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學依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你懷揣著學醫救國的熱情東渡日本仙臺。當你在電影中看到國人的愚昧無知時,你深深意識到當前中國國民精神上的麻木是比身體上的疾病更為可怕的存在。唯有文學能激發人民的愛國熱情與報國斗志,也唯有人民覺醒了,中國才有進步的希望。于是你毅然棄醫從文,立志在文化戰線上“沖鋒陷陣”,用手中的筆勇敢地向著敵人“刺去”。
愛國,從不是空談。它是心中迸射出的奔流著的血液,它是骨髓深處銘刻著的動人篇章。陰霾籠罩的戰火中,中國傷痕累累,可正是以你為代表的一批偉人挺身而出,還給了祖國富饒的身軀、強健的體魄。那無數微薄之力凝聚成的萬丈金光,揮灑在了華夏大地上,烙印在了我們的心中。
愛國是一種牽掛。異國他鄉、天涯海角,即使中國處在最黑暗的時刻,你依舊時時懷著那顆牽掛之心。以文為武,以筆為武器,喚醒無數麻木不仁的中國人,鼓舞無數意志消沉之人的士氣。
愛國是一種情懷。日軍侵華期間,滿目瘡痍的祖國百廢待興,急需一批仁人志士建設拯救。你心甘情愿地揮灑一腔熱血報效祖國,為早已千瘡百孔、破爛不堪的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愛國是一種堅守。即使是在人生最低沉的時刻,你也依然堅定自己的選擇和理想,堅定地愛著祖國。用笑臉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應對一切的不幸。
你用一生的選擇向我們揭示:人要有強烈的愛國情懷。為了中華民族的振興,甘愿用自己的力量筑起抵御外敵的屏障,用自己的真情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不應只從個人利益出發,而應當把個人的人生選擇與民族的前景、國家的未來結合起來,為服務人民、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如今,中華民族站起來了,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是昔日的戰士們用鮮血奠基而成的強大祖國。愛國從不是空喊的口號,也不是豪華的裝飾,無需掛在嘴邊,無需寫在紙上,而應永遠深刻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