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我國基建行業發展迅速,更是在建筑工程行業中取得世界一流水平。鋼筋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占據主體地位,其施工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建筑工程的質量。雖然近年來我國建筑行業取得較大突破,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還是會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主要是通過鋼筋混凝土日常施工過程中常見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建筑工程中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并對其進行總結,以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 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研討
引言
鋼筋混凝土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是通過在混凝土中加入鋼筋網、鋼板或者纖維而構成的一種組合材料,并且與其共同作用以改變混凝土力學性質的組合材料。鋼筋混凝土已經成為建筑工程中的主體,造福社會。鋼筋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好壞決定了建筑質量,所以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把控鋼筋混凝土施工勢在必行,例如,常見的混凝土配比不良引起的孔洞現象,混凝土表層不均勻引起的蜂窩麻面,更為嚴重的漏筋、連接部位缺陷、混凝土結構外形缺陷等問題,以下內容以鋼筋混凝土施工中的問題為切入點,分析建筑工程中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
1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過程中常見問題分析
(1)混凝土配合比不良引起的孔洞?;炷僚浜媳炔涣家鸬目锥船F象主要是因為混凝土拌合物中出現物料松散、泌水、離析以及搗鼓不密實等原因造成的,澆筑混凝土結構以后由于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產生許多孔洞。究其原因主要是四大方面,一是配合比沒有經過詳細的設計和計算;二是原材料不符合配合比設計要求;三是儀器設備使用前沒有經過校準,四是施工質量管理不善。
(2)混凝土表層不均勻因為的蜂窩麻面。混凝土表層蜂窩麻面主要體現在混凝土表面有小凹坑與麻點,較為粗糙,無鋼筋外漏現象。造成混凝土出現蜂窩麻面現象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模板清理不徹底,存留水泥渣等雜物,拆模的時候就會造成蜂窩麻面現象的產生。其次模板之間的拼接不緊密、模板隔離劑、漏刷或者涂刷不均勻、拆模過早等都會造成蜂窩麻面現象的產生。
(3)漏筋。漏筋現象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是一個相對較為嚴重的問題,主要是指結構內部的主筋、副筋、箍筋沒有被混凝土包裹,裸露在表面的現象。漏筋現象會嚴重影響混凝土結構安全,長時間的裸露在外容易生銹,造成鋼筋與混凝土表面松弛,受外界因素影響容易形成開裂、鼓包等危害。產生漏筋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鋼筋下墜或者外移緊貼模板,在混凝土小構件中,由于石料等不確定因素,導致混凝土澆灌的時候填充不完全造成了鋼筋外漏。其次,混凝土配比不合理,施工過程中產生離析、漏漿等現象也會造成鋼筋外漏現象。
(4)結構連接部位缺陷。鋼筋混凝土結構連接部位缺陷主要體現為結構裂縫,往往存在于結構應力突變的位置,嚴重影響鋼筋混凝土結構安全,其產生的原因一般是由于施工不規范,混凝土夾渣造成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屬于結構外形上的缺陷,比如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翹曲不平、飛邊等等,這些現象一般在樓梯間出現的較多,因為施工條件有限,模板支撐不足或者支撐松動都容易造成此現象[1]。
2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常見問題解決措施
(1)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混凝土配合比工作。混凝土孔洞的有效預防措施,主要是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混凝土配合比工作,讓混凝土符合設計強度以及相關的性能要求。在實際的建筑施工過程中,存在按照經驗進行配比的現象,為了有效地進行預防孔洞現象的發生,需要加強現場施工管理,以及實驗室管理,相關的數據需經實驗室提供。通過實驗室進行相關的實驗和計算,使混凝土達到設計要求,在施工過程中控制好施工工藝,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預防混凝土孔洞現象的產生。其次在于原材料的控制方面也需要加強,進場之前需要經過專業檢測人員的檢驗,檢測其強度,在拌和的時候需要嚴格按照相關配比進行拌和,切勿隨意加水,防止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出現離析、漏漿等現象。
(2)強化模板施工工藝?;炷帘砻娴姆涓C麻面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模板施工不當造成的,為了能夠有效地預防蜂窩麻面現象的出現,首先,需要對模板進行徹底的清理,表面光滑無其他殘留物,其次,在進行模板搭接的時候要保持其緊密性,嚴密無縫隙,不會出現漏漿現象,如果在進行搭接的時候出現了縫隙,可以使用油氈紙、膩子粉、塑料條等材料進行封堵。在保證模板安裝全部符合設計要求的前提之前,進行混凝土澆筑前需要對模板進行充分濕潤,隨后清掃干凈均勻地涂抹隔離層,以便于混凝土成型以后順利脫模。
(3)防止漏筋。鋼筋混凝土漏筋危害較多,影響混凝土結構安全,所以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操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防止漏筋的關鍵在于鋼筋結構被混凝土全面包裹,其工作難點在于準確的確定鋼筋的位置,并且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多注意觀察,加強檢查力度,防止出現鋼筋下墜以及位移現象。為了防止漏漿造成的鋼筋外漏,需要模板搭接過程中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操作,搭接無縫隙,并且進行了充分的濕潤。
(4)防止連接部位缺陷。為了有效地防止混凝土結構連接部分的缺陷,在施工前需要對柱跟和剪力墻模板進行充分的清理,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施工工藝,需要掌握混凝土施工順序和方法。例如,在柱墻連接的位置澆筑5厘米厚度的砂漿,然后分次澆筑混凝土,在澆筑的過程中,每一次的澆筑不應該超過50厘米,并且進行充分的振搗,以保證填充密實,以避免漏漿現象出現。其次在于混凝土結構外形缺陷方面預防工作主要體現在模板施工過程中,比如模板搭接無縫隙,模板表面干凈無雜物,拆模過程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操作等等,最后就是對混凝土結構成品的保護以及養護工作,通過嚴格控制這些方面,能夠有效地避免混凝土結構變形帶來的危害。
3結束語
鋼筋混凝土充分發揮了兩者的優勢,提升了建筑結構安全性以及施工質量,增加了建筑結構穩定性。隨著我國基建行業的發展和進步,越來越多的新材料問世,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也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逐漸提高,通過對鋼筋混凝土施工過程進行嚴格把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質量,基于此,施工技術人員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地學習豐富自己,挖掘鋼筋混凝土的應用,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道金.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措施探討[J].居舍,2020(5):38.
作者簡介
姚海星(1990-),男,內蒙古自治區人;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工程師,現就職單位: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研究方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