會的發展變化及時調整自身的服務體系;另一方面,作為文化服務機構,圖書館有責任和義務引導讀者在紛繁的閱讀環境下保持健康向上的閱讀習慣。因此,圖書館應著力打造碎片化知識網絡。碎片化知識缺乏體系性和規律性,如果沒有關聯數據技術的支持,這些碎片化資源的價值很難發揮出來,將關聯數據技術引入數字圖書館碎片化知識網絡構建中既能強化數據間的關聯,又能夠提高碎片化知識的利用效率,這也是數字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要求。
1 關聯數據應用于數字圖書館的優勢
關聯數據概念的提出最初是為了解決數字圖書館中存在的“信息孤島”問題,后來關聯數據技術又被廣泛應用到資源檢索、知識服務等方面。筆者認為,關聯數據應用于數字圖書館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1 促進信息資源的傳輸
在傳統的數字圖書館資源服務過程中,數據的儲存與分布往往是零散的,呈現出孤島的狀態,信息資源被分隔在不同區域,讀者在獲取資源時需要付出較多的時間成本。關聯數據技術的應用可以促進信息資源的傳輸:一方面,挖掘隱性數據和數據間的關聯,可推動交叉學科領域信息的生成;另一方面,充分應用關聯數據技術還可以為讀者提供一站式的知識訪問通道,通過促進信息資源的傳輸降低讀者資源獲取的難度[2]。
1.2 營造良好的資源使用環境
伴隨數據大爆炸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信息資源被生產出來并在網絡上廣泛傳播,資源使用環境呈現出無序的狀態,這種資源無序、操作復雜的數字資源使用環境亟待改善。數字圖書館可以通過關聯數據技術將館藏資源和網絡上的資源進行歸類聚合,在加強資源質量管控力度的同時構建統一的數字資源檢索系統,為讀者提供優質的知識服務平臺。
1.3 提升數字圖書館的服務效率
數字圖書館應用關聯數據技術進行資源整合后,有效緩解了“信息孤島”難題,打破了數據零散分布的格局,使圖書館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優勢為讀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務;對讀者而言,一體化的資源存儲和傳輸免去了其頻繁更換數據庫和檢索工具的煩惱,優化了資源檢索和信息獲取體驗,降低了操作成本[3]。總之,關聯數據技術在數字圖書館的應用有利于提升信息資源的服務效率。
2 數字圖書館構建碎片化知識網絡的原則
對于數字圖書館而言,碎片化閱讀環境是一把雙刃劍,既為圖書館提供了新的資源整合思路,又使圖書館面臨多渠道資源供給的沖擊與讀者流失的危機,可以說,碎片化閱讀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數字圖書館的資源組織方式。將碎片知識構建成為網絡框架可以提高數字圖書館的競爭力,提升館藏資源的使用效率與數據管理水平,在此過程中,數字圖書館應遵循系統性、標準化與安全性三項原則。
2.1 系統性原則
數字圖書館構建碎片化知識網絡首先要遵循的就是系統性原則,碎片化知識本身就具有無序、零散的特點,數字圖書館需要做的并不是將眾多碎片集合起來,而是要按照一定的規范將碎片化知識按照橫縱坐標搭建起網絡,合理分類和建設這一網絡空間內的層級結構[4]。在這個過程中,數字圖書館要對碎片化知識的存儲、編目等進行設計,既要保證碎片化知識不失真與缺失,又要考慮到碎片化知識之間的邏輯與關聯,使這一知識網絡不僅在數量上豐富,更要在質量上系統規范。
2.2 標準化原則
數字圖書館的資源十分豐富,因此,圖書館要按照統一的結構標準對數據進行處理。一方面,統一標準能夠避免資源調用時出現混亂狀態,同時也有利于不同內容、不同學科碎片知識的集中存儲;另一方面,統一標準的碎片化知識能夠為后期的數據管理與資源檢索奠定良好基礎,進一步提升數字圖書館的服務效率。因此,數字圖書館在構建碎片化知識網絡時要將標準化原則貫徹始終。
2.3 安全性原則
互聯網時代是一個開放性的時代,數字圖書館在打造碎片化知識網絡時,不僅要將館藏資源納入,還要廣泛吸收網絡平臺上的資源,這必然會使圖書館置于一種開放的環境中,從而面臨嚴峻的安全問題[5]。實際上,隨著共享經濟的發展,資源共享已成為數字圖書館的發展趨勢之一,規避風險的手段不能是故步自封、隔絕于網絡之外,而是要采用先進的技術保證資源的安全,避免惡意篡改、偷盜數據等現象的發生。對于數字圖書館而言,碎片化知識是高價值的館藏資源,因此,數據安全問題至關重要。
3 基于關聯數據的數字圖書館碎片化知識網絡構建模型
數字圖書館應用關聯數據技術構建碎片化知識網絡模型時,需要將大量零散、異構的數據按照統一模型轉換為機器可以理解的標準式結構化數據,這一模型由知識描述層、知識鏈接層與知識整合層三部分構成。在這一過程中,關聯數據技術推動了碎片化知識的萃取、收集和聚合,詳見圖1。
3.1 知識描述層
知識描述層是數字圖書館構建基于關聯數據的碎片化知識網絡模型的最基礎的層級,在這一層級中,圖書館對碎片化知識進行萃取,即在對用戶需求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資源信息進行拆分,可以說,碎片化知識萃取為圖書館提供碎片化知識服務提供了豐富的數據支撐,因此被認為是重要的物質基礎[6]。
