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偉
(福建晉江天然氣發電有限公司,福建泉州362251)
某燃氣發電廠通過管道供應天然氣,天然氣調壓站配置有1臺天然氣入口緊急切斷(以下簡稱ESD)總閥,4臺單元機組ESD閥。單元機組ESD閥擔負著機組出現故障時切斷燃料的重任。機組正常運行時,ESD閥通過電磁閥得電充入壓縮空氣處于常開狀態;在機組出現大量漏氣等故障時,操作員可通過關閥操作使電磁閥失電,空氣泄壓以關閉ESD閥,緊急切斷天然氣供應。
某日該電廠啟動1、2號機組調峰運行,運行期間出現2臺機組單元ESD閥同時關閉,機組入口天然氣壓力快速下降,隨后天然氣壓力過低,機組熄火跳閘的故障。
故障發生后,運檢人員現場檢查1、2號機組發現,ESD閥都處于關閉狀態、ESD電磁閥失電。熱控人員對ESD閥控制裝置進行檢查發現,PLC系統處于失電狀態,進一步檢查PLC的進線UPS電源空氣開關處于斷開位置,送上該空開后PLC恢復供電,但PLC電源模塊顯示異常,因此判斷PLC電源模塊出現故障。熱控人員立即更換PLC電源模塊,從供電安全性角度考慮,將給PLC供電的UPS空氣開關一并更換。更換后重新送電,PLC電源模塊恢復正常,故障消除,機組根據調度令恢復運行。
機組正常運行時,天然氣ESD閥通過電磁閥得電處于常開狀態;電磁閥失電時,ESD閥即自動關閉。
ESD電磁閥供電布置:天然氣調壓站MCC母線電源取自集控樓PCA段及PCB段,經雙電源切換裝置后供電;調壓站MCC母線上帶有UPS裝置電源負荷,UPS裝置輸出供PLC電源模塊,如圖1(a)、圖1(b)所示;UPS裝置輸出另有一路經220 V/24 V的AC/DC轉換裝置至單元機組ESD電磁閥電源,如圖1(c)、圖1(d)所示。
UPS裝置電源開關,即圖1(a)QF6開關跳閘后,UPS切至蓄電池組工作,蓄電池組持續工作至電量耗盡后,UPS裝置完全失電,ESD電磁閥失去電源引起ESD閥關閉,切斷天然氣。
檢修人員雖然檢查發現PLC電源模塊有故障,但其上級開關,即圖1(b)1QF7開關并未跳閘,可排除PLC電源模塊故障引起UPS裝置電源開關跳閘,分析是由于UPS裝置電源開關,即圖1(a)QF6開關性能下降引起的開關自身跳閘。
天然氣調壓站MCC母線電源取自集控樓PCA段及PCB段,經雙電源切換裝置后供電比較可靠,但是從母線向下級供電至單元機組ESD電磁閥只有一路電源,即圖1(a)QF6開關。供電回路上雖然設置有UPS,但UPS裝置未設置電源失電監測報警,因此在UPS進線電源失去后自動切換至蓄電池供電時,無相應報警發出,無法及時發現故障并進行有效處理。
為提高ESD閥供電可靠性、機組運行穩定性,電廠技術人員針對系統設計上的缺陷提出以下技術改造措施:


圖1 調壓站MCC控制柜配置接線圖
(1)將機組ESD電磁閥電源回路與PLC電源回路分離(PLC電源仍采用原有電源接線方式),改為獨立供電。對ESD電磁閥采用雙冗余配置、每個電磁閥獨立供電方式,一路通過1號機組UPS和集控保安段經雙電源切換裝置后供電,另一路通過3號機組UPS和集控保安段經雙電源切換裝置后供電,如圖2(a)所示,并設置兩套獨立的UPS蓄電池組供電模式。兩套UPS輸出經整流后組成兩個獨立的DC24 V供電系統,如圖2(b)所示,分別輸出兩條獨立的DC24 V母線給ESD閥雙冗余配置的兩個電磁閥供電,如圖2(c)所示,以此提高ESD閥控制電源回路供電的可靠性。


圖2 調壓站ESD閥控制改造原理圖
(2)增加UPS進線電源消失監測報警,在兩路AC220 V輸入和兩路DC24 V電磁閥電源增加輔助繼電器對電源進行監測,報警信號接至操作臺聲光報警器,實現實時監視UPS進線電源狀態,達到可及時發現電源跳閘、電磁閥失電等故障的效果。
該電廠通過技術改造,ESD閥供電可靠性大大提升,后續運行再未出現機組ESD電磁閥失電導致ESD閥誤關的現象。
機組安全穩定運行、可靠供電始終是電廠的第一目標。作為一線工作人員,一方面對于影響電廠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的設備,應加強維護,并主動排查其中存在的風險隱患,提升設備運行可靠性;另一方面,在發生故障后應及時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切實防范故障再次發生,并通過舉一反三排查其余設備,促使機組運行的可靠性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