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暄晗
摘 要:一般情況下,要進行油畫創作,就要具備包括審美觀念、創新理念、藝術理念在內的藝術個性以及創造能力。這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以及繪畫造型基本功。然而,目前我國油畫創作教學課程觀念落后、教學模式單一,并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就導致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難以培養學生的藝術個性與創造能力,教學效率隨之下降。文章對油畫創作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藝術個性的意義、目前我國油畫創作教學出現的各種問題以及培養學生藝術個性與創造能力的舉措三方面進行重點研究探討。
關鍵詞:油畫創作;教學過程;藝術個性;創造能力
油畫創作教學是我國高校油畫專業的一門重要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對之前所學的理論及實踐知識進行充分整合,在油畫創作過程中充分展現其藝術個性。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創新教學理念,重視對學生藝術個性與創造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采用各種措施引導學生體驗相關的藝術創作,并在實際的油畫創作過程中注入自身的藝術個性,賦予油畫鮮活的生命力。
一、在油畫創作教學過程中積極培養學生的藝術個性的重要意義
(一)油畫創作的藝術風格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
首先從本質來看,藝術創作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既真實地展現人們所要表達的情感,又在一定程度上借助藝術家對實際事物的抽象感性表達來展現高于現實生活的一面,塑造出具體的、充滿豐富感情的藝術形象,展現出藝術創作的獨特風格。總的來說,藝術創作是充斥著藝術家個人情感的感性活動,一幅優秀的油畫作品必定承載著畫家對于相關事物的感性認知、個人內心對此事物的感情及其繪畫的綜合能力。然而,要想實現畫家在創作過程中的個性解放,就要將畫家的藝術個性與本國國情以及社會發展、民族背景等聯系起來。只有將畫家的藝術個性創作放到一個框架中,才更有利于實現藝術風格的多樣化發展,使畫家在情感特征、藝術風格、生活感受等方面形成鮮明的藝術個性,最大程度開闊其藝術視野。
其次,油畫創作的藝術風格呈現多樣化發展趨勢自然離不開時代發展的推動。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越來越多的機械產品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這個時期,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人們越來越崇尚征服自然,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人們要求充分滿足生活生產需要,在工業革命發展初期,這種思想觀念對于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長此以往,這種思想觀念必定會對人們的生存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同時,這種畸形的思想觀念會導致人們精神世界的腐朽落后。而快節奏的生活加劇了這一現象,在心靈和身體的雙重壓迫下,人們開始追求回歸本源,對于現實生活中所不能達到的精神境界,人們只得在藝術作品中尋求安慰。這促使畫家在進行藝術創作時充分發揮個人見解,對相關優秀的藝術作品進行吸收融合,實現藝術創作風格的多樣化發展。
(二)油畫創作呈現多元的藝術個性化發展趨勢
首先,從畫家的內心情感來分析,不同的畫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各不相同,其改造世界的方式也不盡相同,因此其對于不同事物往往會有不同的情感。創作情感的表達反映了畫家的內心情感,是畫家和欣賞者產生共鳴的重要橋梁。人們往往會在作品中感受到現實生活中感受不到的情感,在精神世界幻化出一座理想化的情感城堡,而打開理想情感世界的敲門磚就是一幅充滿藝術個性的油畫作品。另外,油畫作品的表現形式也逐漸呈現個性化發展趨勢。不同的情感刺激會使不同的藝術語言產生,它可以將畫家在繪畫作品中所表達出的不同的情感以及綜合性體驗表現出來,打破傳統語言的桎梏,將藝術風格與情感特征表達出來。
二、目前我國油畫創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主要講述的油畫創作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從各個方面入手進行的個性化創作。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抽象概括以及意象的物化過程來展現油畫創作者情感體驗、藝術理念、審美標準等個性化特征。所以在油畫創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選擇,從多方面入手,積極培養學生的藝術個性和創造能力。
就目前我國油畫創作的教學模式來看,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固化,缺乏創新思維。有些教師重視油畫的內容和題材,而輕視了繪畫的形式和風格特征,教師只是單純地帶領學生體驗前人已經充分體驗過的固定化的外出寫生,通過親身體驗來搜集繪畫素材,最后進行草圖的勾勒、小稿的繪畫以及定稿的修改,這種模式范本痕跡過重,機械刻板問題嚴重,學生的每幅繪畫作品都難以真正體現出個人的藝術風格。另外,有的教師過度重視繪畫的形式,在進行指導的過程中,在繪畫材料以及繪畫形式上過度追求形式主義,導致學生的繪畫作品出現內容淺薄、品位低的現象。這些錯誤的教學理念導致學生在進行油畫創作時想象空間不足,藝術性創作思維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其藝術個性難以得到真正的展現。
