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新東


【摘? ? 要】融是一個時代發展的重要命題,融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融是思想的融合、資源的融合、市場的融合、傳播方式的融合;通過融合,達成整合,達到聚合;融成為中國商業期刊發展的重要特征,也成為中國商業期刊發展的方向與目標。本文以徽商傳媒的蝶變與創新為例,試論融媒體時代中國商刊的“融”發展。
【關鍵詞】徽商;資源;創新;媒體;融合發展
創辦于2009年3月的《徽商》雜志,始終堅持以弘揚徽商時代精神,發掘徽商文化精髓,推進徽商產業發展,促進中國徽商與世界經濟融合為宗旨;以整合徽商優質資源、服務中國經濟發展、推動徽商文化走向世界為己任,11年來憑借專業、深度、獨到的新聞報道以及整合創新的活動策劃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好評。
《徽商》雜志服務“徽商”這一商業群體,11年來不斷尋找、探索、校正、確定自身的媒體定位和服務定位,形成了卓有特色的媒體融合理念,探索出“徽商行動”,磨練出“徽商經驗”,鍛造出“徽商樣本”。
一、徽商傳媒的融合與蝶變
推動媒體融合發展,要堅持一體化發展方向,通過流程優化、平臺再造,實現各種媒介資源、生產要素有效整合,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質變,放大一體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1]
如何在日漸式微的傳統媒體大海中找到生路和出路,蝶變是一次脫胎換骨,一次鳳凰涅槃,而蝶變來自于思想的革命,理念的創新,思維的變革。
(一)做好內容
作為媒體,我們始終堅守內容為王的理念。積極的,有思想深度、有獨到見解、有時代溫度的報道,才能彰顯一本期刊的品格和風骨,才能在主流價值中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才能吸引一批忠實讀者。
《徽商》雜志堅持把打造內容質量放在首位,以內容建設為根本,讓內容成為思想傳播的筋骨。創刊至今,已經有153位徽商杰出人物登上封面,這些人物不僅是徽商文化的領軍者,還是中國乃至世界產業界的翹楚。世界500強位列91位的正威國際董事局主席王文銀,4次登上《徽商》雜志封面,表現了對我們所做報道的極大認可,也是我們對內容堅守的最好回報。
正是因為有著強烈的內容為王的意識,我們推出的主題策劃,不僅聚焦徽商主題,更聚焦火熱的時代。我們推出的新能源產業報道,挖掘地下非法金融的報道,對科技創新隱形冠軍和獨角獸企業的報道,頻獲安徽新聞獎一等獎等多種獎項。我們最先在安徽推出互聯網金融藍皮書,其推出的2015安徽P2P發展報告被央行主管的《普惠金融與小額貸款雜志》全文轉載。對內容的寬度、廣度、深度、高度的深入追求,成就了我們以內容為王的傳播理念,凝聚了一批徽商企業家,造就了徽商事業的新天地。
(二)做響名牌
名牌就是經過時間打磨,經過市場檢驗,具有強烈號召力和影響力的品牌。名牌意識的打造和樹立,正是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樹立自己的風向標,搶奪自己的話語權。
歷史上的徽商,創造了一批如“張小泉”“胡慶余堂”“王致和”等百年徽商品牌,而對“無徽不成鎮”“無徽不成商”“徽駱駝”的傳承和弘揚,既具有歷史價值又兼備現實意義。做好徽商品牌,既能在強手如林的市場找準“落點”,又能在時代高度上提升“起點”。
由徽商傳媒創新策劃的“徽商奧斯卡全球年度盛典”“徽商之夜”“尋找徽商最佳投資區域”“千名徽商輔導萬家在皖企業”五年行動、“徽商項目投融資峰會”“徽商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及高峰論壇”“徽商圓桌會”“中國徽商區塊鏈發展報告及論壇”等一系列創新活動,經過十年打磨與淬煉已經發展成徽商事業的新品牌。其中,“徽商奧斯卡”品牌活動更是被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譽為“全球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的徽商主題盛會”,已成功舉辦五屆,其商標及影響力獲得了國家工商總局與全球徽商的認可,也收獲了傳媒界的“點贊”。“徽商奧斯卡”獲得了2014年度全國報刊廣告“金推手”獎經典案例獎。
