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東芳
(甘洛縣新市壩鎮中心衛生院,四川 甘洛,616850)
高血壓被列為人類最大的威脅之一!據有關統計,目前全球高血壓患者已經超過10 億人,其不只是表現為血壓的升高,還會傷害腎、眼、心、腦,使得腎功能減退、視力下降,誘發冠心病、腦血栓等,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猝死!

?
高血壓是全社會面臨的常見病,此病一旦發生,終身攜帶。因此,我們應高度重視該病,知曉高血壓相關知識。首先我們要了解高血壓的癥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很多人工作壓力很大,生活壓力接踵而來,導致飲食和日常生活處于極其不穩定的狀態。簡單來說就是生活中有各種不規律的生活習慣,使身體機能變得越來越差,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目前的臨床研究,對高血壓的病因還不是很清楚,因為其發病原因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高血壓主要的表現就是血壓升高,隨著病情的惡化,其他器官也常受到影響,如心臟、腦、腎臟等器官,最終導致發生高血壓心臟病、心力衰竭和腎功能衰竭、腦出血等并發癥。
1.遺傳
眾所周知,基因的遺傳是很明顯的。據臨床醫學調查,在高血壓患者中大約有30%-50%是遺傳發病。因此,對于有家族高血壓病史的人群,應定期到醫院進行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2.人文精神與環境因素
人在長期精神不穩定的狀態下,容易產生各種疾病,包括精神緊張、興奮、焦慮,或者受不了周圍的噪音。這種情況下,情緒波動特別大。人的情緒很容易受到外界或周圍事物的影響。一旦人的情緒不能有效調節,就會引發疾病或加重疾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盡量讓自己保持穩定的狀態。
3.年齡
一般來說,年齡越大,高血壓發病率越高,呈正比例上升趨勢,發病率一般在40 歲以后增加。所以,隨著年齡的增長,要做好自我保健,不要以為自己還在很年輕,不可能患上高血壓。
4.生活因素
飲食不規律,作息時間不規律,鈉鹽過量食用,平時大量飲酒,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吸煙等,這些都是生活中可能導致高血壓發生的誘因。
5.藥物影響
包括避孕藥、止痛劑或服用過多的消炎鎮痛劑,都會導致發生高血壓。
6.其他
患有肥胖癥、睡眠暫停呼吸綜合征、甲狀腺疾病等,以及一些腎上腺疾病也會引起高血壓。
1.飲食要清淡
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黃瓜、芹菜、沙拉、大蒜、茄子、蘋果、梨、香蕉、紅棗、西瓜等富含鉀、鎂的食物。同時,避免吸煙和飲酒。還要避免暴飲暴食,以免引起血壓波動和引發并發癥。
2.運動不要過量
不宜劇烈運動。高血壓患者可以適當地運動,但不能在高溫、高潮和低溫條件下進行運動。還要注意通風,不應盲目地增加運動量,以避免過度消耗身體體能,導致血壓迅速增高。
3.保持情緒穩定
保持情緒穩定讓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夏季的高氣溫易讓人產生浮燥的情緒,高血壓患者應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心情愉悅。這樣才可以讓自己的血壓保持穩定。
4.睡眠要充足
夏季天氣炎熱,對睡眠有一定的影響。高血壓患者應避免熬夜,將室溫調節在26-28 度,創造安靜舒適的入眠環境。除了睡眠外,他們每天應睡半小時左右的午覺,這有助于保持血壓穩定。
1.每天合理搭配患者膳食,保證營養攝入滿足身體需求。叮囑患者每天的攝鹽量不能超過5 克,應以清淡為主。每天應保證攝入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向患者強調吸煙和喝酒對疾病的影響,勸導其盡早戒掉。
2.盡量讓病人開心,讓病人在生活中保持一種舒適的狀態,不要有太多的情緒波動,更不要突然情緒高漲。
3.讓患者定期鍛煉,不僅可以開闊思路,還可以促進患者全身血液循環,對患者病情的改善有很大幫助。
4.讓患者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定的瀉藥。
5.高血壓本身是一種終身的慢性疾病。高血壓患者需要堅持長期定期治療和保健,在一定好轉或緩解后不能擅自停藥,也不能隨意增減藥物。家屬要記得定期帶病人到醫院完成復查。如果在家里病人出現頭痛、頭暈、胸痛等不適,應立即帶到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避免病情加重或出現并發癥。
6.謹遵醫囑,按時服藥。在服藥期間自己監測血壓,然后做好記錄。
7.家屬應多了解高血壓相關知識,合理安排患者的日常生活。
高血壓不是簡單治療就能治愈的疾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有自我意識,保持情緒穩定,做好日常護理,合理飲食,規律生活。除了患者本身要愛護自己的身體外,患者家屬也應多給予照料。患者不要在病情好轉時擅自決策,應始終遵從醫囑,合理用藥,避免病情加重。同時,患者應記住自己復診的日期,定時到醫院檢查和用藥,維持穩定的病情,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