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景宇
摘 要:城市公共藝術的建設能夠有效提高城市知名度,同時還能增加城市文化底蘊,從側面推進地方經濟發展,而在眾多城市公共藝術中,陶瓷藝術的應用極為常見。陶瓷不會腐爛,利于永久保存,是現下城市建設中的重要文化建設材料。我國有非常悠久的陶瓷歷史和深厚的陶瓷文化,在城市公共藝術中使用陶瓷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發揚,也能夠為現代城市生活添加新的元素與藝術氛圍。文章對陶瓷在城市公共藝術中的應用進行分析,通過介紹陶瓷的特點與應用價值,對陶瓷如何在城市公共藝術中應用進行研究,以促進我國城市公共藝術的發展。
關鍵詞:公共藝術;陶瓷;城市文化
在當前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提高精神文明建設成為重要的任務之一,城市公共藝術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宣傳傳統文化,提高城市的可觀賞性與宜居性。在城市公共藝術中,有許多藝術表現形式,其中陶瓷是一種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與建設材料。陶瓷是我國傳統的藝術形式,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在城市公共藝術中多以雕塑的形式進行展現。由于陶瓷的抗腐蝕性與耐磨性非常好,且具有豐富的外形與色彩,在城市公共藝術中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通過與城市文化與地域特點相結合,陶瓷在城市公共藝術中可以迸發出巨大的生命力,為城市居民帶來美的感受。
一、陶瓷的特點
陶瓷在我國擁有非常久遠的歷史,遠在先秦時代,陶器就是我們居民的重要生活器皿。陶瓷本身具有非常好的耐熱、耐磨以及抗腐蝕能力,因此可以在環境中長時間保持穩定。陶瓷的原材料易于得到,且價格低廉,應用于城市公共藝術中具有很好的經濟性。但是,陶瓷的脆性較大,受到沖擊時易出現碎裂,而且陶瓷損壞后不具備回收價值。因此,在實際應用中要綜合考慮陶瓷的特點,發揮其優勢,回避其缺點。陶瓷的可裝飾性非常強,在燒制完成后還可以運用釉料對其表面進行裝飾,因此其色彩豐富多變,表現力極強。隨著陶瓷的發展,其已經從生活器皿等常規應用走向了藝術品等應用,在城市公共藝術中,陶瓷的應用將進一步發揮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展現出獨有的魅力。
二、陶瓷在城市公共藝術中的價值
城市公共藝術的水平體現了一個城市的文化屬性,在現代城市建設中,不止追求大而廣,更追求精與美,城市公共藝術正是精與美的直觀體現。在城市公共藝術的規劃設計中,我國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陶瓷一直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陶瓷不僅原材料來源易于得到且成本較低,而且在復雜的戶外環境下可以長期存在,耐久性、耐腐蝕性以及抗磨性都非常突出,可以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自己的藝術美感。陶瓷藝術在我國歷史中影響極為深遠,并且早已名揚世界,在歷史的長河中,其承載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與內涵。陶瓷應用在城市公共藝術中具有多方面的價值,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陶瓷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符號與文化載體
陶瓷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與歷史傳統,是中國自古流傳下來的手工藝品技藝,是我們文明的重要載體。在歷史上多個時代中,陶瓷藝術都體現了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水準,一定程度上,陶瓷的興衰史是我們古代王朝的興衰史。陶瓷的發展總是與時代文化相互契合的,在現代城市公共藝術中應用陶瓷元素,是對陶瓷藝術與文化的再一次發揚,也可以在新時代體現出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陶瓷本身具有的文化屬性要與城市地域文化相互結合,通過融合發揚才能更好地體現其文化載體的作用。比如,在南昌文化廣場上用巨型陶瓷所做的壁畫寫著“打響第一槍”,其既對這座城市的歷史時刻進行了記錄與傳承,也使人們加深了對南昌歷史的印象。通過陶瓷藝術與城市的歷史、文化以及特點相結合,是陶瓷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也是陶瓷體現其文化載體作用的重要方式。此外,在陶瓷作為文化載體使用時,還可以與人文、習俗等進行融合,展現出其包容性與多變性。
(二)陶瓷具有藝術價值
陶瓷藝術品歷來在我國文人士大夫中受到推崇,尤其是在歷史長河中,創造出了非常多具有極高藝術價值的陶瓷類型,比如汝瓷、青花瓷、鈞瓷等等,往往都是千金難買。除了其稀有性之外,其展現出的藝術價值是其受到推崇的關鍵。陶瓷形態與色彩都非常豐富多變,表現形式與表現力都非常強,在城市公共藝術中應用,也應該展現出其藝術價值與可觀賞性。陶瓷最為直觀的藝術體現是其視覺沖擊力,尤其是在鋼筋水泥遍布的城市中,大多數建筑都是橫平豎直的規則排布,作為可塑性以及表現力非常強的陶瓷,以其豐富的形態與多變的色彩展現出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可以緩解人們對于城市的視覺疲勞,并產生情緒上的共鳴。但是陶瓷在展現藝術價值時,一定要考慮地域性、城市化以及民族性的藝術特點,做到協調親和,在城市的規劃中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三)陶瓷具有使用價值
除了藝術性之外,使用價值也是陶瓷的一個特色,陶瓷不僅可以作為裝飾品在城市公共藝術中體現,其使用價值對于城市公共藝術而言更是錦上添花的存在。比如在社區公園中,可以運用色彩形式多變的陶瓷桌凳為人們提供休息的場所。在城市中,陶瓷垃圾箱不僅具有美感,非常實用,而且陶瓷本身具有易清潔以及耐久性好的特點,作為垃圾箱使用,不僅環保而且也節約成本,同時可以通過豐富多變的色彩和造型體現美感,可謂一舉多得。
