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已是十一月,一年又快到頭了,回憶起曾經從無到有的故事,呂梁市柳林縣高家溝鄉白家塔村的白俊年臉上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11月16日,《科學導報》記者來到白家塔村,白俊年告訴記者:“白家塔村2000余畝土地在互惠互利、合作共贏、讓利群眾、帶動脫貧的原則下,全部流轉到合作社進行統一管理與集中經營,徹底解決了村民們靠天吃飯、谷賤傷農的尷尬?!?/p>
原來的土地,只能種出幾口人的生計,卻種不出一家人的幸福,村里的農產品上不了檔次,村民們好不容易種出的玉米、谷子、土豆,準備運到山下賣個好價錢,常常還是遭遇尷尬,村里的老人常常對年輕人說“有本事就出去,不要再回來”。
一個從小到大寸步不離村子、叫白俊年的“后生”,偏不服氣,誓要顛覆“貧窮切莫枉思量”的固有觀念,特別是當選村主任后,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開啟了“土中刨金”的艱難跋涉。
2014年春節,白俊年擺好酒菜,招呼從四面八方回來過年的鄉里鄉親坐下來“擺龍門陣”。鄉親們你一言我一語地絮叨著,“父輩們從小就種地,種了一輩子,還是這么窮!”“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什么時候咱這也能好起來?”“難!怕是咱這把老骨頭等不到了?!卑卓∧曷犕辍膀v”地站了起來:“不修窯蓋房了,拿錢流轉土地,成立合作社建農業園區,誰愿一起干?”飯桌上的人先是一愣,然后異口同聲:“干,我們的土地全交給你了,再苦再難也要支持你!”
趁著酒席未散,白俊年宣布了翻天覆地的計劃:流轉全村土地,集中建設優質棗園、種植有機小雜糧、開辟綠色養殖業,建設一個村美民富人和旅游旺的美麗鄉村……
村民白耀斌老人這樣講述土地流轉給自己帶來的變化:“我現在是到地里上班了,干的活輕松,離家還近?!卑滓髮ν恋赜兄灸艿母星椋醇s定頭5年免費、第一批帶頭把家里的全部8畝多地流轉到萌興紅棗系列專業合作社,今年就可以收租金了,又能給合作社當工人。白耀斌越說越開心,就像金子貼在臉上,一直樂得合不攏嘴。事實上,像白耀斌一樣,受惠于土地流轉的貧困戶還有130戶。
土地流轉喚醒了白家塔村沉睡的資本,在合作社的有效組織下,經過近5年的努力,白家塔村鋪開的產業項目已經逐步開始體現收益。2019年,旱地西紅柿種植、蘑菇生產等達效的各項產業共產生了100萬元左右的經濟效益。
五六年來,白家塔的梁峁溝岔人歡馬叫、機聲隆隆,儼然成了柳林決戰完勝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臺田整治、建設機修梯田、砌筑蓄水壩體、增加造林面積,“一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項項干得風生水起,樣樣做得有板有眼。站在溝頂鳥瞰,大黃溝流域治理出的80余畝溝壩地盡現眼底。
流域頂部,是熱火朝天的機修梯田場面。白俊年指著遠處一處大棚說:“在建成10個菇棚的基礎上,我們還將新建20個大棚,蘑菇栽培擴展到50畝,爭取年產量達到50萬公斤以上,實現產值400萬元?!?/p>
柳林縣高家溝鄉鄉長王政說,合作社根據貧困戶的具體情況,量身定做的旱地西紅柿、富硒西瓜、花卉栽培、蘑菇生產等4項產業,可以帶動參與的貧困戶戶均年增收1.8萬元以上。
此外,“白家塔土地實現集中流轉,由合作社統一經營以后,村集體通過集體土地入股每年獲得分紅,既達到了集體經濟破零的要求,也把一大部分村民真正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還能夠享受到分紅收益??梢哉f是土地流轉,打開了脫貧萬千路。”王政肯定地說。
有一種信念叫“不甘”,它鼓舞著白家塔村的人們鉚足一股勁改天換地,此次白家塔村在精準脫貧大潮中,先后流轉全村2080畝土地,成立合作社吸納131戶貧困戶入社“當工人,領工資”,一部不屈于命運,不甘于貧困,竭盡拼勁、韌勁和闖勁,氣壯山河的攻堅深度貧困大劇,在這里“豪邁”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