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榮平
(貴州民族大學 文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水語分3個土語區,分別為三洞、陽安和潘洞。潘洞土語以原都勻市陽和水族鄉潘洞大寨的語言為該區域水語代表,包括基場、奉合、陽和3個水族鄉,該區域內民族主要由水、苗、布依、漢族構成。潘洞土語內部主要使用水語和苗語進行交流。在3個水族鄉中,奉合現在還操水語的人絕大多數是從陽和鄉嫁到該地的水族婦女以及極少數遷入的住戶,其他均已操當地漢語。在語音特點上,潘洞水語有雙唇擦音以及鼻化喉擦音,尤其是雙唇擦音還分清濁,這在其他土語里還未發現。本文對潘洞雙唇擦音來源及其演變進行探討(1)列歷史語料均標注出處,其余語料均為本研究調查所得,并標注語點和發音人。。
nui12je33雪wu12jan33高高的u44糠/細粉末ui35辣繆(香料)
β-的例詞:
雙唇擦音在水語中目前只見于潘洞土語區內,關于這兩個聲母的描寫也極少。以上語料調查于20世紀80年代初,至今近40年,其中的關系及演變如何?先看這兩聲母近況:常用例詞中,-已不多見,如a22“云”、in22“串門/玩”、a12“杏子”等(2)潘洞語音發音人包括蒙家輝(89歲)、蒙家遠(50歲)、蒙耀遠(45歲)、韋布吉(25歲);基場語音發音人韋國權(83歲)、韋國前(86歲)、韋國躍(64歲)。。在調查中,潘洞語點里青年以下人們常把“糠”“辣繆”“山羊”的聲母-讀為xw-,受其后高元音u的影響,當舌根上抬時縮小與軟腭的縫隙進而發生摩擦變為x-,摩擦部位后移。
聲母β-的3個例詞中有兩個是擬聲詞,而擬聲詞隨意性較大,就如漢語形容汽車行進中的詞匯,有“嘟嘟”“滴滴”“嗚嗚”一樣,主觀意味較濃,穩定性不強。需要補充的是:現實中還有少量β-的例詞,如語氣詞βui31(表自責語氣)、擬聲詞βu53“呼喚”義(專用于男女青年社交場合)等。前述3詞在基場水語中分別讀為vam53、vak32、vu53。原文例詞記錄可能有誤,如βa:53潘洞現發音為βam53,βak短音應為βak32,且是形容出汗的樣子(汗如雨滴),不是“冒汗”。這3個詞匯通過解釋,一般60歲以上水語人還能發音,但不提示幾乎沒人再注意到,屬“喚醒”的詞匯了——就如水族古紡車各部件,年輕人很難再知道每個部件的母語讀音,故說β基本消失。

首先,鼻化擦音來源于清鼻音。水語語料見表1(3)本表語料源自曾曉渝、張均如著作中的例詞,同語族相同例詞見龍海燕文章。。

表1 水語鼻化擦音與清鼻音的對應


其次,鼻化擦音失去鼻流變為擦音。例詞見表2。

表2 水語鼻化擦音與擦音的對應



3.從語族角度看侗水語同類音變及演變趨勢,也存在鼻化擦音失去鼻流變為擦音的音變現象(同語族同類例詞及音變舉例詳見龍海燕《高洋侗話的鼻化擦音》一文,不再贅述),符合語族音變規律,這是水語鼻化擦音音變為純粹擦音的音變過程。