(三)做大平臺
在融媒體時代,我們要融的不僅是媒體的傳播手段和表達方式,更要融智、融市、融能,智慧、市場、能量的融合,創造出一個新的更大的平臺。這個平臺在資源整合、市場融合、發展聚合方面成為媒體改革的新動能。
一本《徽商》雜志發展空間有限,但卻可以成為一張流動的名片,不斷為新時代徽商發展賦能。徽商傳媒已由十年前創刊時的一本雜志、一家平面媒體,拓展和鑄造出今天的傳播推廣平臺、資源整合平臺、市場執行平臺、學術共享平臺、媒體融匯平臺。這“五大平臺”集聚了《徽商》優質資源,為徽商傳媒轉型升級提供了寬廣的空間,為徽商傳媒打造了一個從創意、研發、生產到組織、執行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創新服務平臺。這些平臺因為整合了全產業的市場資源要素,成為展現企業品牌,擴大企業美譽度的亮點與焦點,成為傳媒增收的賣點和支點。
(四)做優資源
今天世界的競爭就是一場資源的競爭。市場資源,人才資源,配置資源,誰擁有了資源,誰整合了資源,誰做強做優了資源,誰就會在競爭中擁有了破困局、育新機的能力。
創刊11年來,徽商傳媒,從一家單一的媒體,發展成為媒體經營為主,多業態多產業并進的媒體集團,成為“徽商優質資源整合者”。我們在媒體中開創性地創立了徽商全球理事會,徽商名媛薈、徽商商學院、徽商管理者俱樂部等組織,并根據自身服務特點,依托全球各地的安徽商會組織,開展多元多樣多彩的活動。目前在國內所有省份和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德國、英國等國家設立了聯絡處,并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全國安徽商會會長會議、秘書長會議,國內30多家省級安徽商會的秘書長成為徽商全球理事會的共同秘書長。理事會現擁有近500家成員,名媛薈現有100多家會員,每年舉辦幾十場各類經濟論壇及企業家互訪活動,打通項目、資本、資源等多個環節;并且在世界各地整合徽商力量,以文化為紐帶,找準發展的資源優勢,為中國商業期刊的融合發展探索出新路徑。
二、徽商傳媒的融合與創新
我們堅持導向為魂、移動為先、內容為王、創新為要,在體制機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術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建立融合傳播矩陣,打造融合產品,取得了積極成效。我們要立足形勢發展,堅定不移推動媒體深度融合。[2]創新從外部是一種引領,從內部是一種動能。這個世界發展的驅動力就來自于創新,不斷的創新讓我們改變自己,不斷的創新讓我們改變世界。
宣傳思想工作創新,重點要抓好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努力以思想認識新飛躍打開工作新局面,積極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難題的新舉措新辦法,把創新的重心放在基層一線。[3]而徽商傳媒的融合與創新也是踐行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體現出時代的精神與氣質。
(一)創新理念
徽商傳媒今天的發展,始終在印證一個道理,創新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扎實的追求。所有創新的引領,首要是理念的創新,理念的創新使我們擁有了更廣闊的視野和市場。
徽商傳媒在推動媒體資源集聚功能增強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創新商業模式。兩年一屆的“徽商奧斯卡全球年度盛典”,就是打造徽商資源付費品牌和體系的標志性工程。徽商傳媒將好萊塢奧斯卡的商業模式和徽商的文化品牌相結合,是針對徽商經濟、徽商企業和徽商發展的創新之舉。