圖1 基于關聯數據的碎片化知識網絡模型構建
3.2 知識鏈接層
知識鏈接層有以下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對萃取出來的碎片化知識進行鏈接。通過知識描述層,大量的碎片化知識被萃取出來,數字圖書館遵循系統性原則,需要在知識鏈接層對這些零散的知識碎片進行深層次描述,并形成碎片化知識間的關聯,提高相互之間的匹配度,進而形成完整的、覆蓋全面的碎片化知識資源庫。二是將碎片化知識同構建主體(如讀者)、閱讀地點、事件等要素鏈接起來,凸顯網絡環境下多領域、多來源的資源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碎片化知識間交互、結構與群體智慧等特征,從宏觀上打造跨領域關聯的網絡環境[7]。
3.3 知識整合層
知識整合層是碎片化知識網絡模型的第三層級,這一層級借助本體映射機制和LOD云圖機制對不同領域和不同學科的碎片化知識進行規范描述,遵循標準化原則將云圖中的數據進行擴展、整合與關聯,形成面向網絡的開放式存取的系統格局。知識整合層既是碎片化知識網絡構建的最后一環,又是為讀者提供檢索與知識獲取的第一步,起到連接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橋梁的作用[8]。總之,數字圖書館應用關聯數據技術對碎片化知識進行發布和網絡構建,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既要為碎片化知識資源提供標準編碼語言,又要依據數據挖掘和整合技術為碎片化知識建立動態的網絡。
4 基于關聯數據的數字圖書館碎片化知識網絡構建策略
綜合上文所述,筆者認為,碎片化知識網絡構建既是數字圖書館建設的一部分,又是面向社會服務、提高服務效率的必然選擇,因此,筆者從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兩個角度提出數字圖書館碎片化知識網絡的構建策略。
4.1 開展機構間的協同合作
碎片化知識來源廣泛,圖書館在構建知識網絡時應擴充知識的來源渠道,加強機構間的協同合作。近年來,伴隨網絡的發展,知識庫聯盟應運而生,數字圖書館可以乘勢而上,構建碎片化知識的統一戰線,從而形成規模效益,實現碎片化知識的共享。
4.2 重視讀者反饋
數字圖書館構建碎片化知識網絡的出發點與落腳點都是為讀者服務、滿足讀者的實際閱讀需求,因此,讀者反饋必然成為影響知識網絡構建的重要外部因素。數字圖書館在構建碎片化知識網絡過程中要隨時關注讀者反饋。筆者認為,圖書館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衡量:一是讀者對碎片化知識的準確性與可靠性的反饋,二是讀者對關聯信息滿意度的反饋,三是讀者對閱讀環境安全性的反饋。總之,以可持續發展的眼光看待碎片化知識網絡構建工作,將會推動數字圖書館碎片化知識網絡的不斷完善。
4.3 發揮碎片化知識的驅動作用
在傳統的圖書館知識服務過程中,決策性驅動為主要的驅動方式,在這種模式下,讀者是被動地接收與獲取數據,館員也是被動地對資源進行存儲與建設。而在大數據網絡環境下,伴隨碎片化閱讀方式的興起,這種驅動方式顯然已經不合時宜,圖書館必須轉變數據庫建設理念,充分發揮碎片化知識的驅動作用以優化讀者體驗。
參考文獻:
[1] 程樹英,楊繼紅.基于碎片化檢索的數字圖書館知識組織與揭示研究[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20(2):18-21.
[2] 楊春妮.碎片化閱讀背景下圖書館用戶服務的優化策略[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9(11):105-107.
[3] 陽廣元.基于關聯數據的圖書館服務研究現狀與展望[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9(6):43-45,112.
[4] 楊洪軍,孫德忠,徐娟娟.網絡環境下碎片化知識學習策略[J].教育評論,2019(2):137-140.
[5] 邢雪.碎片化閱讀環境下圖書館數字閱讀服務建設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8(9):71-74.
[6] 趙夷平.基于關聯數據的機構知識庫資源聚合與知識發現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8.
[7] 丁夢曉,畢強,張晗,等.數字圖書館知識發現系統用戶交互優化研究[J].情報資料工作,2018(4):32-38.
[8] 任煒.基于關聯數據的知識網絡構建策略探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5(2):75-76,79.
(編校:周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