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華
(南昌市第三醫院CT/MRI室,南昌 330009)
原發性肝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隨著飲食結構改變、人口老齡化以及不良生活嗜好等因素,導致其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和年輕化趨勢[1]。但原發性肝癌早期缺乏臨床特異性表現,或癥狀被其他疾病所遮掩,導致其臨床診斷出現誤診或漏診,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恢復[2]。隨著影像學診斷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CT以及磁共振(MRI)技術成為原發性肝癌的首選影像學診斷手段,并受到患者和醫師的青睞和關注[3-4]。為進一步了解64排螺旋CT聯合MRI在原發性肝癌患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并為臨床相關研究提供參考依據,本文對92例手術病理診斷明確的原發性肝癌的影像學表現進行分析,將結果報告如下。
納入標準:符合臨床原發性肝癌臨床診斷標準,且均經術后病理證實為Ⅱ—Ⅲ期患者;無精神障礙,依從性較好;知情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非原發性肝癌者;合并其他嚴重臟器損傷、精神類疾病史者;孕產期者。
選取南昌市第三醫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92例手術病理診斷明確的原發性肝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以術前接受單純MRI檢查的50例患者作為MRI組,術前接受64排螺旋CT聯合MRI的42例患者作為聯合組。MRI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35~75歲、平均(52.41±7.87)歲,肝右葉29例、肝左葉21例,病灶數共60個;聯合組,男25例、女17例,年齡38~70歲、平均(52.20±7.95)歲,肝右葉24例、肝左葉18例,病灶數共52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MRI組:檢查前囑患者禁食禁飲4 h及以上,入室后指導患者取常規仰臥位并放松身體,采用德國西門子公司的1.5T高場磁共振儀器進行腹部掃描,矩陣、掃描野分別設置為205×256、280×280×350×350,按照操作對患者進行橫斷位、冠狀位及矢狀位常規掃描,自旋回波序列分別為T1W1,SE序列,T2W1,FSE序列;平掃結束后靜脈推注15 mL釓噴酸葡甲胺鹽(Gd-DTPA)行橫斷面及冠狀面加強掃描。
聯合組:同MRI組先行MRI掃描檢查,7 d內另行CT掃描。CT檢查前囑患者禁食8 h以上,提前20 min攝入800~1000 mL溫開水,患者入室后指導其取常規仰臥位,囑其保持呼吸迅速,采用美國GE公司生產的64排螺旋CT機于患者屏氣狀態下行全肝掃查,觀察其肝臟大小、病灶占位、密度、邊緣、包膜等及鄰近組織情況;平掃結束后根據需要采用高壓注射器經患者肘靜脈注入85 mL碘海醇進行全肝動脈期、門靜脈期及延遲期增強掃描。
2組檢查均由同一組放射科醫生完成,檢查結果由2名臨床經驗豐富的主任醫師進行復核。采用1~5分制對CT減影圖像及MRI增強圖像中感興趣區進行評分,其中確定有殘留強化區計5分,可能存在殘留強化去計4分,不確定有無殘留強化區計3分,可能無殘留強化區計2分,確定無殘留強化去計1分。
統計2組診斷符合率,比較2組對原發性肝癌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
應用SPSS 23.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組影像圖片見封四圖1—2。
聯合組臨床診斷符合41例,漏診1例;MRI組臨床診斷符合40例,誤診2例,漏診8例,聯合組診斷符合率明顯高于MRI組(97.62%比80.00%,χ2=6.731、P=0.010)。
聯合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及陰性預測值均明顯高于MRI組(P<0.05),2組陽性預測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目前臨床對于原發性肝癌的診斷方法較多,如血清甲胎蛋白和其他腫瘤標記物,但特異性較低,因此臨床實用性仍有待加強;而影像學檢查憑借無創、可重復性高以及檢查時間短等優勢被廣泛應用于臨床[5]。胡元清等[6]將100例原發性肝癌患者隨機分為MRI檢查的對照組和聯合多層螺旋CT掃描的觀察組各50例,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診斷準確率和Kappa值分別為96.00%和0.87,具有較強的一致性,而對照組分別為74.00%和0.72,不僅準確率降低而且一致性一般。本研究結果也證實相比于單一MRI的80.00%診斷符合率,聯合組其臨床診斷符合率為97.62%(P<0.05),提示64排螺旋CT聯合MRI檢測具有較高的診斷符合率。
本研究對聯合檢測的應用價值進行進一步的比較,結果顯示聯合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及陰性預測值均明顯高于MRI組(P<0.05)。有研究[1,7]認為,原發性肝癌患者受疾病的影響會導致肝細胞的形態、大小以及影像學特征發生異常改變,雖然借助CT能夠對正常肝細胞和癌變肝細胞進行有效鑒別,但單純CT分辨率較低,因此無法對松散分布的肝癌細胞與周圍正常組織,進行有效鑒別;而MRI檢測技術不僅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而且還能夠通過多角度、多層面和多參數進行掃描并獲取圖像,尤其對軟組織具有更高的分辨效果;借助MRI還能夠更為清晰地顯示肝臟內部的血管分布、走行以及血流信號,因此對原發性肝癌的腫瘤壞死區域的定位和定性更為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