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駿
11月24日,太原晉商博物館熱鬧非凡,“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太原市美術作品展在這里展出。100幅氣韻生動、個性鮮明的作品,描繪了太原山川勝形、人文歷史、時代風光和人民生活新風貌,給太原增添了一席文化大餐。
“太原近幾年來的發展日新月異,畫家用手中的筆來描繪太原轉型發展的成果,既錦上添花,又給時代留下了一個印記。”一位觀看展覽的市民意猶未盡。
著名畫家趙梅生展出的國畫《迷路》格外引人注目,作品題記中寫道:太原昔日城建落后,中央領導來晉視察曰:像到農村。而時過星轉,并州大地躍然奮進,南北綠洲映目,濱河兩岸繁花似錦,立交橋猶如飛龍,神清氣爽,宜居花園城市,指日可待。
《迷路》是趙梅生2009年創作的作品,此次展出意味深長,有了更深的解讀含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對人民群眾而言,公共文化服務是身邊貼心暖心的精神家園和心靈港灣。文化生活奔小康,既需要文化市場的繁榮,更需要公共文化服務的不斷發展。
太原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張翔洲介紹,創作期間,太原市書法、美術、攝影藝術家先后走進各縣(市、區)和東西山旅游公路及沿線景點、農村、企業、社區等各個區域采風寫生,共創作出2800余幅作品。一幅幅主題鮮明的文藝作品,為時代書寫,生動展示了太原的新變化。
書畫愛好者王鳶告訴記者,文藝工作者用自己的藝術形式,為我們呈現雄姿英發的新時代形象,讓我們從中感受到了藝術立心鑄魂、成風化人的精神力量。比如版畫作品《城市綻新容》,畫家用飽滿的熱情,描繪了為城市建設而勞動露出欣然笑容的民工,用點滴汗水譜寫著勞動價值,平凡而偉大。
太原東西山旅游公路,輻射百余處觀光景點,是承載人文歷史、傳承三晉文化的景觀長廊。畫家解剛以此為素材背景,創作了國畫《龍城飛虹》。
來迎澤公園游玩的運城小伙子劉讓深有感觸地說:“一幅幅精美的書畫攝影作品,為我們打開了親近文化的大門,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太原的巨大變化,又提升了我們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健康科學、積極向上、豐富多彩的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是高品質生活的重要內容。今年,山西省委提出建立“部門牽頭、賽事牽引、協會組織、政策激勵、群眾參與”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機制,通過群眾文化活動的方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和參與度,讓人民群眾真正成為公共文化的主體,共同創造高品質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