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_天·地·人:徠卡奧斯卡·巴納克攝影獎40周年特展
主辦: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展期:2020.11.28-2021.1.31
本次展覽回顧“徠卡奧斯卡·巴納克攝影獎”(下稱LOBA)40年來令人回味無窮的感人故事和激動人心的發現與奇遇,同時也展示了獲獎作品豐富多彩的視覺表現。自1980年LOBA獎項創辦以來,徠卡就旨在表彰那些“擁有敏銳洞察力,通過攝影作品探討人與生存環境之間關系”的攝影師。回溯歷史,LOBA表現了新聞攝影世界的多樣性和人文關懷理念。展覽重點展示了8位LOBA 2020年度決賽入圍攝影師,他們以超凡的觀察力及獨特的視覺表達,用攝影作品探討了當下這個時代,我們與自然及社會環境間的關系。(圖:Luca Locatelli)
02_咫尺之遙——吳夢媛、錢儒雅雙個展
策展人:金酉鳴
主辦:L.A.P.畫廊(武漢)
展區:2020.11.28-2020.12.22
上海,這個國際化大都市,正如今天中國很多的大城市一樣的光怪陸離,深深影響著在這里生活的每一個人。我們身在其中近在咫尺,又仿佛存在著無形的隔閡讓人疏離。本次雙個展的兩位藝術家都來自上海,她們從自身人生經驗和感悟出發,描繪人與人之間微妙而脆弱的關系,記錄下她們對于生命意義與生活方式的大膽嘗試,以女性視角展現對生命價值的真實體驗與真誠表述。藝術終歸是沒有性別的,女性藝術家也在這一過程中被去掉“他者”的身份,成為當下塑造歷史的“主體”部分。
03_在群山、丘陵與湖泊之間
策展人:何伊寧
藝術家:托馬斯布拉西、奧爾加卡菲羅、陳海舒、馬修加弗蘇、凱瑟琳洛伊滕艾格、克里斯多夫奧斯格、弗吉尼赫貝特、史蒂芬溫特、朱嵐清
主辦: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北京)
展期:2020.11.14-2021.1.31
展覽基于策展人過往兩年內在瑞士的訪問和調研,以瑞士的地理環境作為隱喻,將從地理、神話、科技和日常相關等不同維度考察與這個國家社會、文化相關的攝影和相關媒介的作品,在展現一個融合和復雜的當代瑞士的同時,側面考察瑞士當代圖像創作的獨特之處。展覽共挑選了7位活躍在國際舞臺并引領瑞士當代攝影的攝影藝術家,以及兩位曾經參與瑞士駐留項目的中國攝影家的9組作品。他們的作品所構建出的諸多線索層層疊加,帶領觀者在當代瑞士的視覺世界中穿行。
04_馬5克·呂布:可能的故事
主辦:吉梅特博物館(巴黎)
展期:2020.11.4-2021.3.1
馬克·呂布的目光先是注視在他的家鄉里昂,然后是在歐洲,很快就到了東方,懷著對人類的濃厚興趣經歷過一個痛苦的世紀。馬克·呂布加入瑪格南圖片社,作為一名人文主義見證者,他與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或戲劇性事件關系密切,他的很多旅行目的地都是亞洲,而且作品總是暗示光可以來自人類的內心。為了紀念他,吉梅特博物館以全部藏品組織了一次馬克·呂布回顧展。(圖:馬克-呂布)
05_攝影師:吉羅·德·潘吉
主辦:奧賽博物館(巴黎)
展期:2020.11.3-2021.2.7
約瑟夫-菲利伯特·吉羅·德·潘吉(Joseph-Philbert Girault de Prangey,1804-1892)出生于朗格拉斯,近二十年來一直被認為是法國早期攝影的領軍人物之一。作為一名畫家、插畫家、考古學家和建筑歷史學家,一位研究稀有植物和鳥類的“紳士科學家”,他實際上是達蓋爾銀版法的先驅,這項技術在1841年被他完美地掌握,他用這種技術創作出了質量和廣度無與倫比的作品,甚至與最近發現的英國人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的作品相媲美。在奧賽博物館舉行的展覽是吉羅·德·潘吉攝影作品在法國的首次專題展示,旨在展示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非凡收藏品及其技術和材料的原創性,同時強調它比最初的紀實攝影更有價值的美學抱負。(圖:吉羅·德·潘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