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小微企業借助著政策的東風迅猛發展,已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是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是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論文基于供給側改革對小微企業發展的要求,探討了小微企業在營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建議與思考。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with the help of the policy. They have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an important for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ity.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supply-side re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rketing process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and pertinently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and reflections.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小微企業;營銷創新
【Keywords】supply-side reform;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marketing innovation
【中圖分類號】F276.3;F274?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0)12-0040-02
1 引言
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市場不景氣,競爭日益激烈,雖然有國家的政策扶持,但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小微企業目前所面臨的嚴峻發展形勢。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基于小微企業的自身特性,進行營銷創新是小微企業出奇制勝并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法寶之一。
2 供給側改革對小微企業發展的客觀要求
2.1 擴大要素有效供給,發展新興產業
供給側改革要求小微企業首先要補齊短板,優化各種資源配置,擴大產品的有效供給,著力提高供給的質量和效率。產品滯銷不僅僅是因為供過于求,還與產品能否滿足消費者需求有關。所以擴大供給不是一味地追求數量而是找出新的經濟增長點,在保質保量的基礎上開拓新的市場。
2.2 降低營銷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小微企業的資金負擔得到相當程度的減輕與緩解,小微企業要盡可能將資金用在刀刃上,減少營銷成本投入,尋求新的營銷方式和營銷渠道,在降低營銷成本的同時,擴大知名度,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增強有效供給能力。
2.3 推動科技創新,調整產業結構
小微企業應該推動科技和營銷的全面創新,堅持需求導向和產品專業化導向,實現從“迎合需求”到“創造需求”的轉變,加強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營銷方式創新,創造新供給,滿足新需求。
3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小微企業營銷創新存在的問題
在小微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在抓住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隨著各個行業的企業之間競爭愈發激烈,有許多因素和問題成為小微企業營銷發展過程中難以克服的關卡,小微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形勢不容樂觀。
3.1 營銷觀念落后,線上線下協同差
一些小微企業的領導者思想觀念落后、墨守成規、不懂變通,更不愿嘗試一些新興的方式、方法。在制定企業發展規劃時,不考慮企業當前所面臨的形勢和自身的發展需要,制定過高的發展目標,脫離了企業發展的具體階段,缺乏針對性、靈活性和創新性。對于發展初期的小微企業,市場銷售方式單一,多渠道經營方式的管理經驗不足,不能處理好不同銷售渠道的關系,致使線上和線下銷售更多的是競爭而不是互相補充,線上線下協同差。
3.2 渠道成本增加,利潤空間縮水
一些新興小微企業在進入市場初期,由于受到資金限制,在沒有看到利潤的情況下,廣告投入有限,不會進行大規模宣傳,中間渠道商會借此提高價格,使一些競爭力較弱的小微企業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毫無招架的能力,這嚴重影響了小微企業內部的再生產,企業可能會進入一種惡性循環的狀態,處于一個騎虎難下的尷尬境地。同時,還要面對商品成本上升,人工、房租、土地、物流成本的迅速增長,大大壓縮了小微企業的利潤空間。
3.3 先銷后款模式,資金瓶頸突顯
大多數小微企業都是初創企業,在發展初期,為了把握市場機遇,促進商品銷售,大多采取先銷后結賬的形式,這樣一來,極易造成資金回收困難,或者回收周期長,無疑增加了企業資金流動的負擔。另外,許多融資平臺不但門檻高,而且這些擔保、金融公司,融資時間長,手續煩瑣復雜,無形之中降低了小微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
3.4 市場定位模糊,忽視品牌建設
一些小微企業不了解消費者的真正需求,對消費群體的定位沒有針對性,產品發展方向模糊不定,缺乏市場競爭實力,造成產品只能在周邊地區銷售,無法開拓更廣闊的產品市場。同時,品牌建設在小微企業中尚未得到足夠重視和認可,一些小微企業對自身理念并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對品牌的研究和推廣不積極,暫時沒有意識到企業品牌對企業自身發展的深遠意義。