表3 水語雙唇擦音聲母的例詞對應

表3 水語雙唇擦音聲母的例詞對應
土語發音人毛巾山羊云蓋子肥胖串門/玩糠富裕三洞拉佑韋學道man35fu?31fa33qam33pin35pi31fi?n22fu?35fu35水東板引韋述啟man35fa31fa33pin35qam33pi31?a:n33fa55fu35三都中和石莉芬man35fa31fa33pin35qam33pi31?a:n33fa24fu35三洞蘭領石秋月man35fa31fa33qam33pi31?a:n33fa55fu35獨山合水李冬領man35fu?31fa33qam33pi31fi?n22fu?35fu35陽安定龍楊承慧man35——————fin35pui31pjan33pa35fu35三都廷牌韋星娥man35fu?31fa33qam22pin35pi31fi?n22fu?35fu35基場韋國躍fi?22fu?31fa22qam22fin35fi31fi?n22fa55fu35潘洞蒙家遠?i?22?u?31?a22?in35?i31?i?n33?u?44?u35
5.雙唇濁擦音β的消失,第一部分相當于說該聲母已經完成了向同部位的唇齒音v的演變,因為上文所涉例詞聲母都已演變為v-,而且在進行水語數據庫錄音中也沒有發現β,所以可以說β已消失或完成了v-β-的語音演變。加上前述f--,可以說潘洞雙唇擦音向同部位的唇齒音演變。這種語音的演變方向和層疊性對類似的水語音變有參考意義,尤其在“分化——接觸”的語境中。
根據對水語3個土語區語言的研究,目前,水語擦音系統性較完整,語音空格極少,至少有6對擦音曾在水語出現,如表4:

表4 水語的擦音系統
對上表的分析如下(表中帶“*”為歷史的擦音):
1.根據徐通鏘語言擬測的空格理論[4]266-230,在水語擦音這個封閉對稱的系統里出現的不對稱語音現象,是我們考察水語擦音音變的切入口。從表4可知,水語擦音系統語音空格極少。
2.水語擦音音變演變主要發生在相同或相近部位。如曾曉渝教授對水語聲母演變推論中就有擦音間的歷史演變:
3.空格說明:v(w)共存于水語多數地區,如潘洞水語中wan12“天”也可以說為van12;wa35“翅膀”也可說為va35。從曾曉渝的擬測中濁音是存在過的擦音聲母,與清音對稱而存。至于j,我們認為由自由變讀和漢語的影響而來,理由是舌面中音j水語僅此一個,而與舌面前音同部位的卻還有,h,,等。受漢語拼讀習慣的影響,自由變讀為j,兩者都是濁擦音,發音部位極其相近,在水語內部和j不區別意義,如潘洞水語i12和ji12都有“刺”義。加上曾曉渝教授s-(雙數調)-的擬測,和是對稱的一對擦音。
根據當下水語擦音使用的實際情況和歷史擬測研究,水語的擦音語音空格少,系統性較為完整,符合語音歷時的音變規律。水語擦音從歷史中走來,又將向何方演進?根據上文的顯示,擦音從發音復雜的清化、鼻化聲母演變而來,由發音方法繁雜到趨于簡化。甚至是緊喉音“”的脫落,鼻冠音mb、nd鼻音成分的逐漸弱化,聲母附加成分逐漸遺落,這些都是當下水語正在發生的音變現象,也體現了語言經濟性的演變原則。
潘洞水語雙唇擦音正處音變的階段,其中濁擦音已經完成向同部位唇齒音的演變即v-β-,β基本消失,清擦音也正處在向同部位的唇齒音演變的過渡階段即f--。對水語雙唇擦音來源及演變的考察,一方面證實了一部分擦音來源于清鼻音的語族語音演變的擬測,即一方面也為擦音的未來演變方向做好活態語料的整理,為更清晰的語族擦音來源及演變做好水語的共時記錄,這是歷史語言學的一部分。
從水語擦音較為整齊的對應來看,水語擦音在整個語族的擦音系統里相對完整,如同語族的毛南語、布依語、侗語、壯語、佯黃話、拉珈語等,它們的擦音語音空格要多一些。擦音演變的分化、合流,又在歷史的延續中與其他語言的接觸,進而形成了現在龐大又繁雜的水語聲韻母系統。這對于考察語言的類型、音變、語音構擬等都有積極的參考意義。尤其是水語中保留的諸多古音,在現代水語的發展中這些古音特征在局部地區正處于不穩定的演變狀態,如古語音附加成分的脫落、趨向簡化的過程,以及從有區別意義的語音特征演變為無區別意義的語音特征,其所處的社會語境如何?這是未來深入研究需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