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云,郭若凡
(1河南省安陽水文水資源勘測局;2河南省信陽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安陽市畝均水資源占有量190 m3,人均水資源占有量191 m3,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10,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達118%,地下水嚴重超采,屬典型的資源型缺水地區。彰武水庫作為安陽市的工業、農業水源和生活飲用水備用水源地,在全面推進城市水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大背景下,分析彰武水庫的水資源變化規律,合理配置區域生態、工業、農業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改善區域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協調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彰武水庫位于洹河上游的西高平村,1 958年開工建設,總庫容7 830萬m3,興利庫容3 083萬m3,設計灌溉面積2.53萬hm2,城鎮供水12 600 萬m3。該水庫承擔安陽市工業用水、農業灌溉任務,兼營發電、養殖、旅游等功能。主要以萬金渠和五八渠、洹河勝利渠向下游工、農業供水,水質介于Ⅲ-Ⅳ類之間。控制流域面積970 km2,控制區間面積120 km2,上游約10 km是小南海水庫,下游20 km 是安陽市區,主要接納小南海水庫泄水、小南海泉水、南海~彰武兩庫區間來水,因地理位置重要,河南省將彰武水庫按大型水庫管理。
小南海水庫位于洹河上游后駝村,1958 年興建,總庫容10 759萬m3,興利庫容4 800萬m3,控制流域面積850 km2,庫區存在嚴重滲漏問題,主要用于防洪。該庫與下游彰武水庫聯合運用,對減輕安陽市及京廣鐵路、京深高鐵、京港澳高速洪水威脅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來水區選用小南海、東姚、橫水、林縣、姚村5 個雨量代表站計算面年平均降水量。分析了1956-2017年降雨量,簡稱長系列;1973-2017年降雨量,簡稱中系列;1985-2017年降雨量,簡稱短系列,采用P-Ⅲ型曲線進行適線分析。計算結果見表1。
短系列與中系列接近,代表性較強。采用短系列共計33 a作為分析計算系列年,是基本合理的。
根據水量平衡原理,計算公式為:
式(1)中:W來——計算時段內彰武水庫來水量;W出——計算時段內彰武水庫出庫水量;W化——計算時段內化肥廠取水量;ΔV彰——計算時段內彰武水庫蓄變量;ΔV南——計算時段內南海水庫蓄變量;W滲、W蒸蒸發量屬于自然消耗,滲漏量較小,不參與計算。
還原計算結果見表2:彰武水庫不同保證率典型年來水量成果表。比較典型年降水量和年來水量,存在一定差異。究其原因:與紅旗渠退水(跨流域)在南海水庫上游入洹河有關。對照河南省多年平均年徑流深等值線圖可知:多年平均來水量計算值是合理的。
根據《安陽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水資源優化配置規劃報告》,洹河推薦生態流量為0.28 m3/s,每年需水量為883萬m3/a,萬金渠、五八渠生態需水量合計為1 184萬m3/a,總計為2 067萬m3/a。
表2 彰武水庫不同保證率典型年來水量成果表
根據彰武水庫供水戶現狀統計:安陽發電需水1 147 m3/a;安陽電力需水232 m3/a、安鋼需水3 955 萬m3/a,計量點在安鋼渠取水口處;永興鋼鐵需水593.60 m3/a,取水口在彰武水庫電站退水閘處,安化直接從彰武水庫取水需水973萬m3/a、安陽市垃圾焚燒發電取水量243.50 萬m3,取水口設置在彰武水庫電站尾水渠與溢洪道交匯處東側。
4.3.1 預測指標的確定
根據《河南省安陽市漳南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規劃》(2000 年5 月),萬金灌區設計灌溉面積25 333.33 hm2,其中岳城水庫引水灌溉1 153.33 hm2,彰武水庫引水灌溉24 180 hm2。本灌區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油料、蔬菜等。
4.3.2 主要作物需水量
采用彭曼—蒙特斯公式計算:
式(2)中:Etc——作物需水量,mm/d;Kc——作物系數;ETo——參照作物需水量,mm/d。
4.3.3 作物有效降水量
有效降水量Py分三種情況:
當降雨量P<5 mm 時,Py=0;
當降雨量5 mm P<50 mm時,Py=P;
式(3)中:Py——為時段有效降水量(mm);P——為時段降水量(mm)。
4.3.4 作物灌溉定額
依據《河南省地方標準農業用水定額》;確定次灌溉定額和灌溉時間。
4.3.5 作物灌溉凈需水量
式(4)中:W——作物灌溉凈需水量(萬m3);N——灌溉面積(萬hm2);M——綜合灌溉定額(m3/hm2)。
總需水量按下式計算:
式(5)中:W總——水庫總供水量(萬m3);Q生——生態需水量(萬m3);W農——農業灌溉需水量(萬m3);Q發電——安陽發電需水量(萬m3);Q電力——安陽電力需水量(萬m3);Q鋼——安鋼需水量(萬m3);Q化——安化需水量(萬m3);Q安——垃圾焚燒發電需水量(萬m3);Q永——永興鋼鐵需水量(萬m3);η1——農灌渠系利用系數;η2——安陽發電、安陽電力渠系利用系數;η3——安鋼渠系利用系數。
經計算:工業加農業折算到萬金渠首年共需水18 774萬m3/a。下游河道生態環境需水量為2 067萬m3/a。
調節計算原則和約束條件:
用水順序:生態、工業、農業;需水先由彰武水庫提供,不足部分南海水庫補充;彰武水庫死水位118.00 m,農灌限制水位120.00 m;彰武、南海水庫汛限水位按2018 年水庫調度運行計劃執行;萬金灌區面積512 km2;地下水可供水量即地下水可開采量,采用系數法計算:
Q可開=ρ·Q總補=0.80×13 832=11 066(萬m3)
按照分析范圍,實際地下水可利用量為2 165萬m3。
5.2.1 基本條件
以汛限水位作為水庫起調水位;計算時間從1984年7月至2017年12月。
5.2.2 計算原理
根據水量平衡原理,計算公式同式(1):
經多年調節計算:水庫多年平均來水量19 801萬m3,在保證下游河道生態需水2 067 萬m3/a 條件下,水庫多年平均供水量14 883 萬m3,供水量占來水量的75.20%。其中年均供工業7 457萬m3,供農業7 426萬m3;年均缺水量2 872萬m3,農業缺水2 859萬m3,工業缺水13萬m3;農業缺水16 a;工業缺水1 a。
工業供水保證率96.97%,滿足工業設計保證率95.00%要求。農灌供水保證率51.50%,滿足農灌設計保證率50%~70%的要求。年均棄水5 028 萬m3。小南海和彰武兩座水庫蓄水量比起調時減少3 677萬m3。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進行。IV類:主要適用于一般工業用水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V類:主要適用于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6.2.1 水質狀況
根據河南省水環境監測中心安陽分中心對彰武水庫2017年水質監測數據,全年平均19項評價因子為Ⅰ類,總磷為Ⅳ類。
6.2.2 水質動態變化
分析了近4 a 彰武水庫水質監測資料,綜合評價彰武水庫水質均為Ⅳ類。彰武水庫水質滿足工業用水戶、農灌和生態用水要求。
通過以上分析:彰武水庫在水量、水質、用水戶不變的情況下,能夠滿足區域內生態、工業、農業用水需求。
安陽市水資源嚴重匱乏,政府加大城市中水回用基礎設施建設,促使企業盡快改用中水生產。
工業用水戶加大技術投入,采用先進的生產裝備,改進廢水處理工藝,提高生產用水重復利用率,降低生產水耗,優化水資源合理配置。