三、在油畫創作教學中培養學生藝術個性與創造能力的具體措施
在油畫創作教學過程中必須深刻地認識到,單純地對前人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套用并不是真正的藝術創作。學生要充分認識到自身對相關情感的把握以及想要表達的感情,再通過豐富的理論知識以及實踐基礎選用合適的表達方式創作出一幅優秀的油畫作品。油畫創作這門課程對于初次接觸的學生來說難度較高,再加上每個人對于同一事物的感受不同,創作理念不同,對于油畫創作的表達方式自然也就不同,這加劇了學生油畫創作時的迷茫。此時就需要教師充分對學生進行引導,培養其藝術個性與創造能力。具體舉措如下:
(一)積極培養學生的鑒賞分析能力
對于優秀油畫作品的鑒賞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通過提高學生對于油畫作品的鑒賞能力,來幫助其盡快確定創作方向。從整個繪畫藝術歷史來看,各種內容、各種繪畫方式的優秀作品眾多。學生可以通過這些優秀的美術作品感受到繪畫者想要表達的人生感悟以及相關的思想感情,從繪畫本身體會繪畫者獨特的藝術個性。比如在鑒賞凡·高的《十五朵向日葵》時,學生可以通過鮮艷奪目的顏色來感受跳動的火焰一樣的向日葵。同時在畫法上,凡·高使色彩化整為零,將每個形狀都分解成彩色小點構成的區域,最大程度展現毫無刻畫痕跡的自然的向日葵。這幅向日葵作品充分展現出火焰一般的向日葵,這不僅是寫實的畫法,也展現出凡·高對生命的渴望。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激發了凡·高用鮮艷的色彩來表達自身情感。積極引導學生對古今中外各種類型、各種風格的優秀繪畫作品進行充分的鑒賞分析,培養學生的鑒賞分析能力,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幫助其從各種繪畫風格中總結經驗教訓,找尋更適合自己的藝術風格。
(二)鼓勵學生對優秀繪畫作品進行充分的借鑒融合
一般情況下,學生很難在繪畫初期就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并進行獨立的藝術創作。教師要想培養其藝術個性與創造能力,首先可以將臨摹名畫作為教育起點,使學生在臨摹過程中充分了解優秀藝術作品所包含的深刻內涵以及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設身處地地體驗創作者在繪畫時的真實心境。這是種臨摹活動,更有利于幫助學生充分借鑒優秀作品并融入自己的創作。比如在臨摹約翰內斯·維米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畫時,除卻少女本身的輪廓、服飾描畫,還需要充分利用光影來展現鮮活的少女形象,需要運用大量漫射光線的微妙變化來展現畫作中不同區域的不同質地,各種明暗區分以及不同顏料的廣泛應用才有可能生動鮮明地展現出一個情感細膩、寧靜、恬淡、氣質超凡的少女形象。另外,在色彩方面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應當突出少女頭巾中的黃、藍兩色,保證身穿“黃色日式和服”外衣的少女能夠擺脫大紅大綠的俗氣,展現出恬靜的氣質。
(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尤其是繪畫創作這門對學生個性以及創作能力要求較高的科目,不能一味地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去限制學生本身的個性化發展,而是應當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藝術風格等進行個性化的引導,在充分尊重學生個人情感抒發的情況下,有針對性地向學生傳授相關的繪畫技巧以及藝術表達形式,鼓勵學生在繪畫作品中充分展現自我,培養其藝術個性和創造能力。另外,在課下教師應當給學生推薦相關的優秀書籍,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其綜合知識素養,為其創作能力的提高提供充足的知識儲備。
四、結語
綜上所述,藝術作品應當是作者通過精湛的繪畫技巧,將生活中平常的事物及其所要表達的情感訴求通過藝術化的表現形式傳達給觀賞者的一種方式。所以教師應當積極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創新教育模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認識到培養學生藝術個性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性,積極采用各種方式引導學生享受繪畫,同時,鼓勵學生在繪畫過程中積極發現自我、展現自我。
參考文獻:
[1]涂漢兵.油畫教學中學生藝術個性的培養[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8).
[2]呂超峰.淺析油畫創作中藝術個性的形成:油畫創作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大眾文藝,2015(11).
[3]劉南一.個性的油畫創造表現力培養研究[J].藝術探索,2008(2).
[4]但漢秀.油畫創作教學探討[J].咸寧學院學報,2004(4).
[5]武明中.油畫創作教學與探索性習作[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6).
作者單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