而連續成功舉辦四屆的互聯時代徽商金融高峰論壇則是資源化運作的另一個品牌項目。徽商傳媒每年都會在互聯時代徽商金融高峰論壇發布《安徽互聯網金融發展報告》藍皮書,已經成為安徽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重要的風向標與節拍器。這不僅是我國媒體的首創,也為全國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做出了媒體應有的貢獻。徽商傳媒正在籌劃推出年度性《徽商發展報告》,將從產業分布、區域分布、資本市場、返鄉投資、高質量發展等方面,通過大數據采集、定性定量分析、典型案例解剖等手段,全面梳理全球徽商的現狀與未來,努力為高質量發展奉獻徽商經驗。依據于此,即將推出的“徽商融”的媒體融合產品將全新上線。
(二)創新服務
媒體的創新服務,應該跳出媒體思維,建立市場思維。在不斷的創新實踐中,我們認識到,服務意識的確立,服務能力的強化,是我們創新的重要一環。
在不斷的創新實踐中,徽商傳媒確立了用戶理念,有機鏈接用戶的上下游需求,牢固樹立產品思維、用戶思維、服務思維,逐步建立起以創新內容生產與需求定制為特征、可以無縫對接的平臺化服務戰略。
2015年8月底,年銷售額近3億元、擁有400多名員工的合肥裕森木業有限公司被曝出資金鏈斷裂,有個別媒體猜度炒作老板曹昌仁“跑路”,將裕森木業推向輿論風口浪尖。輿論越熱,媒體越要冷靜觀察。《徽商》雜志組織采編團隊歷經5個月時間,深入調查取證,圍繞裕森事件發展的脈絡,推出了一組包括通訊、評論共6篇文章在內的連續報道,還原事件真相。徽商傳媒還帶領徽商全球理事會企業家、金融機構專家、投資機構負責人共同走進裕森,徽商企業家們聯名發出倡議書——《請給裕森多一點時間》。合肥市經信委聯合市工商聯走訪調研企業,商討幫扶政策;銀行的抽貸行為戛然而止;一些消費者在看到相關報道后,紛紛打消了退貨、退款的念頭,“愿意等待裕森重新開工”。此外,一些知名投資機構向裕森拋來了“橄欖枝”。至此,裕森木業在徽商傳媒的呼吁與幫助下,最終“起死回生”。
經中國期刊協會批準同意,在徽商傳媒的積極倡議與推動下,在《浙商》《川商》《贛商》《楚商》《新晉商》等眾多商刊共同參與下,徽商傳媒發起成立了中國期刊協會商業期刊媒體分會,徽商傳媒被推選為首任主任委員單位,并且蟬聯兩屆中國期刊協會頒發的“優秀分會”獎。這使我們的融合服務又增加了新的維度,新的動能。
(三)創新模式
我們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4]
每一個媒體都有屬于自己最好的生長和發展姿態,而這個姿態就是媒體自身對發展模式的選擇。傳統媒體過去的生存發展模式遇到大挑戰,大顛覆,因此發展模式的融合創新成為我們在融時代致勝的法寶。
在做深做透傳統媒體的基礎之上,徽商傳媒以新媒體為抓手,積極尋求融合發展的新路。與過去簡單的廣告發行、宣傳報道、閱讀流量不同,徽商傳媒認真研究服務對象,研究市場需求,圍繞資源化運營戰略,以平臺、付費、共享為切口,精準把握服務主體,力圖實現創新超越。利用自身優勢為企事業單位和社團組織等做內刊服務,為企業提供產品定位、包裝、宣傳、內部管理、產品對接合作、資金困難解決、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服務保障等一系列服務。我們將工作的重心與重點,定位為從線下轉到了線上的融合。徽商傳媒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以內容建設為根本,遵循機構到位、人員到位、流程重塑到位、技術平臺到位的“四到位”標準,大膽運用新技術、新機制、新模式,在數據化、智能化、移動化、一體化的媒介深度融合上進行新的實踐和探索,從而構建了“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的全新融合傳播格局。
徽商傳媒先后創建了具有徽派特色的徽商視頻全球直播中心,重點發力全網覆蓋。為擴大傳播范圍,徽商視頻已經成功進駐抖音平臺,研發制作了適應抖音等多個平臺播出的短視頻產品,并與今日頭條、一點資訊、云掌財經、微視視頻等實現對接與聯動,在聯動中提升了影響力。
徽商傳媒開辦了《徽商訪談》《行走徽商》等視頻欄目和《徽商新聞早知道》等音頻欄目,以全媒體陣容、多元化方式,多次參與了全國兩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徽商大會等重大宣傳報道。徽商傳媒打造的從“相加”到“相融”的新型主流媒體,實現新聞產品深入融合、線上線下傳播融合、技術系統共享融合、策采編發流程融合和采編人員技能融合,并實現資源共享、平臺共建,切實提升了融媒體的實效與質量。
