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開放天空條約》框架內的義務于11月22日正式終止,當天正是美國通知其他成員退出意向后滿半年的日子,退約正式生效。俄羅斯稱這是破壞現代軍控體系的一個步驟,俄未來如何行動將取決于其他締約國今后的表現。華盛頓聲稱,退約是因為“莫斯科方面不止一次地違反條約”。報道稱,華盛頓不喜歡俄羅斯拒絕其使用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邊界上空10公里長的空中走廊。俄方對此給出的解釋是,俄承認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是獨立國家,根據條約規定,偵察飛行不得在距非締約國邊界10公里內的范圍進行,俄執行的正是這一要求。況且,憑現有技術能力,不用進入這一空中走廊,就可以得到這些地區的圖像。美國對莫斯科有關加里寧格勒州上空飛行距離限制在500公里范圍內這一規定也不滿意。俄方回應說,這種做法同美國對阿拉斯加的規定是一樣的。俄外長早先也曾指出,即便有這種限制,西方伙伴仍可以覆蓋加里寧格勒州90%的范圍。
報道還稱,美國還有其他一些不滿,例如在克里米亞上空的飛行。西方不認為這是俄羅斯領土,還指責說,莫斯科利用在允飛框架內獲得的照片選擇目標,俄羅斯甚至在美國上空飛行期間監視特朗普所在地。報道指出,美國又退出一個軍控條約,但又不想失去條約所提供的好處,并想通過條約內其盟友來做到這一點。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說,美國正在積極“敲打”所有伙伴,要求它們出具書面保證,提供在俄羅斯上空飛行所得到的情報。但條約規定只能向條約成員國提供信息。拉夫羅夫稱華盛頓的這種做法不誠實。
報道說,美國能夠監視俄羅斯領土,俄羅斯卻沒有對等的機會,這種情況絕對不可能讓莫斯科滿意。此外,華盛頓還要求其伙伴禁止俄羅斯在條約框架內飛越美在歐洲的大型軍事基地。拉夫羅夫說,這違背了條約的規定,俄將堅持要求這些國家從法律上保證他們既不會提供情報,也不會滿足美方的禁飛要求。報道認為,美國的這些盟友中有很大一部分不支持美國退約,只有波蘭和格魯吉亞表示公開支持。英國表示理解美國的意圖,但誰都沒有急于給出額外的保證。
《開放天空條約》于1992年簽署,是冷戰后歐洲建立信任的措施之一。條約從2002年開始生效,允許締約國公開收集有關彼此軍隊和活動的信息。直到最近,已有34個國家成為該條約的締約國。
(據中新社 11.26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