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宇鵬, 周思琪, 劉 凱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 北京100044)
紅外吸收法是測量鋼鐵材料中碳元素的主要方法之一,碳是鋼鐵材料中的重要組成元素,影響鋼的強度和硬度。 準確測量碳元素的含量,并給出一個高包含概率,低分散性的參數,才滿足越來越嚴格的質量要求。本篇參考JJF 1059-2012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及表示,根據分析實際確定幾個主要不確定度分量, 對相關試驗分析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將稱量好的屑狀樣品置于石墨坩堝中, 送入高溫爐中,在氧氣流中將碳轉化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利用氧氣流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紅外吸收譜進行測量。
氣體分析碳元素的數學模型通式(分析結果計算式)可表示為:

式中:A、m—樣品的吸光度或峰高或峰面積 (儀器以測量值表示,下同)和稱樣量;CB、mB、AB—標準物質的碳含量、稱樣量和吸光度。
試驗儀器為鋼研納克CS3000 型紅外碳硫分析儀(UC=0.012%),氮氣壓力為3MPa,氧氣壓力為2MPa,分析流量保持在3L/min,分析過程中,采樣時間取30s,沖洗時間取12s, 加熱時間取20s。 稱量樣品使用賽多利斯BS124S 型分析天平,檢定允許差±0.1mg。
用高頻燃燒紅外吸收法[2]測定45#鋼中碳含量,以機字79-09B 45#鋼標準物質校準紅外碳硫分析儀 (校準測量進行一次), 樣品測量結果分別為0.468%、0.459%、0.461%、0.457%、0.466%,標準物質和樣品稱量0.3g。
紅外吸收氣體分析測量不確定度主要來源于以下分量:①測量結果的重復性;②天平稱量的不確定度;③標準物質標準值的不確定度;④儀器分辨力的不確定度分量;⑤標準物質校準儀器的變動性。

表1 樣品重復測量結果




測量時儀器顯示最小單位為0.0001 (分辨力δx)[1],其標準不確定度u(x)=0.0001×0.29=0.000029,儀器讀書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urel(δx)=0.000029/0.4622=0.00006274。
碳素結構鋼C 工作曲線測量數據如表2 所示。

表2 碳素結構鋼C 工作曲線測量數據
根據測量數據,C 元素的工作曲線的回歸方程式擬合為y=23.101c+0.3028,a=0.3028,b=23.101, 曲線相關系數為R2=0.9995,見圖1。 圖中:Y—儀器的測量信號(峰面積);a—工作曲線截距;b—工作曲線斜率;c—測量樣品中氣體元素的含量。

圖1 C 工作曲線
則由工作曲線變動性引起樣品氣體元素的含量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u(c)為:

由以上數據計算得sR=0.038757257,u(c)=0.000919383,urel=(c)0.0019891456


取95%置信水平,包含因子k=2,計算擴展不確定度U=2×uc(ωc)=0.00635%,取一位有效數字,U=0.006%。則樣品碳含量的完整結果可表示為ωc=(0.462±0.006)%,k=2。
本篇從五個主要方面評定優質碳素結構鋼中碳含量的不確定度, 發現最大影響分量是標準物質標準值的不確定度。標準物質定值的不確定度通過測量傳遞給樣品測量結果。 根據評定結果,樣品的不確定度和標準物質定值的不確定度在同一水平,因此可以說明滿足日常檢測分析的需求。各個分量影響的大小可以指導我們提高分析結果準確性。 通過多次測量減小A 類評定不確定度,選擇含量組成與樣品大致相同的標樣校準儀器穩定性, 用于繪制工作曲線的標樣分析結果要盡量平行, 且必須符合標準要求的允許差,才能得到線性化良好的工作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