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瑩
[摘 ? ?要] 出口退稅作為一項國家財政的激勵政策,能夠有效的避免國際上的雙重征稅,減輕我國出口企業的財政壓力,是為了平衡國際匯率水平和國家鼓勵出口的一個重要的政治手段。我國的出口退稅政策實施以來經歷了多次的變革與整改,時刻都在影響著我國的對外貿易。
[關鍵詞] 出口退稅政策;管理制度;法律意識;監督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21. 058
[中圖分類號] F752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20)21- 0132- 02
1 ? ? ?基本資料
G省L市作為內陸地區的一個不發達的市級城市,在產業升級和轉型的現在,國家大力提倡希望從產業型經濟向循環經濟發展,由此而來的就是,L市不能再走以往的高污染、高風險的經濟體制,轉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最重要的是在產業上有所支撐,而進出口貿易無疑給L市帶來了新的契機,也是一個讓世界了解新的L市的窗口。L市的進出口貿易業務相對于其他地區起步比較晚,2016年才開始有所起色。
2012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出臺了《關于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政策的通知》《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管理辦法》《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操作規程》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這樣的改革也對L市的外貿的發展帶來不小的影響。出口退稅可以在提高企業的收入的同時,也提高了當地的就業率以及同類產品的輸出途徑,帶動了GDP的增長。退稅降低了產品的銷售成本,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下,可以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2 ? ? ?L市2017年上半年出口貿易現狀
2017年上半年,L市累計完成外貿進出口總和1.45億美元,同比增長58.22%,其中進口1.14億美元,同比增長68.57%,出口0.31億美元,同比增長28.97%,進出口總量排名全G省第三,增速排名全G省第七。2017年上半年L市預計完成外貿進出口1.6億美元,同比增長13.5%,其中進口1.22億美元,同比增長24.49%,出口0.38億美元,同比下降1.16%。
3 ? ? ?L市現階段出口退稅對于進出口貿易所帶來的問題
3.1 ? 退稅的具體執行人員缺乏
目前的L市各縣區都設立了進出口的管理部門,但都不是單獨的部門,這就會導致大部分的從業人員屬于兼職行為,尤其是現有的隊伍還處于思想比較老舊的層次,無法帶動新的人員改革創新,也加大了人員的流動性,不能保持一貫的熟悉度,很難在效率上有所提升。
3.2 ? 制度給企業帶來的煩惱
在出口退稅方面,投資于L市的相關企業都反映了當地退稅的困難。當然,也包括這些企業存在的問題、外來企業管理意識及地方稅收機制的差異,導致退稅的艱難。
3.3 ? 外貿失衡的情況日益顯著
從L市的進出口比例數據來說,L市進、出口比例為83∶17,進口業務依然在L市進出口業務中處于主導地位,出口能力非常薄弱。而從縣區來說,部分縣的進出口總額非常小,特別是L特區問題最為突出,在2014年和2016年,只有1萬美元進出口總額,而其他年是0。Z區進出口總額占整個L市進出口總額的83.83%。
3.4 ? 新引進企業的進出口能力和創新意識未能呈現預期的效果
由于部分企業仍處于投產初期,員工熟練度較低、固定員工人數嚴重不足,導致企業未能達到所預期的產量,無法在供應內銷的同時又兼顧出口業務,導致部分新引進的企業對于出口的積極性不斷的下降,甚至停止企業進出口業務。
3.5 ? 縣區缺乏對于外貿業務的專業認識
縣區從業人員人保持著守舊的思想,只重視傳統產業結構的發展和單純經濟指標的追求工作,而忽視了對于新的外向型經濟企業即將在未來的生產中所面臨的生產經營方面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的了解和研究,業務創新能力不能緊緊跟隨發展的速度,導致企業的主動性下降。
4 ? ? ?政策方面給L市出口退稅帶來的問題
4.1 ? 法律等級較低,影響政策的執行
相較于其他稅種實施的法律,出口退稅政策僅依靠管理辦法來作為法律支撐,這種現象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在L市這種不發達的城市。不僅缺乏必要的說服力,也使得其隨意性大大加深,為國際的不公平待遇找到了借口和出路,使我們不能在事件發生時更好的保護自身的利益。
4.2 ? 退稅制度的不完善
稅收種類繁多,大大增加了稅收管理的難度,在發生事件時,很難在短時間內發現問題的根本所在,會延長監管的時間,造成更大的損失。繁多名目的優惠政策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公平對待,會使不法分子有機可乘,我國也曾經出現過利用抵扣憑證取得出口退稅優惠騙取退稅款的案例。
4.3 ? 管理缺失,管理存在漏洞
