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昊坤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江陰 214405)
2010 年,教育部提出了《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其中指出:在高等學校中大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對于促進高等教育發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2015 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又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同年,國務院出臺《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由此,近年來,全國各高校都掀起了一輪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與研究的新高潮,創新創業教育成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重要方面[1-5]。又隨著習近平總書記對參加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高職參賽選手的回信,更是激起了各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廣大師生加入創新創業大浪潮中的積極性。因此,如何能在大賽中取得好成績,如何有效培養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越來越受廣大高職院校的關注。
以近年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結果來看,與學生自身專業緊密結合的科技創業項目越來越受專家評委的青睞,如2016 年西北工業大學“翱翔系列微小衛星”、南京大學“Insta360 全景相機”、山東大學“越疆DOBOT 桌面機械臂”等優秀項目。因此,同時培養高職學生專業創新能力與創業實踐能力顯得非常重要,文章提出的基于專業社團的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就是這樣一種結合學生自身專業綜合培養其創新能力與創業能力的模式。
根據調查顯示,高職學生最終選擇創業的人相對較少,這與高職院校相對缺乏的創新創業教育是息息相關的。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并沒有形成一個標準化制度化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有些院校在課程設置時幾乎沒有創新創業教育相關課程[6]。很多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僅浮于表面[7],里面很多工作由指導老師完成,學生自主或主動參與相對較少,從而導致創業項目很多但是最終孵化成功的卻很少,而這少之又少的創業典型又往往只是傳統創業或網絡創業,科技創業極少。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進入以創新為動力的知識經濟時代,國家的競爭實際上就是創新人才的競爭,我國要在國際社會上占有一定地位和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就需要培養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創新人才。與本科院校不同,高職院校培養的是具有必要基礎理論知識和擁有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等應用性專門人才,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如何直接與應用技術領域的創新水平有關,因此高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
目前,高職院校在學生創業意識與創業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方面,各高職院校已經開始努力建設相應條件,試圖通過各種方法來培養學生創業意識與能力。但是,相對于本科院校來說,無論是學校的硬件條件還是政策措施,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社會資源,都與實際需求所脫節,不能滿足學生創業意識與能力的培養。
對于高職學生來說,在專業理論知識學習和研究方面,與普通本科生存在一定差距,在自主學習研究方面的能力也略有不足。因此大多數情況下,高職學生的課外專業創新能力的提升與培養需要在專業指導老師指導下完成,而專業社團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在專業社團中,學生可以依托指導老師的項目,不斷鍛煉其專業方面的基本能力與創新能力,同時發揮高職學生在創業方面的特有優勢,將專業創新與創業相結合,如實用科技創新作品的推廣孵化、專業方面的服務外包等,不斷實踐,在提升專業創新能力的同時,培養創業實踐能力。
近年來,隨著高職師資要求不斷提高,一批自身專業能力過硬的研究人員紛紛加入高職教師隊伍,大大提升了高職院校科技創新服務能力,但教師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而高職學生自身能力又稍顯不足,因此提升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迫在眉睫。利用教師所建立的工作室為依托,下設學生專業社團,學生根據自身專業特點利用課余時間在指導教師指導下完成課外科技作品研究或者其它專業活動,從而提升自己創新創業能力的方式大有可為,不僅可以減輕老師科研壓力,還能鍛煉自身綜合素質,形成雙贏局面。
以江陰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系為例,整合系部資源,成立電子信息協會,以教師科研團隊為單位,內設一個個學生課外科研團隊輔佐教師完成各類科研項目,經過幾年的摸索,在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與雙創大賽中取得了一定成績與效果。如某教師科研項目“輸電線路綜合在線監測裝置的研究與設計”,團隊將項目分成若干字項目,學生團隊根據自身能力選取其中一個子項目進行研究實踐,在此期間,研究電源模塊的學生團隊充分發揮自身能力,利用科技作品的推廣價值,不斷挖掘內在條件,在專業能力培養的同時,結合作品創業價值,將兩者結合,參加了一系列創新創業大賽,在大賽中根據專家指導意見不斷打磨項目,在一次次失敗中一次次得到提高,最終獲得了2018 年第十三屆全國高等職業院校“發明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參賽學生的自身專業創新能力與創業實踐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效果顯著。
近年來,同時培養高職學生專業創新能力與創業實踐能力顯得非常重要,文章提出的基于專業社團的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就是這樣一種結合學生自身專業綜合培養其創新能力與創業能力的模式。文章分析了利用專業社團培養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可行性,并利用實例進行佐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與成績,可在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與教育中加以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