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彥剛,夏中華,楊永樂,任仰濤,常東偉,趙其兵,李珍富
(江蘇瑞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省小麥商業化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宿遷 223800)
瑞華麥516(原代號瑞華1426)是江蘇瑞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于2005年以洛麥21為母本、淮麥17為父本,通過人工雜交,后代經多年系譜法選育而成的高產、穩產、抗病小麥新品種,2018年5月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國審麥20180048。
瑞華麥516屬弱春性中早熟小麥品種,全生育期228 d,比對照品種周麥18早熟1~2 d,比對照品種偃展4110晚熟1 d。幼苗半直立,葉片寬長,葉色濃綠,分蘗力一般,耐倒春寒能力中等。株高79.2 cm,株型稍松散,莖稈彈性好。旗葉寬大、斜上沖,穗層厚,熟相中等。穗紡錘形,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飽滿度較好。平均成穗數604.5萬·hm-2,穗粒數34.9粒,千粒重41.6 g。
2015-2016年度參加黃淮南片水地組區試,平均產量8 122.5 kg·hm-2,比對照周麥18增產5.49%,差異極顯著,22點匯總,15點增產,增產點率68.2%,居冬水組3組區試16個參試品種的第9位。2016-2017年度參加晚播組試驗,平均產量8 377.5 kg·hm-2,比周麥18增產 2.58%,22點匯總16點增產,增產點率72.7%;比對照偃展4110增產11.17%,差異極顯著, 21點增產,增產點率95.5%,居第5組區試17個參試材料的第5位。兩年平均產量8 250.0 kg· hm-2,比對照周麥18增產4.04%,增產點率 70.5%。比對照偃展4110增產11.17%,增產點率95.5%。2016-2017年度同步參加黃淮南片晚播組生產試驗,平均產量8 403.0 kg·hm-2,比對照偃展4110增產8.7%,增產點率100%。
經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鑒定,2016年/2017年結果:條銹病:高感/慢;葉銹?。焊吒?高感;白粉?。焊吒?高感;赤霉?。褐懈?中感;紋枯病:中感/中感。田間自然發?。撼嗝共 ⒓y枯病輕,高感條銹病、葉銹病,中感白粉病。
經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瑞華麥516在2016、2017兩年的品質指標為籽粒容重804 g·L-1、805 g·L-1,蛋白質含量13.40%、14.30%,濕面筋含量29.2%、 32.6%,穩定時間4.3 min、4.6 min。兩年平均籽粒容重804.5 g·L-1,蛋白質含量13.85%,濕面筋含量30.9%,穩定時間4.5 min。
瑞華麥516適宜種植區:黃淮冬麥區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陽市和南陽市南部部分地區以外的平原灌區,陜西省西安、渭南、咸陽、銅川和寶雞市灌區,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高、中水肥地塊中晚茬田塊。適宜播種期為10月中下旬,適宜基本苗180萬~300萬·hm-2,如播期推遲,每推遲 1 d,播種量增加3 kg·hm-2。全生育期施純氮225 kg·hm-2,K2O為 300 kg·hm-2,P2O5為450 kg·hm-2。P、K肥作為基肥全部施入,氮肥45%~50%作基肥,40%~45%作拔節孕穗肥,5%~15%作后期追肥。冬前及早春及時防治雜草,返青后注意防治蚜蟲、條銹病、葉銹病、白粉病、赤霉病、紋枯病等病蟲害,根據天氣情況蠟熟期適時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