我國的稅務機關的劃分一般是按照區域的劃分,這樣就會導致異地供貨時出現騙稅的風險,使得各個地方的地方保護主義越發的嚴重。單位內部的征稅部門和退稅部門相互獨立,無法有效的銜接工作,難以掌控出口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信息的不對稱性加大了監督管理的難度。由于審批環節的單一,往往導致不能深入調查企業相關的數據信息,讓企業在申報資料上做手腳,造成稅收損失。
4.4 ? 缺乏專業管理團隊,信息化水平運用不足
當前的系統還缺乏一定的信息共享,無法做到信息的透明化,沒有辦法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優勢來對數據進行很好的分析,不能快速的對于企業進行定位,無法達到有效的監督管理,審批中為了防止各種欺騙的行為發生,稅務機關往往會要求申請人提供更多的佐證,從而增加了企業投入到的稅收申請的成本,降低了原本的辦事效率,信息的傳遞延遲,也間接的延長了審批的時間。
4.5 ? 管理手段的相對落后
隨著“簡政放權”、“互聯網+”、“減證便民”等一系列的措施的實行,G省將審批時限縮短到原有法律規定的三分之一,申報手續一再的簡化,申請材料一再的精簡,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大了稅務機關進行事后監管的難度,導致在人員緊缺和專業人員能力不齊的前提下更難做到及時的監督,一旦出現騙稅的問題,不僅導致財政的損失,還會引誘稅務工作人員發生失職瀆職的一系列問題,增加了管理的風險,也增加了審批環節中的紕漏的可能性,很難從紙質版的資料中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
4.6 ? 部門間的聯動能力不足
出口退稅作為一項比較復雜的業務來說,從流程上就有很多個環節,其中涉及商務、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金融辦等多個部門先后審批,不同的管理模式,導致審批過程中出現很多不能協調的麻煩,也使得申請人在繁多的流程中浪費過多的時間,也因為涉及的部門眾多,導致信息的不對稱,無法進行有效的全程監督。
4.7 ? 專業法律人才缺口較大
就2017年的數據來看,本地企業也逐漸發現出口給大家帶來的“紅利”,在發展的推動下,為了謀求更大的發展,使得更多的企業加入了出口的行業,同時伴隨著“營改增”政策帶來的變化和壓力,這就體現了L市的對于稅收和法律方面的專業人才的需求,是我們即將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5 ? ? ?對于解決問題的見解及建議
5.1 ? 制定更高級別的法律法規
首先應該將現有的出口退稅的管理辦法提升為條例,并制定相應的區域實施細則,從而提高了出口退稅的地位和權威性。必須認真梳理現有的管理制度,力爭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嚴格把控每個環節步驟,減輕監督管理過程中的難度,使企業可以在國際市場上得到相應的公平對待。制度必須包含所有的環節和部門,在聯合的基礎上明確分工,不能再試行以往的分工不明確來推脫責任,必須把權責落實到具體的人身上,保障各環節的有序進行。
5.2 ? 進一步清理和完善相關稅制和政策
增值稅項目作為部分稅收項目的基礎,只有完善了增值稅,推進稅收政策的改革和發展,才能最大限度的完善體系的建設。規范抵扣憑證的使用,簡化繁瑣的、重復的憑證,統一模板,徹底抹殺亂開票、虛開票的現象,為辦事人員帶去更大的方便。
5.3 ? 產品優化,擴大可出口產品的范圍
隨著現在產品的多樣化以及國外對于中國制造的產品的需求量的增大,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成功案例,來擴大我們產品的范圍和勞務范圍。利用引進的新興企業的規模和技術,帶動當地的本土企業的發展,使得以往單一的產品可以變得多樣化。
5.4 ? 培育品牌意識
加大力度創建自身的品牌,大力扶持和整合本土相近的企業,達到規模生產,降低生產成本,這樣可以增強企業的出口能力和出口積極性,帶動附加產值的提高。品牌效應也是一個地方的旅游招牌,打造優良的品牌,可以帶動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水平。
5.5 ? 人員制度的完善
明確制度,規范工作人員的行為,明確個人的工作權限和職責,加強監督,從根源上減少管理漏洞。
5.6 ? 加強法律專業人才的引進
以開展“升藍行動”為開端,積極鼓勵稅務機關干部參與法律職業資格證考試。讓專職律師帶動有執業證書的新人參與日常工作,有效提升稅務管理人員在稅務法律相關方面的實踐經驗,形成一個長期有效的培養機制。
主要參考文獻
[1]劉茶.國家對出口貨物退(免)稅公布新規定[J].中國海關,1994(5).
[2]曾強安.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政策研究[D].廣州:暨南大學,2008.
[3]楊安.淺析新稅制下出口退稅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J].山東對外經貿,1995(1).
[4]曹雪.出口退稅新機制對地方經濟的影響[J].江蘇企業管理,2006(4).
[5]勞知淵.生產企業出口退稅稅收籌劃的研究與分析[J].中國商論,2016(27).
[6]李漢鵬.我國現行出口退稅政策執行效果研究——以濱州市為例[D]. 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