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采訪記者常江文/攝
全國百家媒體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
近日,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八屆三次理事會圓滿閉幕后,進入到為期三天的全國百家媒體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攝影采訪活動中,來自中央、省地市縣主流媒體的中國新聞攝影學會理事和團體會員單位代表140多名記者,走進北京通州區,用鏡頭記錄了全球規模最大、藝術家最多、民營美術館最多的宋莊鎮;非遺文化、民俗文化聚集的臺湖鎮;滄桑的運河古鎮、以及千年歷史的“北京絹人”所在地張家灣……這里彰顯著地域文化的豐富多彩,成為了冬日里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走進臺湖鎮的北京文旺閣木作博物館,看到古代大運河上曾經劃過的船和物品。
□記者 常江/本版攝影
王文生(中),又名聞聲,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趙斌(左一)當代藝術家、主題公園設計師、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專業“畢創”指導教授。
司秋利當代陶瓷藝術館將宋莊的人文氛圍和自然景觀完美結合起來,至今已連續舉辦了四屆116 個國家的“為和平付諸行動”主題活動,以文化藝術交流為橋梁,來增進世界各國之間的理解與信任。
章華,現為中國雕塑學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委員會會員,其代表作《童年記憶》被北京國際雕塑公園永久收藏,還被中國奧組委收藏;《飛翔的夢》入選首屆中國國際美術雙年展,并作為“國禮”,永久保留在韓國首爾市鍾路區大學路。
岳敏君無疑是中國當代藝術最重要作品的創造者之一,以他名為《岳敏君:標志性笑容》的個展在美國紐約的昆斯美術館舉行。同年,他被《時代周刊》作為封面人物報道,并當選“時代周刊年度風云人物”。
元亨利文化藝術示范館,位于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宋莊畫家村,北京宋莊新聯會會長楊波于1996 年創辦。元亨利以“做中華品牌、創世界品牌”為目標,并榮獲“中國馳名商標”。楊波榮獲“中國優秀企業家”稱號。在上海世博會、北京園博會、米蘭世博會、2020 中國國際服貿會上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亮點。
□記者 常江/本版攝影
臺湖演藝車間里逼真的道具大桃,記者瞪大眼睛也分辨不出來。
臺湖演藝車間里的道具可以以假亂真。
北京文旺閣木作博物館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小學生,他們對中國古代木作農具既好奇又感興趣。
通州“非遺”民間藝術團在臺湖公園里表演。
北京交響樂團的演員在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排練節目。
□記者 常江/本版攝影
唐人坊創始人唐燕(左)挖掘有千余年的歷史的“北京絹人”的非遺制作技藝,并且利用現代材料與技術將“北京絹人”的傳統技藝發揚光大,制作的栩栩如生。因頭臉、雙手都用蠶絲制作,身體、服裝都選用上等絲綢、紗絹做成,因此得名“絹人”。
張家灣鎮齊善莊村的非遺傳承人張鳳霞,展示她制做的毛猴。
張家灣博物館里陳列著最重要的文物之一,是在這里發現的曹雪芹墓葬石碑。
張家灣古老的城門遺址。
張家灣設計小鎮已入住106 家企業,成為了設計小鎮、智慧小鎮、活力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