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旭
2020年3月3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浙江省安吉縣余村考察。在農家小院里,總書記同在場村民親切交流。習近平說,這里山清水秀,不需要太多裝扮,發展“美麗鄉村”得天獨厚。
習近平總書記的“不需要太多裝扮”,道出了建設美麗鄉村的真諦。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發展理念指引下,如今農村各地在加強鄉村環境、鄉風文明建設的同時,高度重視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游業,生態產業方興未艾,生態經濟生機盎然。然而,少數地方為了吸引游客,不是去發現、挖掘和弘揚當地的農業產業資源、生態資源、人文歷史資源等特色優勢,而是花巨資、人為地在“裝點裝扮”“梳妝打扮”上花心思、下功夫。
例如,有的地方大興土木,在綠水青山中興建“民俗文化村”,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不說,還把它搞成了“特色小吃一條街”,游客大呼“上當受騙”;有的地方明明氣候、土壤條件不適合種油菜,卻硬要打造“萬畝油菜花旅游景區”,結果油菜始終長不大,也未開花………
讓鄉村成為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是建設美麗鄉村、實現鄉村振興的題中之義。美麗鄉村建設不是千篇一律的建高樓大廈、人人雷同的特色小吃一條街,更不是尋求“無中生有”的油菜花。美麗鄉村是生產、生態和生活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的系統工程,要尊重自然,尊重鄉村的自然景觀、人文歷史,即使需要開發,也要在適度、有條件的嚴格保護前提之下進行。
建設美麗鄉村“不需要太多裝扮”。只有多姿多彩的美麗鄉村,才有氣象萬千的美麗中國。那些讓人一看就知道是“無中生有”“徒有其表”“畫蛇添足”,甚至“不中看也不中用”的所謂旅游景區、景點,還是少一些為好。
(作者單位:江蘇省沭陽縣殘聯辦公室)
責任編輯: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