3.5 缺乏營銷培訓,團隊素質低下
小微企業為了節約開支,在培訓方面特別是在營銷創新這方面的培訓投入少之又少,導致銷售人才流失,銷售能力下降。同時,由于缺乏有效培訓和指導,在實際的銷售過程中,面對不同的消費者,銷售團隊缺乏基本的銷售技巧,做不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最終造成營銷能力下降、利潤壓縮、市場份額減少。
4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小微企業營銷創新的思考
4.1 轉變營銷觀念,整合營銷資源
營銷觀念的固執、墨守成規,是阻礙企業發展與進步的源頭。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推進,新的營銷方式和營銷觀念不斷涌現,小微企業只有時刻做好革新的準備,剔除陳舊思想,樹立新的市場營銷觀念,在創新中謀生存,進行靈活營銷,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和角度,設計出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才能讓小微企業保持營銷觀念與時代同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永葆生機和活力。
4.2 創新營銷渠道,深耕網絡營銷
面對市場上千篇一律的營銷手段和模式,加上頻繁的宣傳,消費者對企業各式各樣的宣傳已經產生視覺疲勞,單一的營銷手段已經難以滿足消費者的視覺和情感體驗需求,更不能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網絡營銷是企業營銷實戰與現代化通訊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憑借著范圍廣、成本低、速度快、信息獲取平等、不受企業規模限制等優點,為小微企業發展創造了優良的發展空間。隨著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的普及,微商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代名詞,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成為了“手機控”,小微企業可以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營銷策略,抓住時代個性化特點,創建公眾號,進行微博宣傳和微信推送、朋友圈分享等,將產品信息以最快速度傳遞到每個消費者手中,這不僅能提高小微企業的知名度而且還可以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信息網和貿易網,實現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
4.3 創新信息技術,實現錯位競爭
“互聯網+”的出現,為小微企業營銷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由滴滴打車與美團外賣所引領的企業創新服務模式,錯位競爭,打破了我國傳統行業一潭死水的現狀,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網約車案例,就是服務型小微企業成功的模板,不僅滿足了龐大的市場需求,而且對我國運輸行業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也對廣大信息技術的推廣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榜樣和動力。
4.4 樹立品牌意識,加強品牌建設
品牌不僅僅是一個logo、一個符號、一個文字,而是一個企業產品、制度、文化的綜合表現形式。品牌建設已經成為小微企業發展和營銷的必然趨勢。小微企業應該提升品牌和自主研發的意識,注重產品為小微企業帶來的附加值,樹立小微企業品牌特色,將企業推向更大的競爭舞臺。
4.5 加強團隊建設,提升自身素質
受環境的影響,很多高校畢業生尚存在不健康的擇業觀念,一心想擠進國企或上市企業的大門,當然,也由于小微企業規模相對較小,發展空間有限,制度和待遇都尚待完善,缺乏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極大地限制了小微企業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小微企業應該注重人才培養和企業的營銷團隊建設,有針對性地對員工進行培訓,建立個性化、有特色的薪酬與激勵體系,多進行換位思考,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責任感,提高工作效率,激發員工的潛能,使員工在小微企業能找到“家”的感覺,在公司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增強團隊凝聚力。
5 結語
現階段,國內企業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小微企業如果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的機會,第一,轉變營銷觀念,整合營銷資源;第二,創新營銷渠道,深耕網絡營銷;第三,創新信息技術,實現錯位競爭;第四,樹立品牌意識,加強品牌建設;第五,加強團隊建設,提升自身素質,從而抓住供給側改革帶來的機遇,結合國家政策對小微企業在融資和人才培養的扶持內容,以營銷創新帶動小微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榮濤.產能過剩形成原因與化解的供給側因素分析[J].現代經濟探討,2016(02):5-9.
【2】彭莉.小微企業微創新策略及其營銷價值理念構建[J].商業經濟研究,2015(27):97-98.
【基金項目】河南省社科規劃項目(2017CJJ100);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2019GGJS178);河南省軟科學項目(162400410530);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青年骨干教師支持項目(04)。
【作者簡介】孔令富(1982-),男,河南滑縣人,副教授,從事中小企業治理、管理創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