(四)創新業態
媒體的業態應該是市場需要什么業態我們就有什么,而業態的選擇不是來自我們自己,而是來自市場,來自創新。業態的創新,使我們的市場服務能力不斷提升,把握能力不斷強化,在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個維度上都有了巨大的收獲。
我們在已經創建并成功運作徽商全球理事會等資源化平臺的基礎上,又對服務對象、服務項目、服務內容進行了細化與深化,不斷提高理事會成員單位之間的走訪、互訪的質量和頻次,不斷加強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溝通與對接,不斷加大資源之間整合、聚合、融合的力度,有效提升了服務的專業性、精準性,成為企業合作與發展的“金推手”。
徽商傳媒策劃推出了《徽商領袖》《徽商精英》《太和藥商》《界首新徽商》等十余本專著,正在籌劃推出的《徽商年鑒》,將每年出版省內卷和全國卷各一卷,分別從市場主體數量、區域分布、產業分布、上市公司數量等方面,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記錄省內外徽商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徽商傳媒還通過利用自己的宣傳推廣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名牌溢出效應推出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領銜主演的《徽州女人》《女駙馬》《公司》等三臺大戲,創造了安徽演藝市場的多個“第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戲曲頻道為此推出十分鐘的專題;徽商傳媒與安徽省徽京劇院聯合主辦了“重走徽班路·徽劇徽商夢大型巡演”活動,將徽劇《驚魂記》推上了北京人民大會堂的舞臺,這是安徽媒體首次將地方戲曲推上首都最高級別的舞臺。徽商傳媒的創新融合發展,為媒體的轉型與融合找到了最好的注腳與佐證。
三、未來商刊的思考
主動的融,創新的融,發展的融,時代的融,成為一個融媒體時代“融”的王道,主動地融合上下游,主動地融入上下游,主動地融通上下游,必將為中國商業期刊找到融時代發展的正道。
(一)強化隊伍建設
人才是媒體實現融合發展的第一生產力,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在當前傳媒生態已經發生深刻巨變的新形勢下,媒體需要努力鍛造一批媒體新聞宣傳的高手,媒體運營的能手,造就一批平臺運營的里手,資源聚合的巧手等復合型人才。
(二)豐富線上線下
未來的傳媒業要不斷豐富與做強線上線下,以一鍵式抵達、一站式服務的高標準和嚴要求,以線上補充線下,以線下支撐線上。尤其是定位“徽商優質資源整合者”的我們,更應深入探索如何去創新做好線上線下服務。
(三)深耕平臺服務
通過十余年的創新與實踐,徽商傳媒深刻認識到,平臺是我們的生存之基、立足之本、發展之翼,應做好、做強、做大、做優平臺,細化、深化、強化和優化平臺服務,使資訊、資源、資本相互補充、相互支撐、相互給力,服務企業,成就媒體,服務平臺,融創未來。
(四)創新贏利模式
未來徽商傳媒將從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更好地為商會服務;二是更好地做好企業與政府之間的橋梁;三是更好地為政府招商引資做深做細做實服務。進一步加快推動徽商傳媒產業化、實業化、股份化、全球化的步伐,為徽商傳媒的高質量發展尋找的可持續發展的動能。
注釋:
[1][2]習近平.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J].求是,2019(06).
[3]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J].光明日報,2017-07-13.
[4]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節選)[J].求是,2016(01).
(作者:中國期刊協會副會長兼商業期刊媒體分會主任委員、徽商傳媒執行董事、《徽商》雜志社總編輯)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