(四)陶瓷具有經濟價值
陶瓷的耐久性是其最大的特點,而且其原材料來源易于得到,獲取成本較低,因此在城市公共藝術中使用陶瓷可以極大地體現經濟價值。陶瓷在燒制過程中經歷了多道工序,因此其物理性質較為穩定,既防水火,可清洗性又好,相比于其他多種材料,陶瓷的優勢非常明顯。雖然陶瓷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但是在使用時還是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使用陶瓷材料建設特色造型的藝術品時,要先進行合理規劃,避免成品制作失敗;二是對于大型陶瓷作用,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使用堅固的骨架,比如鋼筋混凝土等,只在表明以陶瓷進行裝飾。
三、陶瓷在城市公共藝術中的應用條件
(一)陶瓷設計必須要以城市總體規劃為支撐
城市的規劃是城市建設的基礎,公共藝術的建設也要以城市規劃為參考與依據。在城市規劃中,要對城市的公共藝術規劃留下位置,與城市的整體風格相互融合,要組織行業專家和學者共同出謀劃策,合理使用陶瓷,并合理設計造型。陶瓷是我國最為傳統的藝術形式之一,每逢盛世,陶瓷都受到我國各個階層的高度喜愛。在現階段我國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陶瓷藝術作為公共藝術的展示具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而陶瓷設計也應該以城市規劃為基本參考,只有與城市規劃相互融合,做到水乳交融,才能體現出藝術美感與文化屬性,也會促進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設。
(二)陶瓷藝術的應用必須有專家、大眾參與
陶瓷藝術在城市公共藝術中大部分作為大型工藝品出現,因此受到非常多的限制,需要投入較大的資源,且需要陶瓷專家全身心的參與和設計。公共藝術的受眾是人民群眾,因此應用陶瓷時一定要征詢人民群眾的意見,做好社會調查,通過網絡平臺以及文件調查的形式與公眾交換意見,就陶瓷建設的形式達成共識。要集合城市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鄉土情結以及城市特色等,對陶瓷進行藝術加工,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賦予時代精神,并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與普適性,滿足大多數群眾的審美需求以及符合時代發展的主旋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時做到親民愛民,發揚正能量的同時體現出地域文化與城市面貌。只有要求大眾參與其中并廣泛征求意見,才能創造出符合大眾審美、體現城市特點以及具有實用功能的陶瓷公共藝術。
(三)陶瓷建設必須充分展現歷史文化以及當地特色
我國的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在城市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各個城市為了宣傳自己的城市形象,出現了建設公共藝術的熱潮。其中陶瓷藝術是城市公共藝術中最受歡迎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無論是在實用性、表現力以及經濟性上,陶瓷都有非常大的優勢,其可以根據空間的大小進行設計,還有豐富的色彩和形式能夠與環境相互配合,且題材與內容極為寬泛,可以與城市融合。在城市園林、中心廣場、居民社區以及商業中心等公共場所,陶瓷作為城市公共藝術的載體,應用無處不在。陶瓷的使用一定要以展現本地歷史文化以及城市特色為主,這樣可以給人以親近感。只有與當地歷史文化和特色進行融合,才可以發揮出陶瓷本身的優勢,并進一步與城市緊密聯系在一起。
總之,陶瓷屬于城市公共藝術空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陶瓷的設計與建造,城市公共文化將會被更為清晰地顯現出來,其能夠充分展現出城市的歷史及文化元素,會在一定程度上引導民眾的行為以及精神發展。在建設陶瓷公共藝術的過程中,相關人員需要重點展現城市已有的文化特色,同時廣泛征求意見,只有這樣才能建設出更符合城市文化的陶瓷,從而為現下我國社會發展起到推進作用。
四、結語
陶瓷是我國自古相傳的傳統文化之一,具有耐磨性強、耐腐性好以及原材料資源較為豐富等特點,且色彩豐富,形態樣式多變,群眾基礎深厚??梢哉f將陶瓷應用在城市公共藝術之中,既體現了經濟性原則,又可以體現出極高的藝術價值,同時也是對這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的應用中一定要結合城市特點與地域特點,規劃設計時要與當地文化進行有機融合,發揮出陶瓷文化載體的作用與價值,做到與時代相契合,與城市相融合。
參考文獻:
[1]武嘯塵,王紅蕾.推進現代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9(6).
[2]高圓圓.公共文化在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中的助推作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7).
[3]龔娜.橫濱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與城市軟實力提升[J].黑龍江社會科學,2017(5).
[4]李卉子.陶瓷在公共藝術雕塑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17,(11).
[5]顧曉蘭.陶瓷在公共藝術雕塑中的應用[J].藝術教育,2016(2).
[6]劉寧.陶瓷雕塑在環境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安徽建筑大學,2014.
[7]劉智奇.環境雕塑中陶瓷的應用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5(20).
作者單位:
禹州市鈞南陶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